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题目 >简谈应对高校图书馆读者行为失范和应对网

简谈应对高校图书馆读者行为失范和应对网

收藏本文 2024-01-15 点赞:9483 浏览:3512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高校图书馆报刊杂志阅览室读者行为失范分为主观无意识行为失范和主观恶意行为失范两种,通过对两种不同失范行为的分析,指出阅览室应实行加强读者管理、提供资料复制设备设施、强化图书馆教育、读者行为失范处理时要进行角色转换,实行以“管”代“罚”的人性化管理,从而实现对读者失范行为的纠正。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管理;行为失范
1002—2589(2012)25—0139—02
高校阅览室作为图书馆怎么写作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高校读者提供最新的杂志期刊阅读与相应的幽雅环境,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阅览室的读者群开始日趋复杂化,其中有部分读者作为阅览室怎么写作对象,却因为图书馆教育不足、阅览室管理不严或个人社会公德约束不够,在使用阅览室怎么写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范行为,严重影响到图书馆工作人员对阅览室的日常管理与读者对阅览室的正常使用。

一、常见读者阅览室行为失范的表现

(一)污损报纸杂志的行为失范

1.污染性行为失范

在报纸杂志上折页、折角,导致轻微污损;对报刊杂志毫不爱惜:有的将报纸杂志随意卷折起来把玩;有的将报纸杂志垫在屁股下当坐垫;有的将报纸杂志当扇子使用;有的将报纸杂志当“抹布”使用。以上行为虽不致造成报纸杂志太大的污染,但会导致轻微破损,久而久之会出现掉页、磨边等损坏现象;在报纸杂志上用各色笔做各种标记或读书笔记,或将报纸杂志当演草纸,随意乱写乱画导致报纸杂志出现不可复原性污损;违反阅览室内不得带入饮料、食品的规定,在饮用或进食时饮料洒落或食品掉落,导致报纸杂志沾上饮料或油渍,造成不可复原性污染。
以上行为造成的后果一般不影响报刊杂志内容的完整性,对阅读书籍资料时的视觉等感官影响大于内容上的破坏。

2.破坏性行为失范

翻阅报纸杂志时翻页过快,无意之中造成报纸杂志页面破损;在报纸杂志上肆意开“天窗”:撕下、用刀切割下自己想要的重点信息或精美图片等部分,造成报纸杂志不可复原的破坏。
以上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一般直接影响到报纸杂志内容的完整性

源于:论文如何写www.udooo.com

,对阅读书籍资料的破坏很难进行修复还原。

(二)偷窃类行为失范

将报刊杂志夹藏在衣服内携带出去;趁读者多、工作人员忙时不备将报刊杂志“捎带”出去;将报刊杂志从窗口丢到户外随后捡走占为己有;多人合作将报刊杂志传递出去。
偷梁换柱型占有阅览资料,将自己想要的资料的封面和封底留下,将内芯占为己用,再将无用的内芯重新粘贴在封皮下,这样工作人员不易发现杂志的“易容”。

(三)破坏阅览环境的行为失范

1.大声交谈

个别读者在刚进入阅览室时安静读书,但因为阅读过程中发现的疑问或其他个人事由与周围的读者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随讨论激烈程度的上升而不断提高声音,以致影响其他读者阅读。

2.打电话

在阅读过程中接到他人打来电话,通话过程中声音过大,造成影响其他读者阅读,尤其是通话时间较长时,造成其他读者产生负面情绪。
3.听歌
部分读者喜欢一边阅览一边戴着耳机听歌,这种行为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造成对其他读者的干扰和影响。但个别读者在听歌时过于投入,往往会从小声哼哼逐渐转变为不由自主地唱出声来,同时由于耳机隔离了其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度,很难注意到自己已经大声唱出来,从而影响到其他读者利益。

4.睡觉时打鼾

个别读者在长时间阅读后,注意力开始下降,感觉困乏,利用阅览桌打个小盹,结果进入熟睡状态,因趴在桌子上的姿势扭曲导致呼吸不畅,发出鼾声,破坏了阅览室宁静。

5.读书时口中念念有词

部分读者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读书时不能够完全实现默读,在读书时有意无意的口中念念有词,影响到周围其他读者。
以上行为主要是破坏了阅览室内无形的幽雅阅读环境,影响到其他读者正常使用阅览室,但对报刊杂志等资料一般无实质上的损害。

二、阅览室读者行为失范分析

阅览室内读者行为失范主要基于两种心理状态:主观无意识下的行为失范和主观恶意行为失范。

(一)主观无意识行为失范

部分读者在自己长期的阅读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读书时通过折页、折角、用笔作记号、写读书笔记等方式来辅助进行阅读的习惯,其对报纸杂志的污损行为多为阅读过程中出于个人习惯下的无意识动作造成,主观上并无任何恶意,在意识到自己污损了报刊杂志后,多能主动认错并努力对已经造成的行为进行弥补,其失范行为可以立即得到纠正。读书时口中念念有词出声导致影响他人阅读者也并无主观上的恶意,在经过阅览室管理人员劝导或其他读者提醒后即可纠正其行为。违反阅览室使用规定带入饮料、食品,在饮用或进食时饮料洒落或食品掉落,导致报刊杂志不可复原性污染的失范行为,一般与读者接受图书馆教育时是否对阅览室管理制度明确强调以及读者是否意识中遵守规定相关,但其行为一般并无主观上的故意或恶意。读者阅读时破坏阅览环境的行为失范中,多数行为如:大声交谈、打电话、听歌、睡觉时打鼾等发生时,读者并无主观上的恶意,主要与个人自我约束能力的不足有关。

