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德育 >> 高中班主任德育 >关于中职德育课程改革

关于中职德育课程改革

收藏本文 2024-02-06 点赞:15485 浏览:6968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在分析中职德育课程新一轮改革亮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程改革
德育课是中职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坚持德育课改的正确方向,对于贯彻“以怎么写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体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教育部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对中职学校德育课进行了三次重大改革,目前基本摆脱原来照搬普通高中“政治课”的模式,变成具有中职特色,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新德育课。

一、新一轮课改的亮点

08年以来的第三轮课改方案,将“经济政治基础知识”调整为“经济政治与社会”,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反映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增强了时代感;增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这门必修课,体现了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加强了实效性;遵循职校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要求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并通过开展技能竞赛、节庆仪式、文化艺术等活动,把德育课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增强吸引力,加强针对性,体现理论与实际统一的原则;要求要有不少于64学时的选修课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构建了以职业为中心,以怎么写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基础,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德育课程体系框架,增强了科学性,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目前中职德育课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对德育课缺乏兴趣。

有些学生对德育课存在偏见,觉得德育是“检测、大、空”的东西,学了没有作用,提不起兴趣,不听课做自己的事或者干脆旷课;有的学生由于原来文化基础较差,对教师所授内容似懂非懂,或者检测作认真听课状,课程讲授完了,留下的东西并不深刻,达不到德育的目的与要求。甚至少数学生对正面引导、理性教学存有浮躁心理和逆反心理。

2. 教师自身素质较薄弱。

古语有言“身教胜于言传” “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职校德育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本领,而且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关心、热爱学生,理解、尊重学生。然而现实的德育教师队伍状况远远达不到要求,不少德育教师是“半路出家”,学术功底、教学经验较欠缺,面对德育新课程,其教学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总体上仍显不足,无法认真贯彻新的《大纲》精神,一直采取“填鸭式” “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学活动的双向性,教学模式僵化单一等。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研究薄弱,德育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指导,跟不上课改的步伐。比如外出参观培训机会少、见识少;偶有培训也是走过场,收效甚微;教辅资料相对缺乏,课外辅助资料主要靠自己收集,教学方法也多靠教师个人摸索。这些问题使得中职德育教师的素质难以迅速提高。

3. 学校对德育课不够重视

德育课在许多中职学校并没有得到

职称论文范文www.udooo.com

足够重视,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往后靠”,学校师生和家长对德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学生是中考的失利者,带着无奈的心情选择了职校,对完成学业比较消极,往往是重视专业学习、忽视文化学习和品德教育。

4. 不良社会环境对德育课程的反向作用。

当前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深刻变动,人们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发达的通讯、网络技术带来的大量信息冲击着人们的大脑。各种社会思潮投射到校园,使职校德育教学增添了难度。对于思维还不够成熟的学生来说,他们会用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来与教师讲授的课本知识进行比对,质疑课本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 考核方式落后。

德育课程在检测和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和水平方面,仍坚持传统的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分数高等同于道德水平高。诚然,考试分数可以反映学生的考试能力,但并不完全代表学生的实际思想道德水平。评价机制不合理,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就难以发挥德育考评的引导作用。

三、关于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1. 注重情感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逐渐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态度和误解。教师关心、爱护、尊重、理解学生,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2. 重视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德育课改能否成功,教师的支持是第一位的,当然,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配合也非常重要。要使教师能全力开展德育课改,学校的重视要落到实处。比如多给德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加强德育课教师群体与个体的协调联动,教师间分享课改成功与收获,探讨面临的问题,交流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校要加强德育课改与其他专业课改的互动,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形成职业人才培养的配套模式。

3. 提炼德育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德育课教师要转变以书本知识为范式的观念,摆脱传统教材的局限,以人为本,提炼德育知识,融进德育成果,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让德育课突出职业特色、反映地方风貌。由于中职生相对来说行为习惯需要加强,因此,开设文明礼仪教育可以完善学生的养成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对教材作适当调整,注意深浅得当,同时,还应结合当地、当时实际,增加鲜活的例子,使学生产生共鸣,加深印象。

4. 增强社会实践,调整教学方法。

德育教学不仅仅包含理论性内容,同时涉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社会、了解社会、把握社会。因此,德育课的教学必须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将三分之一以上的课时安排在实践教学上,开展专题演讲、艺术表演、市场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怎么写作、参观访问、模拟演练,以及与创业成功者进行座谈等。通过诸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为今后如何走向社会、走向就业、走向创业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原来单一的讲授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一是要多用活动化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合理安排一些课堂活动,如辩论会、演讲会、课本剧表演、多媒体资料展示等,挖掘教育主题中的情感因素,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发辨析思考。 二是要多用讨论式教学。教师要努力营造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使问题得到拓展和延伸,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是多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把教学中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形成研究课题,鼓励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师生一起确定研究计划、方法和最终成果的展示形式,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5. 开发德育教学资源,健全德育工作网络体系。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怎么写作于德育教学。如针对技能竞赛、实训教学、顶岗实习等发掘德育教学资源;积累优秀毕业生、用人单位、企业家、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及专家学者等教学资源,从多个维度加以开放和利用。要建立家庭、学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德育网络”,使四者在德育方向上保持一致,在内容上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形成科学的社会化德育体系,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德育

摘自:毕业论文怎么写www.udooo.com

工作格局。

6. 改革考核办法,完善评价体系。

中职德育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必然会带来其评价方式的变革,为了使中职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教育,我们有必要改变过去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建立适合中职学校特点的“以人为本”的评价体系。要通过过程和结果考核看学生的成长变化,从知识、能力、觉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试评价。学生的成绩评定应实现三方面的结合:一是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克服片面强调记资料、观点的倾向,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二是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引导学生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让学生走出课堂,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印证教材内容,加深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卷面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克服重卷面成绩轻实际表现的倾向,真正发挥德育学科的育人功能。
总之,德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坚持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去反复实践、逐步提高,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和谐环境,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德育教学模式,从而使德育课程充满活力,充分体现德育课教学的社会功能。
(作者单位: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沈梅. 推进中职德育课程改革 提高德育教育实效[J]. 科学大众,2008,(9).
刘伟. 中职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教学[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8).
[3] 魏水生.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中职德育课程改革初探[J].才智,2005,(2).
责任编辑陈春阳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