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研究方向 >隐性高校隐性体育课程开发结论

隐性高校隐性体育课程开发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2-15 点赞:28324 浏览:13061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提要] 隐性体育课程是高校大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发隐性体育课程,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获得隐性体育课程以外的教育性经验,使隐性体育课程与显性体育课程相互衔接,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

关键词:体育;隐性课程;特征;开发

:A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31日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还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是现代体育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隐性体育课程的积极配合。

一、隐性体育课程的特征

体育隐性课程是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隐性课程涉及到学校体育物质、精神环境方方面面,它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对全面的。这种影响不仅涉及到认知,还涉及到学生的价值观、行为规范、道德情感、意志、兴趣等等。隐性课程教学没有强制的纪律约束,它能使学生充分地得到一种“自由”感,在有意无意中得到感化、受到教育。

二、隐性体育课程的开发

(一)开展物化隐性体育课程。校园物化体育环境不仅是校园的象征,同时还蕴涵着丰富的体育教育思想内涵。如校园体育场馆的设施和体育艺术雕塑、运动员肖像、格言、体育名言牌,等等。这些体育物化体,就其本身而言,没有任何生命和情感意义,但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创造,就可使体育物化环境变得“活”起来,从而使高校校园内充满强烈的体育文化氛围和浓郁的青春活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因此,我们应当用我们的体育文化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并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体育思想和体育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开发行为隐性体育课程

1、树立良好的体育形象。高校体育文化风气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想在高校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参与程度和投入程度,也取决于高校教师的素质、品行及教学风格等。因此,开展隐性体育课程的另一个切入点,应在行为体育隐性课程开发上下功夫。例如,高校领导对体育重视的程度,与其个人的体育观念、体育品质和体育兴趣等有关;另一方面也跟体育教师为学校体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和业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高校体育教研室的领导和教师在致力于搞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善于取得高校领导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对树立体育教师的良好形象和提高体育教学工作在高校中的地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2、丰富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隐性体育课程的教育活动,通常是在课外活动时出现的,课余体育活动的功能不仅仅在于增加知识、提高技能。课余活动还能对学生产生许多重要的潜在影响,如拓宽视野、陶冶情操、调节心理、发挥个性、自主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等。为此。高校的体育部门应努力贯彻实施新《纲要》精神,从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出发,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

(三)开发课堂教学中体育隐性课程。高校体育隐性课程能否在课堂层面发挥作用,是体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因为体育隐性课程只有进入课堂,与学习者发生互助,才能彰显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体育显性课程,不仅可以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等理性文化,还可以使学生接受态度、兴趣、情感、观念等非理性化熏陶。体育显性课程中亦含有丰富的隐性课程要素,对体育课堂教育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体育显性课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也是隐性课程经验的载体。

(四)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高校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导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品德、仪表、价值观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体育隐性课程也已从无意识的潜移默化发展到有意识的开发设计,这必然要求体育教师具有相当高的素质,一定的专业知识。还必

中专毕业论文www.udooo.com

须具备社会学、人际关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师生关系建立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首先必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广博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使学生掌握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的方法、手段,达到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隐性体育课程不像显性体育课程那样,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授课时序,因而它必须依靠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载体,对学生进行隐性、潜在的影响,配合显性的体育课程教育,完成新《纲要》体育课程的总目标。建立合理有效的保障制度,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显性课程以外的教育性经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

主要参考文献:

张自力.试论隐性体育课程的本质、结构和特征[J].中国学校体育,2002.1.

杜国如等.试论体育隐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关系[J].体育科研,2002.4.

[3]苏艳青,赵彦峰.关于构建学校体育隐性课程评价体系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