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健康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收藏本文 2024-02-04 点赞:10510 浏览:4404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征进行浅析,指出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1674-4810(2012)19-0167-02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因其独特的优越性长期被人们普遍采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过程。因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直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创造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做法:

一、吃透新课程的理念,优化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标的诞生,已逐渐淡出了教学阵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因此,我们必须制订最优的教学目标,而传统教学目标往往搞“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为每个孩子量身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订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笔者对能力弱一点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算法即可;能力好一点的学生则要求会运用多种算法;能力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在会运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学会择优或想出更好的方法。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差异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最终能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问题的教学策略是关键

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也经常出现低效的、重复的提问,以问代讲的形式、满堂问的现象还经常见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我们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减少问题的量,努力提高问题的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

源于:论文如何写www.udooo.com

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师激励性评价的有效性。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给每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分层评价。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增添面对挫折、失败的勇气,从而激发更强烈、更主动的学习。当然,偶尔的批评错误,及时的纠正也是应该的。
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数学教学与生活结合的有效性。书本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在把从书本上学得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时,肯定会产生一些疑问,于是就把数学学习从书本拓展到了生活中。如:我们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时,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进行教学,利用教室中的课桌、粉笔盒等。联系身边的物体给学生讲课,会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在教学中,除了诱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外,更重要的是把科学的思维方法融入到学生的认识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能力。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摆,动手操作,发现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教学观念现代化

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解决,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走样”。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学生当做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努力做到“五个转变”并确立“四种教学观”。
“五个转变”是指:(1)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2)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3)由局限于课堂的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4)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的教学;(5)由教学方法的“一刀切”转变为因材施教。
“四种教学观”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如下四种观念:(1)整体观。即是用整体观点指导课堂教学,从整体上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等)的积极性,使它合理组合,和谐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2)重学观。就是要求教者重视学法指导,积极地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3)发展观。不但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更重要的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4)愉快观。要把愉快因素带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

四、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小组合作学习讲究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应的规则。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即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目标。笔者曾在学校组织的家长开放日,教《应用题的练习》(四年级)时要求学生四人小组自主分工:一是把应用题拼组完整;二是读题;三是写出算式;四是说出解题思路。在反馈的过程中,证明了四年级的学生自己能做出优势互补的合理的安排。动手能力强地拼,朗读水平高地读,书写能力强地写,条理清晰地说。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得以彰显,使大家都得到了锻炼并发挥了自身的长处,得到了听课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2.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策略
在课堂学习中,合作小组常常表现出不善于合作的情况。一次,笔者在执教老师请学生小组合作时观察到以下现象:有的学生托着下巴冷眼旁观,有的学生溜到别的小组,有的东张西望……所以,教师在平时要采取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1)鼓励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地相互支持和配合,进行有效的沟通,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清楚地理解对方的想法与观点,积极承担自己扮演的角色。对那些内向的、怕羞、不敢说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和点拨。(2)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倾听,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困难。首先,要树立倾听的意识。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们: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别人,而倾听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种方式。其次,当众口头称赞那些愿意认真倾听他人的学生,建立起榜样。最后,评一评哪些学生学会了倾听。(3)达成共识。让学生对组内的认知冲突进行有效解决,从而解决问题,理解知识,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彼此信任。

五、基本训练序列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条成功的经验是加强“双基”(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能力训练),什么时候加强“双基”,教学质量就高;什么时候削弱“双基”,教学质量就下降。加强基本能力的训练应注意以下问题:(1)首先应确定哪些是基本训练的内容,然后根据各年级的教学要求,由浅入深地安排,形成一个符合小学数学特点和儿童特点的基本训练序列;(2)训练的时间多长,数量多少,都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以便在不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取得最好的训练效果;(3)习题的编排应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4)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精心选编习题;(5)习题要体现一定的开放度,供学生展开想象。例如:为引入新课,选编知识衔接题;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题、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从而实现训练目标。
总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笔者作为一线数学教师,要持续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责任编辑:李锦雯〕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