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房地产 >新课改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政治课教学革新

新课改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政治课教学革新

收藏本文 2024-03-19 点赞:6125 浏览:1927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课改要求中学政治课的教学必须进行创新。从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教学创新条件、突出创新教学的主题三个方面,对其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政治课;教学创新
1673-291X(2012)34-0320-02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对高中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它要求学校和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创新教学。

一、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树立新型平等的师生观,是包括政治课在内的中学创新教学的前提,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基础。
就传统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来说,以 “师道尊严”为依据,把教师作用绝对化,形成了教师满堂灌的格局,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从而形成了被动消极的学习行为。这种局面既不利于政治课知识的传授,也不利于人生的引导。
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新课改提出了新的教学观,主张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尊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问题

源于:论文网www.udooo.com

的时间和空间。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来说,不是消极、被动的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因此,教师要主动淡化自己的权威,明确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中心”,树立师生平等观念,积极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形成交往式、探讨式的教学模式,提高中学政治课的“双重”功能。

二、创新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是教学创新的载体。所以,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要进行和实现教学的创新,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1.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就中学教学创新而言,教师是直接的实践者和参与者,其教学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从而涉及到是否能够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中学政治课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一般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是构成中学政治课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的基础。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即作为中学政治课教师,既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也要熟知文学、历史、地理以及理科的一些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其二,新颖的教学理念。这是构成中学政治课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的灵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课教学贯彻和实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对改变课程教学现状,实现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从而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就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念而言,一般包括:将课程内容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在政治课教学教学中,从社会实际层面切入,有机的将时政内容、社会问题、政治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了具体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政治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即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其三,缜密的教学研究能力。这是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在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师随时都可能碰到许多教学的具体问题,比如,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把握“教”与“学”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实现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教学过程等等,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事实证明,将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是政治教师加强自身教学修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教育质量、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
2.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这是中学政治课进行教学创新的前提。心理学告诉我们:由于师生之间不同角色的差异,必然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和障碍。在创新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消除这种障碍。具体来说,课堂教学以“情”为纽带,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强调情意的教育价值,强调情知的协调发展,思想政治课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也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在教学活动中,遵循情感的发生及发展规律,情理交融,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3.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这是中学政治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助手”。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与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等”。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条件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比如,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运用,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它以直观性、生动性、情境性的特点,促进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全面开放,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全面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创新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信息技术。

三、突出创新教学的主题

根据中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包括政治课在内创新教学的主题,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在政治课的教学中,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融会贯通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是创新教学最起码的要求,也是中学政治课程的内在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比如,成功地导入的方式,“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新课的教学,都有一个导入的教学环节。讲授新课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结合教材的知识要点,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方式。成功的导入,往往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效果,使学生未入其课先临其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成功的导入形式是多样的。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什么形式,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而定,也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情况而定。但根本的是要把传统导入方式与创新导入方式结合起来,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趣味性。
2.培养学生求新、求异的发散思维能力。长期以来,中学政治课在内容上,把学生的思维方式局限在概念、原理、条文以及政策等框架中;加之应试教育模式,很难想象,这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和能力能够得到提高。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注重培养学生求新、求异的发散思维能力——以问题为中心,从不同的方面、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思维向外辐射,探求多种答案。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求新、求异,转换观察视角,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质疑相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当然,中学生尚处于未成年阶段,思维理解方式不同于成年人,在思考问题时不可能全面和正确,在一些问题上会走进误区,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要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问题。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古语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社会性、实践性、时代性很强的学科,但受时空的限制,与现实具有相对的滞后性和抽象性,对于不断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形势、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等,教材往往不能做出及时的反映。这就决定了政治教学必须注重社会实际、注重社会实践。即在中学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教学的视角延伸到课外,一方面,进行时政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把时政新闻渗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使学生重视课本知识的同时拓展视野;另一方面,进行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将所学用于社会、怎么写作于社会,做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4]。
总之,在创新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必须突出主题,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只有这样,中学政治课才能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生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黄长顺.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思想政治课课改新理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5).
曾为东.浅谈人本教育思想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5,(4).
[3] 李文.对课改下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反思[J].陕西教育:教学,2004,(12).
[4] 汪国栋.新课程理念下政治课堂教学的反思[J].科教文汇,2010,(1).[责任编辑 陈 鹤]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