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排版的要求 >对于我国铁路物流进展理由与措施怎样

对于我国铁路物流进展理由与措施怎样

收藏本文 2024-04-14 点赞:6424 浏览:2119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物流行业取得了较大进步,铁路货物的运输需求日益增加。因此,铁路物流应运而生,其不仅为社会提供快速、便捷的物流怎么写作,而且还具有便利迅速、运量大、安全环保、连续性强、经济实惠等优点。因此,探讨我国的铁路物流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项问题,有利于经济的可持

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udooo.com

续发展,更好地促进我国铁路物流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铁路物流;发展现状;解决对策;稳定发展
1006—8937(2012)23—0035—02
现代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铁路货运不仅仅是站到站的怎么写作形式了,面对社会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要。物流的怎么写作本质应该是商品的生产在进行流通的延续,不仅使商品的空间与时间效用均有所增加,同时还使商品的现有价值提高。因此,铁路物流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也是确保铁路运输事业逐渐向现代的物流领域扩展的进步标志,研究其的发展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我国的铁路物流之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物流事业的快速发展,铁路物流成为铁路创收经济当中最具有潜力的业务和经济增长的方式之一。现代物流的货物流通全过程通过应用现代先进技术方式,使物流的流通过程效率得到提高,减少货物的在途时间。铁路物流的货运结构也有所变化,但是大宗商品所占的运输比重仍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在2008年,我国的干线铁路中煤、石油以及矿石的发送量比例很大,为总发送量的百分之六十五,而其周转量也占到周转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三。由此可见,在铁路物流的发展中,市场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铁路物流应该积极开展适应不同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怎么写作,以便更好地适应客户的需求,确保铁路物流的快速与准时原则,使我国的铁路物流发展更加健康。
2铁路物流的特点
我国的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普遍的、重要的基础设施与交通工具之一。因此,铁路物流具有大众化、基础设施以及大动脉的特征。铁路货物送达的速度比较慢、准时性也相对较差。加上货物的装卸、车辆的中转、或者是和客户的沟通信息不准确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使货物的达到时间与运输的费用更加复杂。
3我国铁路物流面临的问题

3.1优势

①信息网络具有较大的优势。在现代信息与技术的支撑之下,使得铁路物流供应链中的点于与线联结成为网络系统。铁路物流拥有最大的信息网络,全国的各车站也均与TMIS系统连接,不仅可以提供调度、指挥、票务、管理系统,而且还提供了货运的营销以及生产与供应链管理等系统,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备、优势较大的信息网。
②运输网络的优势。全国铁路的营业里程估计为十万km,重要的繁忙干线可以实现客货的分线;复线率与电气化率均达到百分之五十,铁路的运输能力大致可以满足社会经济与发展的需要。铁路物流的运输网络,其覆盖范围较广,且运输成本较低,比较适合进行区域性的物流活动。铁路的不断完善与扩展,不仅使铁路提速了运输网络,同时还加快了三流(商流、物流与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相互结合,进一步使地区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物流空间与时间效用的提高。
③运输的优势。铁路交通运输和其他运输方式比较具有经济优势,由于铁路运输的低能耗、低成本与高效率等特点,运输具有污染少、运量大等经济优势。与此同时,在长距离或者是大宗物资等运输方面,铁路还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其仓储能力大、适用于不同要求装卸机具以及仓储设备的运输。
④物流的配套资源较为丰富。铁路物流拥有约八十六万km的营业线路,各线路与水、陆、港口等连接,并形成线长、点多及面广的资源优势。物流的配套资源几乎覆盖了我国铁路的运输网络,铁路还拥有较多的货场、货运站以及仓库,并且已经具备了包装、装卸、仓储、配卸及中转等物流的基本功能,有利于发展铁路物流。

3.2劣势

①铁路物流中的怎么写作水平不高。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运输市场与对物流的怎么写作要求日益提高。现有的铁路物流怎么写作水平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表现在:当前我国铁路物流的运输方式仍然比较单

