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索引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问题与创新查抄袭率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问题与创新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3-30 点赞:29239 浏览:13303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进行工程建设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最后阐述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措施;创新

1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1 勘察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勘察报告中的地基评价与结论针对性不强,仅满足于提供基础设计参数,定性的评价多,而定量的评价少。 对一个建筑群,当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有变化时不对单幢建筑及所在具体位置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只对整个场地提供笼统的评价和建议,当有多种基础形式可采用的情况下,自己不做认真分析,而是建议结构工程师结合建筑物的上部特征选择基础类型。 报告结论中提出要做变形验算, 但却不提供固结压缩曲线, 或是提供的固结压缩曲线的最大试验加载不能满足设计计算荷载要求。 勘察报告中提供的各项设计参数不是经多手段测试与综合评价分析的结果, 而是提供经验值,而且其值一般都偏低。 剖面图中地层划分没有工程层的概念, 过于繁琐。 现今大部分的勘察报告中,只表示勘察时刻的地下水标高;

1.2 内业资料整理存在的问题

对于野外及室内测试分析所收集的分散、零乱的原始资料必须经过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便于设计人员结合场地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是岩土工程勘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当前该环节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有以下方面:
1.2.1 对设计概念与理论不明确。在岩土参数的统计和分析中,对异常值不加分析剔除,一律参与统计分析,导致分析误差过大,标准差、变异系数过大,得出场地分析不合理、不正确的结论。
1.2.2对岩土参数的取值不理解。对岩土参数的标准值理解片面,不论什么岩土参数均提供标准值。对于工程特性指标(例如标准贯入锤击数、原位测试所得土的强度指标和室内测试土的强度指标等)必须提供标准值、基本值或特征值,土的一般性物理指标统计其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就可满足要求。岩土层划分及其物理力学参数的确定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成果。勘察人员在录入试验数据的过程中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在勘察报告的编写过程中,试验数据及编录表的录入约占 10%~15%的时间,因此实现试验数据电子版本的通用及野外编录工作的电脑录入,可以大大提高勘察报告的编写速度。

1.3 设计、勘察人员的互动

在工程建设中,设计人员往往忽略了勘察报告中在基础处理形式及施工方案方面的建议。勘察和设计往往隶属不同的部门,勘察部门在勘察报告提交之后,就万事大吉;设计部门收到勘察报告时,只看剖面图、柱状图和岩土参数,对地基处理建议等重视不够。此外,勘察人员由于工作的局限性,偏重于查明岩土情况,勘察报告中的建议往往比较空泛,久而久之,设计人员对勘察建议重视程度降低。这种现象对于具体工程是不利的,也不利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作为勘察部门,勘察前应与设计部门进行沟通,因为勘察成果的直接使用者就是设计部门。在进行勘察前,应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弄清楚建筑物工程特性,这样勘察工作就能做到目标明确,为设计部门提供确实有效的勘察资料。

1.4岩土工程分析方面

1.4.1 天然地基均匀性评价

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分析的重要 内 容 之 一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规 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对地基均匀性评价都有明确规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标准。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试图从定性定量方面作一些努力,与同行探讨。对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应首先确定其平面和深度范围,根据工程勘察阶段和任务的不同,其范围也有很大区别。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和选址阶段,应首先确定场地所在的工程地质单元,在整个工程和周边一定范围内进行评价。而在详勘阶段对建筑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多以建筑物水平投影面积为评价范围,既常以建筑物角点包络线所占的面积为评价范围。其深度评价范围,首先应明确拟建工程的用途、结构、荷载及发展、地区设防标准等多方面的情况,一般而言,应满足以下原则:①地基主要受力层:对条形基础为基础底面以下 3 倍基础底面宽度,对于独立基础为基础底面以下 1.5 倍基础底面宽度,且评价深度不小于 5m。②压缩层深度范围:对天然地基浅基础、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可按变形比法确定其评价深度。③对于大面积基础其评价深度范围应不小于 1 倍基础宽度。

1.4.2 关于地震效应的问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场地做剪切波速试验有明确规定,但这个规定没有区别强地震区和弱地震区,而且地基处理后其剪切波速值也发生了变化,场地地基土类型及场地类别也有可能因此发生变化,这种情况在岩土工程评价及地基设计时有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重要的建筑物必须进行剪切波速测试,确定场地覆盖层厚度的钻孔应达到覆盖层一定深度,其直接影响场地类别判定及建筑工程的抗震造价。对于液化判别,目前规范要求以标准贯入试验为主,以静力触探为辅,有经验的地区可采用剪切波速。对判别液化而布置的勘探点不应小于3 个,每层土的实验点数不宜小于 6 个,试验点的竖向间距宜为1.0m~1.5m。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布置工作量,既可减少标准贯入击数偶然误差引起的差异。液化判定时,应对不少于 6 个液化判别点分别计算,综合判定;对于薄层有时会出现一层点数不够的情况,出现该情况时应采用静力触探或补充工作量来增加判别点情况,不宜轻易下结论,特别是对于出现一层仅有两个液化点且液化结论不同的情况,更应补充工作量来增加判别点情况。

2 对岩土工程勘察改进的建议

2.1增加地方性的地质勘察规程,加强勘察规范性。由于我国的地质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统一性的勘察标准并不适合所有的地域环境。因此,适时增加地方性的地质勘察规程,同时也应适时加强勘察工作的规范性,以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有效完成,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2.2 加强勘察市场规范、监督和管理1)加强对勘察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盲目、无用的勘察。2)加强勘察现场工作的监督,防止勘察查重的产生。3)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严格审查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结论建议,重点把关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防止勘察报告中只重视结论不注重相关重要建议的提出。4)加强政府部门和社会相关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防止恶性竞争的发生。
2.3 加强地区性工程地质研究,制定地方性勘察规范目前所使用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全国统一的勘察准则,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条件各种各样,同一名称的地基土,在不同的成因环境下其物理力学性质,特别是力学性质都有差异。比如地基土的承载力,有的地区高,有的地区低,建议的指标可运用于大多数地区,但对有的地区

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udooo.com

可能偏于保守。因此,加强地区性研究,制定相适应的地方性规范很有必要。
2.4 加强勘察人员专业技能,提高培训标准勘察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仅关系着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影响着岩土工程的体制完善。因此,加强勘察人员专业技能,是保证勘察质量的重要环节。所以,勘察公司应按时对勘察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并要适时提高培训的标准。这样,不仅能提高勘察工作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加快了勘察工作的效率。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