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对于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与

对于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与

收藏本文 2024-03-11 点赞:10705 浏览:4464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马克思基于生产力一生产关系、生产社会化一产权社会化分析框架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了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未来趋势的研究构成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纵向建构,社会资本形态、产权形态、企业组织形式是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横向展开。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对产权理论研究创新以及当前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启迪。
关键词: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纵向建构;横向展开;启迪
1005-0892(2013)06-0019-08
改革开放以来,产权制度改革在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产权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关于产权制度改革不时发生“国退民进”、“国进民退”的争论。这一方面说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产权制度还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另一方面说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产权制度仍然迫切需要推进产权理论研究创新。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是长期未被重视的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重要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对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基本原理、回应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冲击挑战、以及指导当前中国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启迪。

一、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范式转换及其理由

长期以来,学术界以马恩经典著作为文本依据、以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为实践基础,形成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所有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无法很有说服力地解释改革出现的新情况新理由。与此同时,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和道格拉斯·诺斯(Doudass c.North)在1991年、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产权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风靡一时。在这种背景下,立足当代中国所有制改革实践、借鉴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已有框架体系成为创新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由此,学术界在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命题和研究范式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命题,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从“所有制理论范式”向“产权理论范式”转变。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命题的提出和研究的开展对冲破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束缚、指导和推动当代中国产权制度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在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回应现代西方产权理论冲击挑战方面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与当前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形势和实际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第一,在产权概念界定上分歧较大,理由集中在产权究竟是一种法权还是经济权利、以及如何处理产权与所有权关系两个方面,产权概念界定分歧影响了研究中的对话与交流;第二,在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内容的概括、归纳上基本没有超出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内容框架,“新瓶装旧酒”的理由比较突出;第三,在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上没找准两种产权理论比较、对话、交锋的学术平台,仅仅囿于分别阐述两种产权理论各自学术观点,然后就将两种产权理论定性为“公有产权理论”与“私有产权理论”;第

四、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指导当代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的针对性和具体化有待进一步加强。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变是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功能式微的结果,研究范式的转换不仅意味着研究术语、研究策略的转变,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学术空间。但是,从上面关于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存在的理由来看,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范式转换所被赋予的理论创新、以及指导当前中国产权制度改革实践的理论使命和时代使命还没有完全实现,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迫切需要新的研究视角和切入点。

二、产权社会化是马克思产权理论的逻辑主线

“人类社会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生产方式以及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及启迪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关系范畴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没有对生产关系下过明确定义,也没有明确界定生产关系的内容,这就为后来的分歧和争论留下了空间。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由》中对生产关系的内容进行了明确界定。深受斯大林对生产关系内容界定的影响,人们在理解和研究生产关系上存在不少误区:重视生产关系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关系,而忽视体现人与人之间本质关系的具体物质利益关系;将生产资料所有制当成是生产关系的全部内容,并将生产资料所有制简单归结为生产资料的归属理由。
实际上,生产关系不是抽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围绕和借助于产权关系而展开、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不是抽象的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纯粹法权理由,而是具体体现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具体内容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具体的经济运动中完成产权关系运动,并不断演绎出产权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批判蒲鲁东抽象谈论所有制时强调:“在每个历史时代中所有权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面发展起来的。因此,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要想把所有权作为一种独立的关系、一种特殊的范畴、一种抽象的和永恒的观念来下定义,这只能是形而上学或法学的幻想。”因此,研究生产关系需要通过产权关系和产权运动、并借助于产权关系和产权运动的研究来揭示生产关系变化发展的具体过程和丰富内容。
马克思所研究的不是所有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而是重点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在《资本论》序言中,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进一步指出:“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这样广义的政治经济学尚待创造。到现在为止,我们所掌握的有关经济科学的东西,几乎只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是资本雇佣劳动,与此相适应的是商品生产、机器生产、规模生产等社会化大生产。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关系相应的发生变革,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可以通过产权关系和产权运动表现出来,因此这里将生产社会化推动下生产关系变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具体内容界定为产权社会化。“生产社会化与产权社会化之间实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马克思对生产社会化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在对产权社会化理由进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尽管没有明确使用“产权社会化”概念,而是使用“社会的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形式”、“生产资料的社会性”、“社会化的生产资料”、“社会资本”、“社会企业”等概念,用以概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产权运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的发展动力、具体内容、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形成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因此,从生产力一生产关系、生产社会化一产权社会化辩证关系和分析框架人手对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进行研究是马克思产权理论的逻辑主线。
以前人们往往脱离生产力发展而孤立的去谈论生产关系,将整个生产关系局限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归属上,将所有权当成是一种孤立的、静止的法权,对生产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变化发展的具体过程和丰富内容很少予以关注,从而导致对生产关系研究的形而上学和简单化倾向,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也因此长期被遮蔽。事实上,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重要基本原理。是当前创新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三、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1.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纵向建构

