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高中教学 >> 高中语文教学 >孔子教育思想对农村学校教育结论

孔子教育思想对农村学校教育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2-16 点赞:16452 浏览:7168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作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者,他开创了我国平民教育的先河。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今天,重温孔子的教育理念,对今天我国农村学校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教育;因材施教;教育公平;教育改革

一、我国农村学校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总结www.udooo.com


从国家近十年来出台的针对农村教育的政策中可知,国家非常重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现在,我国实行中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对贫困生还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将有效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我国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农村中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仍与城市中小学存在巨大差距。即使在条件好一点的学校,微机室、图书室等设备也常常沦为摆设。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的学生数量明显减少,许多学校就近合并;随着农民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多,一部分孩子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就读;还有一部分家长将孩子送入城镇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就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农村学校的学生。

(二)师资力量不足,素质教育困难重重

为了2011年,10597名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已全部到中小学任教,90%以上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各地师范院校还因地制宜,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农村学校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并对置换出的农村骨干教师进行脱产培训;部分高校还在每年实施支教计划,支援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尽管如此,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的改善还需要一段时间。加之教育资源有限,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推行难,导致学生视野狭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与城市学生的差距越来越远。
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之一。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千五百年,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仍然焕发着活力,对我国当代农村学校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实践有着深刻的启示。在当今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和应对农村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遇到的新困难、面临的新挑战,仍然需要我们继承、发扬他的教育思想,并从中汲取有益营养,完善农村学校教育的内容、方法、思想、体制等等。

二、孔子教育思想对农村学校教育的启示

(一)“君子不器”理念与农村素质教育

所谓君子不器,即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去做具体的事情,知识分子的最高使命是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专业技术人员。[1]孔子所讲的“君子不器”对于当代农村教育的启示,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素质教育,学生要使自我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做一个多面手,做一个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孔子在教学中,采用礼、乐、射、御、书、数的课程,使他的学生在这六个方面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素质教育:孔子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气质进行不同的教育,孔子认为人的智力是有高低的,因此在教育上应有所区别。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在城镇各类学校开展地很好,在农村学校却很难开展。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改革,提高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我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很大,在农村倡导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必须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但是,当前农村学校仍采用以学生成绩来考评及奖励老师的评估办法,教育主管部门考核教师以学生成绩定优、评先。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创新教学,探索教学新路,搞素质教育。大部分教师没办法跳出考试的圈子里,每天想得是什么能考,可能考什么。由此造成了只抓主科,忽视小科。素质教育根本落实不了。
在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加大政府的重视程度,更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
因此,有必要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的政策,想方设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2]

(二)“教学相长”与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孔子是古代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也是世界教育史上启发教学的创始人。远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启发法之前,孔子就已积累了丰富的启发教学经验。孔子认为,学习知识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他同时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教学相长。他又是注入式教学最早的反对者。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的意见,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他希望颜回对他的教学多提意见,以便使师生之间互相促进提高。
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态度和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认真地回答,为了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他总是用浅显的道理启发诱导他们。孔子曾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是在告诉学生,做事要按道义,即不刻意强求,也不无故反对,不分远近,一视同仁。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今农村学校教育是很有启示的。有调查显示,农村学生的课堂活跃性明显不如城市学生。许多农村学校教师不注意改进教学方法,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有悖于教学规律。教师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做到了对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都有所了解,然后依据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分情况施以教育。
对于农村学校教育来说,教师尤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发展农村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激励和帮助。教师应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三)“始教于阙里”与当代教育公平

孔子首倡“有教无类”,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进步。他主张不分贫富、贵贱、地域和民族等条件,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他是中国教育史上主张教育平等的第一人。
“有教无类”,即教育公平。孔子创办私学传授“六艺”,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钳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使得文化下移,加快知识流动,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传说孔子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名学生,其中“受业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七人”,也有说七十二人。
这种不分富贵贫贱一律教育的作法,在中国教育史上是自孔子创始的。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素质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论语.阳货》上记载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明确宣布,人之成为各种不同的人,主要是后天的影响造成的。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3]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都是基于这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从而将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甚至奴隶的范围,这的确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大突破。这个重大突破正是孔子通过创办私学,打破对教育的垄断地位,才得以完成的。
春秋时代,私学的出现,不只是孔子一家,其实在孔子之前,或与孔子同时,就有许多著名学者兴办私学,只不过是以孔子新办私学的规模和影响力最大,孔子办学之后,推动了私学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古代中国出现了许多民间的学术团体,许多著名学者带领门徒四处讲学,于是百家争鸣蔚然成风,形成了春秋战国的众多学派,出现了一种思想自由、学术繁荣的新风气。“有教无类”是孔子创办私学的最大特点。
在我国,满足了一部分对象接受良好教育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及时向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进行必要的教育补偿。应当把基础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加大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倾斜,进一步扩大教育公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4]
笔者以为,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乃至校舍,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及省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的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要注重改造小学的危房,购置必需的教育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使农村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总结: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奠基者,他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主张及教育实践为今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虽然有的随着时代的变革、社会的变化黯淡了光彩,但在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中仍然有非常多的教育思想焕发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这些教育思想无疑对21世纪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批判地继承这些宝贵精神遗产也必将是教育科技兴国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udooo.com

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里:《君子不器》,《时代教育》,2005年16期;
[2]白明凤 :《孔子“有教无类”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启示》,《教育探索》,2001年01期;
[3]张瑞番:《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
[4]石宪华:《孔子兴办私学与公平教育》,《吉林教育》,2008年30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