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索引工程 >松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站

松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站

收藏本文 2024-01-31 点赞:5302 浏览:1916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岩土勘察中,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征,以及不同的场地复杂程度划分不同的等级。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松原地区岩土的工程勘察。
关键词:岩土勘察;勘测
Abstract: The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is divided into different levels, according to the siz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as well as different venues complexit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Matsubara area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Key words: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survey
2095-2104(2012)
岩土勘察中,据工程的规模和特征,以及不同的场地复杂程度,都有等级的划分,相应的在地基复杂程度中岩土的种类多,很不均匀,严重湿陷、膨胀、盐渍、污染的特殊性岩土,以及其他情况复杂,需作专门处理的岩土是一级地基(复杂地基);二级地基是除了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的以外的特殊性岩土;地基相对简单些,没有特殊性的岩土。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工程的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不同程度的叠加起来就可以把岩土工程勘察划分成甲乙丙三个不同层面的项目。但是要注意,建筑在岩质地基上的一级工程,当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时,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可定为乙级。

1.1 土的状态分类

岩土工程地质的勘察离不开对土地的观测,根据地质成因,可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
砂土的密实度应根据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N划分为密实、中密、稍密和松散。当用静力触探探头阻力划分砂土密实度时,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砂土密实度分类按双桥静力触探分类

稍密

中密
密实
粉细砂PS≤66< PS≤12 PS>12
中粗砂PS≤55< PS≤10 PS>10
粘性土状态按双桥静力触探分类
比贯入阻力值(MPa)液性指数状态
PS≤0.4 IL>1流塑
0.4< PS≤

1.0 0.75< IL≤1软塑

1.0< PS≤3.0 0.75< IL≤0.25可塑

3.0< PS≤

5.0 0.25< IL≤0硬塑

PS>

5.0 IL<0坚硬

粉土的密实度应根据孔隙比e 划分为密实、中密和稍密;其湿度应根据含水量W(%)划分为稍湿、湿、很湿。密实度和湿度的划分应分别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的规定。

1.2 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

1.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下简称建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应在搜集建筑物上部荷载、功能特点、结构类型、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变形限制等方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
2.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的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工程特点确定,且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2,钻探取土试样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3;。
3.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当采用连续记录的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探为主要勘察手段时,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个孔。
4.勘探点宜沿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布置,无特殊要求的基础设计等级乙级以下的建筑物可按建筑物和建筑群的范围布置,在地形平坦地区的建筑群,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
5.勘探孔的深度应满足地基基础设计的需要,可分为一般性勘探孔和控制孔,控制孔的数量宜占勘探点总数的1/4~1/3。
6.单栋高层建筑至少应有2个控制孔,密集的高层建筑群每栋至少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重大的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勘探点,重大的动力机器基础和高耸构筑物,勘探点不宜少于3个。

1.3桩基础

3.1土质地基勘探点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勘探点间距为15 ~25m,且相邻勘探孔揭露的持力层层面坡度宜控制在10%以内;对于不同地貌单元交结处或地质条件复杂影响成桩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适当加密。
3.2 桩基岩土工程勘察宜采用钻探和触探以及其他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软土、粘性土、粉土和砂土的测试手段,宜采用静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对碎石土宜采用重型或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

3.3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5d(d 为桩径),且不得小于3m,密实砂层可达到

2.0m;对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m;

2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对需验算沉降的桩基,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3 钻至预计深度遇软弱层时,应予加深;在预计勘探孔深度内遇稳定坚实岩土且最低厚度超过3m时,可适当减小;

4 对可能有多种桩长方案时,应根据最长桩方案确定。

2.1 地基处理

2.1.1 地基处理的岩土工程勘察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针对可能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提供地基处理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岩土特性参数;

2 预测所选地基处理方法对环境和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3 提出地基处理方案的建议;

4 当场地条件复杂且缺乏成功经验时,应在施工现场对拟选方案进行试验或对比试验,检验方案的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

5 在地基处理施工期间,应进行施工质量和施工对周围环境和邻近工程设施影响的监测。

2.1.2 换填垫层法的岩土工程勘察宜包括下列内容:

1 查明待换填的不良土层的分布范围和埋深;

2 测定换填材料的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密度;

3 评定垫层以下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和抗滑稳定性,估算建筑物的沉降;

4 对换填施工过程应注意的事项提出建议;

5 对换填垫层的质量进行检验或现场试验。

2.1.3 强夯法的岩土工程勘察宜包括下列内容:

1 查明强夯影响深度范围内土层的组成、分布、强度、压缩性、透水性和地下水条件;

2 查明施工场地和周围受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的位置、标高;查明有无对振动敏感的设施,是否需在强夯施

摘自:学报论文格式www.udooo.com

工期间进行监测;
3 根据强夯设计,选择代表性试验区进行试夯,采用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现场监测等手段,查明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夯击能量、夯击遍数与夯沉量的关系,夯坑周围地面的振动和地面隆起,土中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规律。
2.1.4 桩土复合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宜包括下列内容:

1 查明暗塘、暗浜、暗沟、洞穴等的分布和埋深;

2 查明土的组成、分布和物理力学性质,软弱土的厚度和埋深,可作为桩基持力层的相对硬层的埋深;
3 预估成桩施工可能性(有无地下障碍、地下洞穴、地下管线、电缆等)和成桩工艺对周围土体、邻近建筑、工程设施和环境的影响(噪声、振动、侧向挤土、地面沉陷或隆起等),桩体与水土间的相互作用(地下水对桩材的腐蚀性,桩材对周围水土环境的污染等);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