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德育 >> 初中班主任德育 >谈述评费承铿师范教育思想述评

谈述评费承铿师范教育思想述评

收藏本文 2024-02-13 点赞:30846 浏览:14296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费承铿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也是中国现当代音乐教育事业的践行者和见证人。他汲取前人精髓,较早提出了师范教育应坚持“师范性”方向。从六个方面对其师范教育思想进行了梳理和阐述,以期对我国高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能有所借鉴。
师范教育思想实践费承铿(1937~),教授,著名音乐教育家。费承铿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师范教育应坚持“师范性”的论断,由此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和主张,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与先遣作用。

一、坚持师范性,师德建设应为首

教师不仅把专业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把培养“人”放在首要位置,其职业道德尤为重要。费承铿曾对此有深刻的阐述,“学生容易自由散漫,不易形成严谨、踏实的学风;文艺界的某些恶习、某些教师的不良言行,都会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领域中来,因此,对学生加强师德教育,应是实现师范性之首”,教师“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少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废品(甚至是危险品)”,并指出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实际上比艺术家还要高,因为教师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他在多种场合中都强调要求教师应甘于清贫、不怕寂寞、不避艰辛、不懈追求、无私奉献,以其在身体力行中获得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费承铿在教学、生活中也以身垂范,他胸襟开阔、谦和平易、关爱师生、安贫乐道、踏实勤奋、勇于探索的品格为师生们所共知。

二、教育理论和技能与音乐理论和技能并重是坚持师范性的关键

费承铿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状况深知熟稔,针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中“师范性”问题提出:“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是为基础音乐教育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这就使高师音乐教育暂时别离舞台而活跃于教科书和课堂之中,现代音乐教育,已远非传统的“口传心授”,一方面,它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理论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它要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从而运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把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他还强调指出,“教育理论和技能还应与音乐理论技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两者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体现师范性”。并把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了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教学法等课程,并在各个音乐专业课中逐步渗透教法。

三、注重示范性是师范性的要求

“师范”,“示范”。“示范”包含于“师范”之中,师范音乐教育更强调“示范性”。“师范性的一个含义即是“示范性”,除良好的师德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示范外,在音乐业务方面都要求有示范性”。费承铿在这里把“示范性”赋予了双层含义,师范音乐教育培养的是音乐教师,教师一方面在师德方面要身体力行的给学生作出示范,因为他知道,师德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进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他特别要求,作为高师的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有“示范性”,要体现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教学语言、板书等力求规范,改变只注重内容不注意方法的做法,不仅指导学生的“学法”,而且也要指导学生的“教法”,这是由师范的特点决定的。费承铿在这里所体现的是“音乐技能的规范化与教法的示范性相辅相成、有机结合”,这与其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息息相关。

四、加强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师范性的重要体现

教学科研能力和认知能力、教学能力一样,是教师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费承铿指出,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教师知识的更替和教法的更新,还是学生自学、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正是创新精神的塑造,其根本任务是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同时,他还对教学科研与师范性的关系作出阐述,“高师的学术性具有师范性,高师的师范性建筑在足够的学术性水准之上”

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www.udooo.com

,高师的教学科研为教学怎么写作,为培养音乐师资怎么写作,教学科研的成果指导着教学的实施,在教学实践中又不断善于发现新的问题,为教学科研提供新的课题,这是很辨证的提法,也是高师音乐教育努力的方向。

五、强调多能一专,是师范性的必然要求

一专与多能的关系其根本是要不要坚持师范性的问题。费承铿从基础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对高师音乐教育提出了“多能一专”的培养模式,费承铿认为学生在学好自己专业课的同时,必须掌握好其他的专业技术及知识,注重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他除了对学生要求“多能一专”以外,对于本系的青年教师也贯彻“多能一专”的要求,要求每位教师要具备教授两门以上课程的能力,其中必有一专,同时还应具有综合的文化素养,把知识的广博运用到了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
费承铿还对多能与一专的关系作出精辟的阐释,他认为,“多能”不是低水平的“多能”,是在“一专”带领和指导下的“多能”;“一专”是在“多能”支撑下的“一专”。他同时认为,只有具备“多能”的全面音乐文化素养,“一专”这种“掌头产品”的发展才会节节攀升,而这种“多能”须在“一专”的统领之下才不致迷失方向,两者应同步、协调发展,任何一方的缺失都将导致我们培养的师资成为“残次品”,无法满足基础音乐教育对音乐师资的要求,这也是师范音乐教育对培养目标作出的必然要求。

六、提倡以首调唱名法为主,是体现师范性的突破口

费承铿结合中、外普及音乐教育中的经验,并根据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实际状况,提出视谱以首调为主是体现高师音乐教育师范性的突破口。他认为:“普及音乐教育工作和群众音乐工作中首调唱名法远比固定唱名法来得方便,更何况固定与首调唱名法本身并无高低、文野之分”。并对师范音乐教育以首调唱名法为主的理由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以首调唱名法为主的视谱教学,能够使学生比较迅速地认识乐谱,进而才能接触更多调号的乐谱,从而接触更多的多样调性、多样风格的音乐作品。应该说,以首调唱名法为主也是体现高师音乐教育的一个特色。
七、结语
费承铿毕生坚持躬身实践,凡事须亲力亲为,虽历经艰辛却百折不挠,直至把自己提出的有关音乐教育的理论与主张,最大程度地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去找寻、去追逐,在实践中实现其一生的思考,这也正是其教育思想的闪光点和可贵之处。如今的费承铿依然战斗在音乐教育战线上,不弃不离、无怨无悔,表现出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风范。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传奇事迹,没有响遏行云的理论见解,没有惊世骇俗的鸿篇巨制,但他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于音乐教育事业的这种作为,不正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吗?
参考文献:
费承铿.师范性、民族性、实用性——高师音乐系教改之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8.
马东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J].中国音乐教育,1989,(5).
[3]费承铿在1995年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4]2009年8月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吴跃华老师采访记录.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