一、运输的时间长、效率待提高,货物的运输不够集中、未能有效满足物流的及时性要求。

②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铁路物流行业缺乏较为专业的管理人才,物流从事者的总体专业素质不高,这会对铁路的物流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铁路物流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对人员的物流培训与上岗资格的认证、考核等方面的工作落实不足,培训的力度也相对薄弱,员工的专业知识、能力有限;面对突发事件时,员工不能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处理。因此使得铁路的物流管理发展缓慢、效率也较低。
③部分铁路物流企业信誉度不足。我国的铁路均为垄断性地位,因此,导致了市场的竞争、意识较为淡薄,铁路物流从事者对市场的需求缺少全面的了解及分析。加上部分铁路物流者的怎么写作态度与意识不强、水平不高等,使我国铁路物流的信誉受到影响,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④管理体制缺乏创新。受我国计划经济的体制影响,在市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仍保留计划经济的意识,由此一来,不仅制约了我国对物流经济的合理规划与统筹活动,而且还阻碍了物流的发展进程。铁路物流的发展过程中,仍然沿袭落后的管理制度,制度与实际的情况不相符、缺乏创新机制,部分铁路的货代企业也未真正认真的从事物流的运作及延伸怎么写作工作,使得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与运作效率降低。
⑤信息化的程度发展不均衡。铁路的TMIS系统虽然已有所发展,对铁路物流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在铁路系统中内部的各站段点的物流信息发展的程度方面,仍然参差不齐。部分站段仍使用传统手工的作业方式,部分站段虽已引用了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辅助管理,但未形成规范的网络体系,与外部的经济信息缺乏沟通与共享,导致了铁路失去较多的盈利的机会。
4提高我国的铁路物流之对策
①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铁路物流应该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并按照现代的管理制度要求进行相应产权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明确权责,有利于日常的科学管理。铁路物流企业可以整合现有的资源、因地制宜、自负盈亏,还可以根据市场的不同信息变化,进行不同的企业组建,更好地满足市场的特色化、多样化物流怎么写作需求。对原有的体制进行创新、不断深化物流的管理体制,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较好地完善高效的物流怎么写作管理体系。②有效转变管理的职能。铁路物流产业组织中的结构应该由原来四级结构中的部、局与分局及站段结构转变成只有部、局与站段这三个级结构。与此同时,正确处理好企业法人产权与组织管理机制之间的关系,有效进行部分权利的合理下放,确保铁路运输业务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核心业务。
③大力发展铁路物流网络。铁路具有较好的网络资源,因此,应该借助有利的条件与优势,形成大范围的物流网络。当前,铁路作为现代运输的怎么写作企业,其是根据铁路分局作为独立的法人进行投资与建立的,基于管理者归属的不同,就存在网络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的现象。为此,应大力发展全国铁路的物流网络,进而利用物流网点中的信息及资源,较好地实现铁路物流的规模化经营,进一步降低铁路的物流成本。
④重视引进人才战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量,铁路的物流企业应该运用多种方式及手段,加强引进人才战略,对员工进行相关物流知识的培训,普及物流知识。现代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较为匮乏,除了做好引进人才之外,企业还应完善新酬福利制度,真正做到吸引人才、保留人才。铁路的物流部门应该重视日常对员工技能与知识的培养,落实好本队伍的物流人才建设问题。
⑤完善物流的多功能体系。铁路物流的相关部门应该在上级允许的权利范围内,服从领导的安排与指示,进而对物流的多种功能体系进行完善,真正确保铁路物流运输的及时与有效性。可以建立多种功能的管理运输体系,使铁路物资部门有效实现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与经营幅度的社会化以及怎么写作体系的立体化标准。使物流的发展过程得以发展与壮大,进一步提高经济及社会效益。
⑥对铁路的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为了将我国铁路物流事业发展得更加规范、标准化,就必须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整合。使物流运输设施及管理系统更加优化,更好地发挥出铁路物流所具备的资源优势,最后建立新型的物流体制,不断完善物流怎么写作体系,使物流的品牌价值迅速提升。
⑦延伸铁路物流的怎么写作能力。铁路物流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大对资金的投入及对技术的创新,并对现有的货场进行改建,扩大物流的怎么写作功能及范围

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udooo.com

。此外,还可新建物流场地或者园区,组建道路怎么写作车队以及建立较为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还可以采用参股以及收购的形式,增强自身的怎么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对市场的适应性及增强竞争能力。
5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物流的运输怎么写作行业在发展的同时,应该学会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实现铁路物流的较好发展。不断进行市场的准确定位,引进先进的物流理念,进一步促进铁路物流事业的较快发展。
参考文献:
张晓东,孙杨.铁路物流发展回顾[J].中国储运,2011,(3):53—54.
高蒙亮.关于加快铁路物流业发展的思考[J].铁道货运,2010,(8):7—9.
[3]徐璞.对铁路物流发展的战略思考[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0,(1):45—47.
[4]李文斌.浅析铁路物流现状与措施[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6):18—19.
[5] 周晓杰.刍议我国铁路物流的发展与建设[J].商场现代化,2011,(16):35—35.
[6] 程娟.浅析我国的铁路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外资,2011,(16):125—125.
[7] 杨松尧,齐新宇.我国铁路物流化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10(04):54—5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