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教师德育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收藏本文 2024-04-18 点赞:12557 浏览:5645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核心内容。推进素质教育,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我们去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进行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不但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共性,更要研究他们的个性,使他们各有所得,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乃至“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要努力夯实课堂教学这个基础。课堂教学要更好地实现它的素质教育,必须与课外、校外活动进行沟通和配合,做到课堂教学生活化;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重视素质教育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隐性过程。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应深入研究的课题,在此,本文有如下思考和探索:

一、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学,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

我们必须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语文教学也必须不断发展,才能适应今天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基本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培养学生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指导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具备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我们教师,我们语文教学必须把握这样的目标。①转变教师过多讲述灌输的语文教学方式。②转变繁琐分析课文的方式。③转变应试观念。④转变忽视学生能培养的方式。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创新教学方式,设计教学过程,开发教学资源,注重打基础,提技能,养情感,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素质教育要求。

二、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转变教学方式是语文教学中推进素质的要求,是新课程的要求。转变教学方式重要的一点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给学生,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教师发挥好教学引导作用,学生在扎实、生动活泼学习,发挥好学习主体作用。为此要做到了以下方面:
1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读课文。每学一篇新课文,我让学生先预习课文,碰到不理解的字、词、句、段、内容就向老师和同学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同学提出的疑难问题。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通过讨论探索,从而得到解决。当学生解决不了时,教师才给他们提示帮助解决,这样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把教师的讲解转变为师生共同探究。使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在活跃、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充分活动起来,可以朗读,可以思考,可以回答表达,可以质疑,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在此,教师要正确引路,使课堂活而不乱,使学生收获知识,打牢基础知识的印象,又使学生表达、探究能力和学习习惯得到良好培养,达到实效教学目标。达到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目的。
2 激发小组讨论,让学生互学。同学是小组的成员,通过讨论互学,使学生能在互助、和谐的状态下探索新知识。互学,学生互补彼此的不足,每个同学的认知结构、经验水平、个性发展存在着差异,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能从别人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发,取长补短。小组讨论是课堂活动的表现方式。在此,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讨论活动的现象,设计和提出讨论目标,问题要少而精,讨论时间要以学生全面参与学习,又能有效解决问题的现象而定,一堂课只能讨论二三个重点问题,不宜过多过滥。每次讨论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每讨论一次必须真正解决一两个问题,而不能走过场,浪费时间。关键在于教师的掌握。课堂讨论活动是学生个性发展表现。是求知行动,是培养语文素质的活动。要以此构建活动目标。
3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和表现。教师要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要抓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因材施教,以不同层次知识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因此,语文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法的安排,要适应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情况,让有能力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知识,要把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三、重视语文教学中的隐性过程

根据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和长期的小学教学实践,我认为,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素质教育是爱(包括情感)的教育,是知识的教育,是美的教育,是辩证唯物主义及人生观的教育,是行为习惯的教育,又是养成及成才教育。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重视素质教育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

摘自:毕业论文评语www.udooo.com

的隐性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包括:获得知识和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脑力劳动文明,养成一个人在整个一生中丰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需要。这段论述说明了不能简单地把智育归结为积累知识,它既有教养,也有智力训练,它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包括世界观的形成,智慧的思想方向性和创造方向性的形成,与个性的劳动、社会积极性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当然也就不能片面地认为就是给学生以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必须是全面的素质教育。而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也应是以人为本的,切忌生搬硬套,穿靴戴帽。
总之,对于我们小学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我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要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独立的人格,让他们身心健全,为成为有用之才做好准备;要给他们一种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能力和习惯。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切实改革并扎扎实实做好课堂教学,进而超越课堂在人的生存空间里,学生的生活活动、情感活动和心理活动等所有的生命运动都有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才能感受自然,了解社会,体悟人生,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成为他们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