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德育 >> 高中班主任德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服效果调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服效果调查

收藏本文 2024-04-05 点赞:3941 浏览:1009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效果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90后大学生具有务实求知、喜趣求变、注重体验、敢于质疑等四种心理特征,提出应从契合受众心理的角度优化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增强理论课的说服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受众心理 说服效果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52—03
[作者简介]倪芳,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上海 201908);陈胜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200433)

一、问题的提出

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能否入脑入心是评判理论课说服效果的根本标准。所谓受众,指的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他们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一方,相反,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是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
近年来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层面的抽象分析,尚缺乏微观层面的具体深入研究。本文以受众心理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过程,试图解答以下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效果如何,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哪些心理诉求,增强说服效果有哪些具体途径?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作为社会科学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各有利弊,结合起来使用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比单独使用一种办法更有优势。定量研究通过大面积地对研究对象进行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www.udooo.com

统计调查而获得有普遍代表性的数据。定性研究则对研究对象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解释性分析,以了解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和意义建构。
本文调查对象为S高校25个专业的大学生。调查共发放1171份试卷,收回有效问卷1 089份,有效回收率为93%。
在收集客观数据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开放式访谈的方式,深入挖掘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服效果的深层次心理因素。共选择25名大学生作为采访对象。为了使选取的对象具有代表性,我们主要依据“目的性抽样”的选取原则,即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较大信息量的参与者,同时又考虑到访谈对象在专业、性别、成绩等各方面的分布代表性。为此,我们事先确立了访谈的主题,并随着研究的逐步推进,不断对原先的访谈框架进行修改、完善,拾遗补缺,力求使研究范围更加全面、研究重点更突出。

三、说服效果呈现两极分布

1.课程设置认同度高与学习态度消极并存。关于“你认为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程度”的问题,选择“没有必要”占6.4%,选择“随便”的占23.1%,选择“必要”和“很有必要”共占70.5%。当问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你心目中的位置”的问题时,选择“最前”的占9.7%,选择“靠前”占28.2%,选择“居中”的占50.9%,选择“靠后”的占11.2%。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必要性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尽管多数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持肯定态度,然而他们对于理论课的学习态度却不甚积极。其主要原因是,现有的教材内容同高中时期所学的政治课内容有多处重合,缺乏新意;教师在授课方法上没有完全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和偏好,一味采取填鸭式的单向灌输说服模式,而非启发式的双向沟通说教模式,致使大学生产生疲劳情绪、萌生敷衍心态,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氛围沉闷。
2.道德价值认同度高与学习政治理论态度消极并存。关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后你最想收获的是什么”的问题,选择“思想道德修养”的占49.2%,选择“人文精神的占20.3%,选择“法律素养”的占20.0%,选择“政治理论”占10.5%。当问及“你最崇尚的道德”的问题时,选择“诚实守信”的占64.6%,选择“艰苦奋斗”的占12.4%,选择“助人为乐”的占11.5%,选择“勤劳勇敢”的占11.5%。当问及“你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党和政府的信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如何”的问题时,选择“充满希望”的占32.5%,选择“随波逐流”的占24.5%,选择“考虑不多”的占2

5.5%,选择“不太了解”的占17.5%。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人文道德价值具有较高的认同度,他们尤为关注诚信价值。道德作为一种普世价值更为贴近大学生的现实体验,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说服效果较为突出。大学生如此关注诚信价值的重要地位,反映出他们对当前社会许多不诚信行为的强烈不满。吊诡的是,尽管大学生对于道德价值的认同度颇高,但是他们对于政治理论的学习态度却比较消极。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参与政治热情不够,政治理论学习劲头不足。这主要是因为与道德理念相比,政治理论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经历具有一定程度的距离感,政治理论灌输的目的性也较为明显,如果传授者不注重政治理论说服过程中大学生受众独特的预存立场和传播规律,就会造成他们对于政治理论学习更为强烈的疏离感。

