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化学工程 >液化不同有机溶剂对微藻亚/超临界液化影响封面

液化不同有机溶剂对微藻亚/超临界液化影响封面

收藏本文 2024-04-15 点赞:6388 浏览:1864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探讨以螺旋藻为液化原料,在不同的液化温度300-380℃范围内,分别利用极性溶剂(甲醇、乙醇)和非极性溶剂(1,4-二氧六环)进行液化,考察了不同的液化溶剂类型对微藻液化特性的影响。明确液化条件与液化产物的产率、性质之间的联系,以及确定了微藻液化的最优化反应温度范围。通过浅析液化转化率、产物生物油产率、残渣产率对微藻液化,并通过现代高科技浅析技术表征液化产物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进一步探明了微藻液化机理,为设计合理的液化路线以及为开发利用微藻生物质制备燃料代替化石燃料的可能性提供依据。温度是影响生物质液化的主要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微藻的液化转化率均呈上升的走势,但上升幅度不等。溶剂类型对微藻液化转化率的影响很大,甲醇对微藻液化的效果最好,其次是乙醇,然后是1,4-二氧六环。利用甲醇和乙醇作为液化溶剂时,转化率较高,说明溶剂与液化原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得到加强。不同类型的有机溶剂对微藻生物油产率的影响很大。生物油中含氧量以39.19%降低到9.91—12.43%,热值升高,能量密度显著提升。甲醇做液化溶剂得到生物油含氢量和含碳量最高,含氧量最低,热值也高。微藻生物油的氮含量较高,需要进一步的脱氮、脱氧等,达到精制生物油的目的。根据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气质联用技术进行综合浅析,可以看出不同液化溶剂得到的生物油的组成成分也不相同。生物油中的主要化合物是苯酚及其衍生物、烷烃类、酯类(长链或者芳香类)、有机酸、腈类、含氮杂环如吲哚、嘧啶等等。利用甲醇液化的生物油的成分相对简单,主要化合物是十六烷酸甲酯(35.53%);利用乙醇液化的油产物中,主要化合物是十六烷酸乙酯(26.27%);对于1,4-二氧六环液化产物,主要成分是腈类物质十六烷腈(22.7%)。关键词:微藻论文有机溶剂论文液化论文生物油论文

    摘要5-6

    Abstract6-8

    目录8-11

    插图索引11-12

    附表索引12-13

    第1章 绪论13-31

    1.1 生物质能概况13-14

    1.2 生物质能转化与利用技术的探讨进展14-22

    1.2.1 直接燃烧技术15-16

    1.2.2 生物转化技术16-17

    1.2.3 热化学转化技术17-22

    1.2.4 固化成型技术22

    1.3 利用微藻制备生物燃料的进展22-24

    1.3.1 开发微藻生物质的优势22-23

    1.3.2 微藻的探讨近况23-24

    1.4 生物质液化的主要影响因素24-26

    1.4.1 温度和升温速率24-25

    1.4.2 压力和液化气氛25

    1.4.3 生物质原料25-26

    1.4.4 溶剂类型26

    1.4.5 催化剂及其用量26

    1.5 生物油的性质26-28

    1.5.1 元素组成26-27

    1.5.2 平均分子量27

    1.5.3 老化特性27

    1.5.4 燃料特性27-28

    1.5.5 化学组成28

    1.6 探讨目标和主要探讨内容28-30

    1.6.1 探讨目标28-29

    1.6.2 主要探讨内容29-30

    1.7 微藻液化探讨的技术路线30-31

    第2章 试验装置和策略31-37

    2.1 引言31

    2.2 试验装置31-32

    2.3 试验原料32

    2.4 微藻的成分及化学组成浅析32-37

    2.4.1 工业浅析32-34

    2.4.2 化学组成浅析34-35

    2.4.3 元素浅析35-37

    第3章 利用不同溶剂对微藻液化影响的试验探讨37-45

    3.1 引言37

    3.2 材料与策略37-40

    3.2.1 试验材料37-38

    3.2.2 试验仪器38

    3.2.3 试验流程图38

    3.2.4 试验步骤38-39

    3.2.5 试验指标39-40

    3.3 结果与浅析40-43

    3.3.1 不同类型的有机溶剂对微藻液化转化率的影响40-42

    3.3.2 不同类型的有机溶剂对微藻油产率的影响42-43

    3.4 小结43-45

    第4章 微藻生物油理化性质的探讨45-59

    4.1 引言45-46

    4.2 材料与策略46-48

    4.2.1 试验材料46

    4.2.2 试验仪器46

    4.2.3 浅析策略46-48

    4.3 结果与讨论48-58

    4.3.1 微藻生物油的理化性质48-50

    4.3.2 微藻生物油的 FT-IR 浅析50-53

    4.3.3 微藻生物油的 GC-MS 浅析53-57

    4.3.4 微藻渣的电镜浅析57-58

    4.4 小结58-59

    结论与倡议59-6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