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质量 >试议深圳市深圳市河道管理市场化运营一般

试议深圳市深圳市河道管理市场化运营一般

收藏本文 2024-03-18 点赞:24425 浏览:10873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原有的河道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现行的经济体制河道管理事业单位。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已十分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文章主要对深圳市河道管理市场化运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河道管理;市场化;运营

城市河道在保障城市防洪安全,提升城市总体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国家水利部提出:水利发展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1 河道管理的难点

1.1 界河管理,周边关系难协调

深圳市与周边行政区共有的界河有6条,即深圳河、茅洲河、塘下涌、龙岗河、莲塘河、沙头角河,界河河段总长43.73Km。跨市界河流有12条,深圳至东莞有:有观澜河、牛湖水、君子布河、山厦河、鹅公岭河、木古河等6条,深圳至惠州有龙岗河、坪山河等2 条,惠州至深圳有丁山河、黄沙河等河道。
流域综合治理,解决上下游、左右岸的矛盾,按流域研究市界河及跨界河的防洪安全问题,统一防洪标准和洪水计算尺度等,都是涉及流域全局性、涉及市际关系的大事,不是哪一地能办好的,需要由流域管理机构实施统一管理协调。而对于市界河与跨界河,目前还没有流域管理机构,这些河道的规划与治理,只有请上级进行协调处理。

1.1 河道功能转变后,统一管理难实现

河流是指由一定区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常年或周期性地沿着它本身所造成的凹槽流动的天然水流。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河道功能有时会发生变化,如有些河道已成为下水道,有的与公路排水渠结合。这些水道,初步可分为河道、山沟、下水道、引水渠、公路排水渠等几类,而具体到某一条河(特别是支流、小河),就难以分清,到底属哪一类,因为
没有分类标准。那么,当河道功能发生变化后,比如河道已成为下水道或与公路排水渠结合,再依据《河道管理条例》实施统一管理,难度很大。因此,临河建房多是小河较大河多、支流较干流多,也可以说明这点。
1.2 河道变暗渠,发生超标准洪水难宣泄
城镇建设已在84条河道上建有暗涵,其中暗涵长大于1Km的河流39条,暗涵长大于2Km的河流12条,暗涵最长的是笔架山河,暗涵长达6.2km,占河道总长的三分之二。这些暗涵分布在城区或村庄,其上的覆盖物有房屋、路桥、市场、空地等。修建暗涵,有相应的设计标准,当发生设计标准以内的洪水时,正常情况下,暗涵行洪应当是顺畅的。但当发生超标准洪水时,洪水难以及时下泄,超过暗涵下泄能力的这部分洪水如不能控制,任其泛滥,必定成灾。而由于暗涵顶已有建筑物,所以采取防洪措施时有几个难点:一是防洪标准难以再提高,即使可以,也总有一定限度,且面临的拆迁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二是蓄洪,需要在上游建有水库,并不是每条河都具备,三是滞洪、撇洪,均受土地资源的制约。因此,对这个问题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应及早研究和预防,给洪水以出路,以便能在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时,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1.3 若无过硬的措施和足够的投入,污染严重的趋势难扭转

全市310条河流中的210多条河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严重的河道内,污水似墨,臭气难闻。其余90多条河流的水质处于良好状态,是因为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东部沿海一带,多数为细小河流;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河道上较大排污口至少850个以上,有些河道的排雨管也成了排污口,污水基本上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随着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扩大,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将不断加大,而且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也必然加快,将形成新的环境压力。若没有应对措施,水环境污染还有可能加剧。
2河道管理市场化运营
近年来,随着河道整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全市水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整治后河道的长效化管理工作日益得到河道主管部门的重视,各地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河道管理工作新方式。
为进一步提升河道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果,改变河道面貌,深圳市水务局经多方调研后,提出了“管养分离”的河道管理模式,既河道的日常管理与日成管养实施分离。推行河道市场化管理,从实质上能够促使我们不断改进和加强河道管理,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通过市场化怎么写作的方式产生河道日常管养单位,管养单位作为改善水环境的非工程措施,落实河道长效管理的有效措施之

一、在水环境整治工作中起着巩固现有成果的作用。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在河道管养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管养质量,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使工程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道路,但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 管养队伍专业化