四、准确把握大学生受众的四类心理特征

要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效果,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当务之急就要深入研究90后大学生受众独特的心理诉求,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具体地说,要了解90后大学生的四类心理特征:即务实求知、喜趣求变、注重体验和敢于质疑。
1.务实求知。传播学认为:在一个拥有多种信息来源的环境中,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性地注意、理解和记忆与自身需求相一致的信息。受众使用媒介的基本定位大致可以分为“仪式性”和“工具性”两类。与“仪式性”使用不同,“工具性”使用会导致受众对媒介内容认知上、情感上和行为上的较深涉入。同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内容不能只考虑传者的动机意图,还应该考虑到受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特别是受众的“工具性”使用动机。从调查情况来看,不少大学生受众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过程抱有得过且过、不求甚解的消极心态,上课犹如走过场,原因在于他们预先已认定这门课程乃是“老调重弹”,与他们日常生活体验相关程度不高。因此,增强这门课程的说服效果,只有先从提高“实用性”人手,才能满足大学生受众“务实求知”的心理诉求。正如访谈对象DW所言:“如果能教会我一些东西,我会去学,如果就是大谈大论,完全不用教我东西,我会觉得很没意思。应该多涉及一些与现实相关的事件,比如说,最近日本核辐射就是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有些同学写了一箱盐。传扬党的历程时,也可以说说为我们学生做了些什么,希望我们这代大学生毕业后做什么。我觉得这样更贴切。”90后大学生具有开拓务实的进取精神和开放的学习心态。他们积极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发展,在他们身上闪耀着现代公民意识的光芒。随着全球化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客观上拓展了大学生的信息选择空间,但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是,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真伪难辨、良莠不齐的信息,如何让大学生学会辨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乃是当前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身上的一项紧迫任务和课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发挥正面导向功能的空间所在。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线。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内容要不断更新,要改革、创新课程内容。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扩充知识面,拓宽研究领域,注意汲取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避免照奉宣科、空洞说理的刻板方式。要多关注社会时事、热点问题以及与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相关程度高的事件,尽量将教材的重点内容与大学生密切关心的话题联系起来。
2.喜趣求变。传播学认为:选择性注意是受众接受信息的第一关,信息要顺利通过这一关,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在信息中凸现出来。影响信息认知度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涉及信息的形式,包括信息刺激的强度、对比度、重复率和新鲜度。能否激起受众对媒介形象的浓厚兴趣乃是信息传输成功与否的关键~步。为此,要想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受众心目中单调、沉闷的印象,就必须着力改进课程的授课方式,使其能够尽量符合大学生“喜趣求变”的接受偏好。
从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方式意见颇多。要满足他们“喜趣求变”的心理期望,必须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打造立体版PPI,避免平面化。当前运用PPT手段教学已相当普遍,然而能够将PPT用好、用巧的却不多见。事实上部分教师只是将PPI、当做电子版教材使用,将教材中的文字段落转化成电子版形式,如此换汤不换药的做法让大学生无法感受到PPI的吸引力。对此我们要打造立体版PPT,必须充分利用PPI强大的功能优势,将图片、音频、视频、动话等多媒体手段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重新编排,通过丰富的包彩变幻、多变的声音穿插让教学过程更加形象化,打破一潭死水的课堂氛围,牢牢抓住受众的注意力,使他们从对媒介形象产生兴趣进而关注教学内容。第二,整合多种教学模式,避免单一化。传播学实验发现,采用多媒体组合的形式比单一媒体的说服效果要好。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使用过久,受众都会产生审美疲劳。目前过度依赖PPT的情况相当严重。其实PPT也不是万能的,它需要配合其他教学手段一并使用,方能发挥出强大的合力效应。适时穿插板书演示、教材分析、学生参与等不同类型的教学手段可以给予大学生更加多样的信息接受体验,加深他们对传播内容的理解。第三,善于提炼优质问题,避免教条化。所谓优质问题应当与教材中的课后习题相区别,它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既蕴含理论深度又符合受众旨趣,呈现形式不拘一格。可以足课堂辩论的主题,也可以是漫画、视频、案例的拓展主旨,让受众有耳目一新之感,最初被有趣的问题形式所吸引,进而激发起寻找问题本质规律的研究热情。
3.注重体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曾将说服过程分为“中心”和“边缘”两条路线。“中心路线”的说服过程需要受众付出认知努力,主动处理信息,最终受众会将形成的新的态度整合进个人的整体认知结构,具有相对的持久性,能够预测行为,并且不会轻易改变。“边缘路线”的说服过程,指受众不花费心理努力,相对被动地应对信息,因此形成的态度不能持久,对行为缺乏预测力,容易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过程正日益陷入“边缘化”的困境。从调查情况来看,除少数班级骨干外,其他学生已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渐渐习惯于被动听课而不愿主动思考,从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受众的口常道德行为和政治参与行为的引导作用也日渐式微。造成达一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未能成功搭建一个鼓励最大多数的大学生勇敢参与、自由发挥、亲身体验的教学平台。正如访谈对象HD所言:“老师可以多认识了解学生,让大家上课都有一些发言和表现的机会,不要只局限于班长、学习委员。不能光一个人说,现在学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会有各自的小团体,打乱他们的小团体让一个班都参与也能增进大家的友谊。上学期上思想道德修养课时没有觉得怎么样,这学期一次偶然机会去做志愿者,感觉到能帮助别人,心里很充实、很舒畅,希望这样的活动今后能多起来。”90后大学生注重体验,崇尚感性,其态度构成中起关键性作用的还要数情感成分。如果能把理性分析与情感触动结合在一起,说服效果就会比单纯的理性分析要好得多。要提高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感涉入程度,强化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必须着力改善课程体验模式以符合大学生的心理期待,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着手。第一,强调公平因素。强调公平因素是指,应该尊重每位学生的参与权利,公平给予每个人发表自己见解、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第二,强调团体感染力。人是一种社会生物,团体对个人的态度、行为甚至感受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个人会从其赞赏和确认归属的群体中获得社会认同感。因此,团体参与往往比单一个体参与更能激发受众的情感投入,产生出更强大的说服效果。大学生通过团体内部的群体讨论、分工协作、取长补短,最终形成对群体共识的理解,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第三,强调课外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仅仅局限于三尺讲台,必须接受现实的洗礼和考验。思想

