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计量经济学 >简论丹东市丹东市土地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电大

简论丹东市丹东市土地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电大

收藏本文 2024-03-26 点赞:12350 浏览:4815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当前土地整治已由微观的土地利用逐渐转向宏观的生态效应,通过土地整治活动,可以保证生态用地数量和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本研究重在探讨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构建丹东市“银杏叶”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并以土地整治为契机,加快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
[关键词]土地整治 生态环境 丹东
生态环境优先是社会发展要求之一,新时期的土地整治已由微观的土地利用逐渐转向宏观的生态效应,整治的重点逐渐转向以土地为核心的生态保护。
丹东市在辽宁省区域开发总体格局中跨涉重点和限制开发区,市域中北部为全省东部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省战略性饮用清洁水的水源地,同时又是自然保护区的集中区域和矿产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矿山治理和生态恢复压力大;南部沿海平原地区是全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区域的东部节点,也是全市的基本农田集中区域,土地生态建设任务艰巨。

一、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1.土地整治的正面生态环境效益

通过综合整治农用地及其间的零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可以提高丹东市耕地质量,提高农田集中连片程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挥耕地的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及生态景观等功能。
通过复垦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污染或自然灾害损毁等原因造成破坏、废弃的工矿废弃地,可以恢复丹东市此类土地的生产、生态和景观功能,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将荒草地开发为耕地、园地或林地,可以改良土壤条件,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治风沙和水土流失,改善地表景观。
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

源于:毕业论文指导记录www.udooo.com

增减挂钩,可以促进全市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补充和预留生态用地。运用生态理念优化丹东市镇村体系空间布局,可以防灾避灾,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提高生态怎么写作功能和景观价值。

2.土地整治的负面生态环境影响

(1)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
土地整治的许多重要工程如水利水电工程、农田灌溉工程等往往改变丹东市地表水系的网络结构,从而改变水文结构;对坑塘水面的整理开发会缩小水面面积,可能增加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破坏区域生态景观的完整性;扩大耕地、园地灌溉面积,增加耕地及植树种草的土地整治活动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分配产生影响。
(2)对土壤生态的影响
改良土壤、使用农膜、喷施农药化肥、灌溉等提高耕地产能的手段,会使丹东市耕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态过程受到破坏,导致土壤肥力急剧下降。
此外,土地平整期裸露的土壤表面可能会受风蚀影响;重型机械的碾压和挖填会破坏表土熟化层,造成土壤板结;工矿废弃地复垦如使用污染的客土可能引起耕地二次污染;灾害地复垦可能引起抗灾害能力的减弱;建设施工破坏地复垦可能引起土地的污染,从而降低土地的生产力,阻碍农业的发展。
(3)对大气及其生态过程的影响
由于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引起下垫面物理性质的改变,如地表反射率、粗糙度、植被叶面积以及植被覆盖比例等,从而引起温度、湿度、风速以及降水发生变化,影响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导致丹东市区域气候的局部变化。
(4)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如果对整理后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不当,可能导致生物群落生境的破碎化和岛屿化;对丹东市水面、荒草地、滩涂、沙地、裸地等自然保留地的盲目开发可能会破坏野生动植物的生长环境,使得自然群落的发展演替过程受到干扰和破坏;耕地面积在区域内的比重升高,原生多样性植被逐步为单一的农业作物替代,病虫害发生的频度与强度会有所增加。

二、生态环境优先的土地整治布局

在生态功能区划方案的基础上,分析丹东市耕地、林地、草地,以及河湖水体、地表结构等绿色空间特征,按照生态优先的土地整治要求,构建丹东市的“银杏叶”绿色基础设施格局。
银杏树是丹东的市树。丹东人民的喜爱和栽培,使丹东成为亚洲拥有百年以上银杏树最多的城市。从地图上看,丹东市域沿鸭绿江和黄海岸线向内陆呈扇形延展,形如一枚翠绿的银杏叶片。
构建“银杏叶”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就是要培育叶绿体丰富的生态基质叶肉、加强以生态廊道为叶脉的养分输送功能、充分吸收生态斑块对叶片的天然滋润,通过光合作用,使“银杏叶”焕发健康持久的绿色活力。

1.生态基质

指主要分布于丹东市中部、北部的林业发展区和中部、南部的基本农田集中区。通过构建具有多孔和透水性的绿色空间基质,可以提高丹东市生态景观异质性和生态过程的连续性,为生物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和生境。
(1)林业发展区
林业发展区由林地和用于造林的部分自然保留地和部分滩涂等组成,面积984620公顷。采用人工补植和分区段封山育林等方法,在中部、北部山地丘陵地区加强次生林和灌木林为主的山地生态林建设,扩大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构建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为主,并涵盖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休闲等多种生态怎么写作功能为重点的公益林和经济林建设区。
(2)基本农田集中区
基本农田集中区由基本农田分布集中度较高、优质耕地所占比例较大的5片基本农田集中区组成,共98309公顷。对基本农田集中区优先投入土地整理资金,对区内的基本农田实行重点保护和生态建设。在农田集中区域围绕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农田配套设施的完善,构建具有生态景观功能的基本农田;稳定种植面积,强化土壤培肥,全面提升耕地质量;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严禁安排城镇和大中型工矿的新增非农建设,打造丹东市优质稻米、精品蔬菜等生产基地。

2.生态廊道

指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三网”具有物质运输、生物迁移、美学视角等功能,作为连接斑块的线状廊道,与城镇组团间的生态隔离带、城市道路街区绿化充分整合衔接,形成覆盖丹东市全境的致密型生态网络,从而提高景观连通性,减小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生态斑块

指鸭绿江口湿地、白石砬子、凤凰山、大孤山、天桥沟、五龙山、青山沟、天华山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丰水库、铁甲水库、土门子水库等生态核心区域。这些区域具有重要的生态涵养、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成为丹东市最珍贵的生态斑块。
区内土地整治应以保护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为主,按照保护优先、突出重点、科学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符合自然及人文景观保护规划和有关要求,注重自然与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持区域生态平衡。
重点保护水丰、铁甲、土门子等水库水源地,建设水源涵养林,在水库坡岸种植灌木为主的防护草,防止水体污染和水土流失,充分发挥丹东市54座水库的泄洪、调蓄水量、调节气候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使之成为“银杏叶”上的晶莹露珠。
三、结论
丹东市通过土地整治活动,可以保证生态用地数量和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但是如果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过程中只注重发掘土地潜力,实现耕地占补数量平衡目标和经济效益,而不充分考虑生态效应,则可能会引发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农业污染、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不利结果。构建丹东市“银杏叶”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可以尽量减轻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以土地整治为契机,加快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
参考文献:
郧文聚,宇振荣. 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 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27(4)
王秀茹,韩 兴.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04年,11(3)
[3] 魏秀菊,胡振琪. 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J]. 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21
[4] 刘 勇,吴次芳. 土地整理项目区的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J]. 生态学报,2008年,28(5)
[5] 鲍海君. 生态导向的土地整治区空间优化与规划设计模式[J]. 经济地理,2009年,29(11)
作者简介:邓洋阳,男,(1985.6-),汉,江苏南通,研究生在读,助教,旅游地理与景观设计。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