彻底实行“河道管理市场化”,是把河道日常维修养护职能和人员从管理机构中分离出来,培养专业管养队伍,专门从事日常的河道管养工作。在组建管养队伍时,要注重管养队伍素质培养,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管养人员的业务能力,建立一支多能高效的工程管养队伍。

2.2 管理形式先进

由于河道的基础性、公益性和社会性,从客观上决定财政投入必须作为河道工程建设和养护修理资金的投入主体。通过与财政部门的沟通,落实河道保洁专项资金,逐步将河道日常养护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投入,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河道管理及养护投入机制。管养资金基本得到保障,从制度上保证了河道管养资金的来源。河道主管部门与管养队伍实行合同管理,明确所辖河段日常管养范围及责任区域,制订奖惩办法。

2.3 明确管理和维护的职责

为实现河道长效管理目标和任务,依据河道长效管理办法界定的河道管理职责内容,应建立、健全和规范河道管理单位,明确河道管理单位性质,实行定员定岗,建立和完善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河道管理体制,保证河道长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实行“河道管理市场化”后,将工程管理和工程管养的职能和人员从河道主管部分分离出来,实行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管养,二者成为平等的合同关系。

2.4 加强水利工程目标管理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现行的有关河道管理规章、办法,有的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影响执法效果,且各法规、规章中存在重复、交叉的地方,亟待进行梳理、调整和完善。在进一步深化河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河道管理市场化的目标管理、规范化管理和现代化管理工作。结合实际,对照《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进行不断的提高管理水平。

2. 5 河道保洁市场化运作

为更好地实现河道长效管理,提高河道保洁的水平及质量,需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推行招标投标制度,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为河道管理组建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河道保洁队伍。建立完善的河道管理与养护分离的工作机制,河道管理工作由河道管理部门承担,河道养护保洁由社会化、市场化的河道养护队伍承担,河道管理部门同时监督河道养护保洁工作,同时由政府有关部门对河道管理及养护进行监督考核。
为改善水环境,浦口区采取市场化运作,公开招标,与两家专业保洁公司签订合同,负责对通江河道水面漂浮物打捞及岸坡垃圾清理并实施长效管理,相关河道管理所对保洁公司的清理情况实施监督,最大限度实现清洁水面和优良水质。

2.6 检查与验收

管养单位合同签订后,河道主管部分要按照合同和河道管养的细则水务标准进行日、周、月检查、季度考核、年度考评。签订管养怎么写作合同后,可先预付15%作为管养的启动资金,以后每月支付一定比例的管养费用。年度考评要在业主的主持下进行,经检查验收年度考评合格的支付管养费用,优秀的给予奖励,不合格给予处罚。

2.7 完善工程维修养护标准,严格检查验收程序

实行“管养分离”以后,河道管养标准在新的管理体制下进行不断的完善,最大的发挥工程效益,因此要求河道主管部分尽快的制订与新机制相适应的管养标准,并尽可能地将管养工作进行量化,具有可操作性并逐步完善管养细则。在河道管养实施过程中,要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对河道管养的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查和验收。要严格检查验收的程序,要有专门的检查验收的组织,以确保“管养分离”沿着良性轨道进行发展。
但河道管养市场化才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阶段,需防止几误区:
(1) 投资形式的误区,很多人认为市场化以后政府投

摘自:学报论文格式www.udooo.com

资要退出,实际市场化讲究投资多元化,并不是要政府退出。在这个结构里面水务部门永远是有一个角色的,是引导性的、补贴性的。
(2) 市场化是一个系统,从政策环境、金融支持,到水务局监管,到企业的良性参与,到公众意识的有利监督,整个体系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系统规划逐步推进。整个市场化的过程应该有一个充分、统一的规划。
(3) 目标的误区。投资和建设不是市场化的根本目的,而是阶段目标。市场化不仅要关注水业的投资建设单元,更应该关注于稳定安和高效率的运营。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河道管理,确保防洪防潮安全,发挥河道的综合效益,改善环境,保障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于保障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通过对圳市河道管理市场化运营行,河道管理已逐步走上了正规化、规范化的道路,为改善水环境、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高长春. 建立河道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河道水环境[J]. 北京水务,2009( S1) .
张有俊. 加强河道管理维护河流健康的思路与对策[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7( 6) .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