马克思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策略,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一般趋势进行了科学分析,从而完成了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纵向建构。
第一,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产权社会化发展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在消灭大量个体小生产者私有制、使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普遍分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也是生产资料资本化、生产资料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生产资料被集中化使用,以及劳动被雇佣、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劳动力被规模化使用的过程。“人数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概念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的过程,资本主义私有产权与以前社会的私有产权显著区别就在于资本主义私有产权是社会化的私有产权。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发展与产权社会化发展是历史的同路人,产权社会化首先由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产权社会化发展所推动。
第二,资本主义私有产权通过产权社会化来适应和推动生产社会化的不断发展。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这就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产权社会化为发展方向不断进行调整与变革,否则就会使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发展停滞下来。事实上,资本主义在长达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在不转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一直在进行着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私有产权通过产权社会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使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在不否定自身根本性质的基础上通过产权社会化不断发展来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根本理由之一就在于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的不断发展。
第三,社会直接占有生产资料是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发展的最终结果。产权社会化的不断发展暂时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要求,但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即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的发展无法转变产权和资本在少部分人手中集中而大部分劳动者没有产权和资本、以及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矛盾冲突这一事实。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始终存在,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每向前发展一步,都会暂时缓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但又会在此基础上以新的表现形式和冲突形式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而不是根本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私有制容纳产权社会化发展的空间是有限的,最终将窒息产权社会化发展,新的产权形态将为产权社会化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马克思将这种新的产权形态概括为公有制、社会所有制。“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需的过渡点,不过这种财产不再是各个互相分离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社会所有制是资本主义产权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及启迪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社会化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和崭新形态的社会化产权。

2.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横向展开

马克思不仅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角度纵向建构其产权社会化思想,揭示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总体趋势,而且从横向上多视角、多层面展开产权社会化思想的具体内容。
第一,社会资本形态变化是产权社会化在产权主体层面的重要内容。产权资本化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产权的基本存在形式,同时也是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的实现形式。单个私人资本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不断发展的要求,通过资本集中走向规模更为庞大、运动地域更为宽广、主体关系更为复杂的社会资本。单个私人资本走向社会资本、以及社会资本形态不断演变的过程是马克深思察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通过社会资本形态研究产权社会化时重点分析了股份资本。“现在又在以前没有设立过有限公司的地方,到处都设立了合法的新式有限公司”,“工业逐渐变为股份企业”。股份资本突破了单个私人资本数量有限、范围狭小的限制,实现了对大量单个私人资本的规模化集中和社会化使用。股份资本实现了所有权股权化,导致所有权与制约权、经营权的分离,股份资本取得了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地位,这种法人财产权是一种实际执行资本职能、实际投入生产过程的财产权。股份资本所体现的资本主义关系变化本身就是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发展先后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个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等不同阶段,与此相适应,社会资本形态也先后经历了股份资本、金融资本、法人资本、国有资本和国际垄断资本,这些不同形态的社会资本体现着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内容。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及启迪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