(二)主观恶意行为失范

部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看到自己喜欢的资料、图片或其他内容后,并非不知道自己的破坏行为会造成对图书资料的损害和严重影响其他读者使用,而是抱着反正阅览室那么多读者,相对于大量读者而言少数几个管理人员很难发现自己不当行为的心理,肆意在报纸杂志上开“天窗”:撕下、用刀切割下自己想要的重点信息或精美图片等部分,造成报刊杂志不可复原的破坏,直接影响到报刊杂志内容的完整性,对阅读书籍资料的破坏很难或者无法进行修复还原。少数偷窃报纸杂志的读者,他们认为窃书不为偷,为了求知,偷书被抓也不算可耻的事,但这种行为不仅对图书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还会影响到其他读者的阅读和使用,这种主观恶意行为已经涉及个人道德问题。对于有这种主观恶意行为的读者,他们很难认识到个人行为的不足,单纯的口头批评或警示很难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图书馆对这种恶意行为最多也只能进行极少量的小额罚款处理或其他批评教育性措施,除对部分该类读者有效外,极少量的小额罚款反倒会让极少数该类读者觉得这种惩罚无关痛痒,有可能加剧其失范行为,造成更大的不良后果。只有让该类读者通过角色或心理上的移情转换,站在他人的角度对失范行为进行认真反思,才能真正对自己的恶意行为有所认识,意识到个人行为的不合理之处,这种心理上的扭转才能真正引导其行为的正常化。

三、阅览室行为失范的应对

(一)提供复制设备

在阅览室内或附近配套提供扫描仪、复印机等相应的便利复制设备,保证读者在发现自己需要的少量内容时可以方便地进行复制,提供读者“破坏性”得到自己需要资料的替代方案,来避免读者对报纸杂志的破坏。

(二)提供记录纸张

在阅览室内阅读桌上显眼处适量放置记录用纸张,可以有效地引导读者在纸张上进行记录,避免了对报纸杂志的写写画画,以达到减少对报刊杂志视觉感官影响的破坏。

(三)加强日常巡视,及时发现,适时制止

加强阅览室日常巡视管理频次,阅览室管理人员要做到及时发现和适时制止读者失范行为的发生,以减轻对报纸杂志的破坏可能和破坏程度。

(四)加强图书馆教育

完善的借阅管理制度能够保障图书馆日常工作正常运行的一种手段,而不必对读者进行管、罚、卡等惩戒措施,因此在图书管理制度的制定上,要充分尊重读者,维护绝大多数读者的权益,不能使读者在阅览时产生不良心理而造成行为上的失范。在对读者进行图书馆教育时,必须明确阅览室使用规程,重点指出阅览室正常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失范行为,提前对读者进行警示性提醒,以求达到提高读者自我管理意识的效果;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宣传图书馆馆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如在图书馆网页上或在显眼处将读者须知、图书管理规定张贴悬挂,向读者发放使用手册或读者指南,在新生入馆前进行图书馆教育,让读者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认真遵守图书馆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五)对读者进行角色转换,实现以“管”代“罚”

对于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现的个别行为违反阅览室管理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读者,在进行图书馆管理规定教育与心理引导的同时,可适当对其进行身份转换,要求其在阅览室内作为义务图书管理者进行适量怎么写作,比如:对轻微污损者,需要作为义务管理员怎么写作3—5次;对严重污损图书者,在进行批评教育、心理引导之后,可要求其作为义务管理员怎么写作5—10次,使其在怎么写作中理解体会报刊杂志管理与保全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六)加强图书馆员的工作责任心教育

通过高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工作实践反映出,读者行为的失范发生率与馆员对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有密切关系。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对馆员的责任心加强教育,要经常性地对阅览室进行巡视,对于出现事故的馆员应予以一定数额奖金的扣发或批评,以示惩戒。
高校阅览室读者失范行为已经长期存在,这种现象不可能在短期内轻易杜绝,只有在日常管理中,通过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抱着为读者怎么写作的一颗热心,对发生行为失范的读

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udooo.com

者及时发现,适时制止,并进行正确合理的后续引导教育,逐步减少读者失范行为的发生,努力还高校报刊阅览室一个美好的读书环境。
参考文献:
杨晓纯.浅析高校图书馆读者失范行为及应对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8(15):154.
陆婷婷.高校图书馆违规现象的分析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31).
[3]李梅芬.从馆员与读者矛盾冲突看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2(4):167.
[4]冯桂香.大学生在图书馆中不良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5).
(责任编辑:陈雅莉)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