源于:论文致谢怎么写www.udooo.com

政治理念能否顺利转化为大学生受众的自觉观念行为还需要加重课外实践活动的比重,如社会调查、社会怎么写作、参观学习等。课外实践将文子化的道德政治宣讲形象生动地转化为受众能够直接接触体验到的真实生活情境,成功唤起他们的情感投入,有利于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
4.敢于质疑。以霍夫兰为代表人物的耶鲁学派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受众一开始就倾向于反对传播者的观点,那么把正反两面的意见都提出来就比只谈一面之辞更为见效。同样,对教育程度较高的受众,应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一并陈述。因为这样受众会觉得你是站在比较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看问题,因而对你的意见会比较重视。大学生作为教育程度较高的受众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并非一开始就能够全盘认同,尽管他们在课堂上很少提出质疑,但实际上他们经常会对教材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90后大学生成长于多元文化兴起冲突的大变革时代,他们思维活跃,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经常会将教材中的观点同他们的预存立场作比照,当两者发生激烈冲突时,如果教师没有采取恰当的说服方式,可能会起到反效果。鉴于此,我们需要特别警惕两种认识上的误区。第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习惯大谈特谈正面观点与案例,对腐败、贫富差距、就业不公平等大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避而不谈,或者言之甚少,无形中留下了让受众质疑的空间,让他们觉得教师内心发虚,害怕或无力面对反面事实。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到不回避社会问题,对这些与大学生生活就业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给予详尽的分析解答。第二,部分教师对受众在课堂上所提出的“异见”并没有给予宽容的理解和详尽的分析,而只是简单粗暴地加以否定批判。这种做法会让大学生觉得他们的意见不受尊重,他们的判断力被轻视,反而激起受众更强烈的反感情绪,使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程更加疏离。因此,我们应该秉持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的理智态度,合理看待大学生的质疑情绪,引导他们科学、理性地审视自身的行为。
注释:
①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