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优秀范文 >媒介媒介融合背景下阅读状况和走势

媒介媒介融合背景下阅读状况和走势

收藏本文 2024-03-19 点赞:24072 浏览:10868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人们的阅读活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阅读形式改变带来的阅读环境转变,更表现在阅读个体在阅读时思维方式的更新,并由此而对价值评判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正如1000年前印刷技术的普及带来了文化传承的空前繁荣,当今的电子技术与产品的逐渐普及同样给人们阅读的繁荣带来了不可思议的变化。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数字产品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使传统的阅读载体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媒介形式。传统的纸质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新的传播媒体同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知识、信息及其他交流内容的平台,这便呈现出了一种与时怎么发表展有密切联系的媒介状态——媒介融合。最早提出“媒介融合”概念的是来自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教授,主要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提供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传播方式融合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平台。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寻求的就是各种知识、信息的无限丰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媒介的融合无疑是人们整合知识、信息的必经之途。因此,传统的阅读对象不免要从纸质的文字、图片中延伸开来,阅读主体活动的视野也要从对纸质载体的接受中拓展开来。
这使我们必须认真审视当下人们阅读活动的过程,寻找阅读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变化。阅读本身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活动,这种活动是伴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有了文字,语言的声音信息转化为可以永久保留的视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阅读,使人类社会的经验能够系统地保留和传承,使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正常的运转,使新生一代学习前人所创造出来的经验。因此,阅读活动是人们创造和改造自身生存世界的一种文化活动,前人为阅读下过各种定义,我们综合阅读两方面的过程——译码的过程和意义获得的过程,可以认为:阅读是从各种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影响阅读者非智力因素的过程。在媒介融合趋势的影响之下,阅读活动的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样,受众的阅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评判同样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媒介融合时代中阅读环境的转变
阅读是个人的思想行为、文化行为,同样也是社会的思想行为、文化行为。阅读活动中包括了阅读材料、阅读载体和受众。人们通过阅读来学习前人的知识经验,掌握生存空间的信息资源,通过阅读塑造自身的观察方式、感知方式、思维方式,通过阅读体验各种“可能的世界”,认识生存空间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寻求自身价值与意义。纸质媒体的广泛出版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并使受众的心中呈现出不同的文本解读,形成了充满生机的阅读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很稳当的阅读世界受到了电子科技的冲击。以往的阅读载体从甲骨、铜鼎、木椟、简帛、手抄本到活字印刷,每一步都走得极为漫长。而现代媒介技术从激光照排开始,乘上网络的快车,运用数字技术,很快将阅读载体从纸质世界延伸到了屏幕上。书、报、刊等平面媒体与音频、视频媒体在手机、电脑等终端上实现了融合。2011年,默多克领导的新闻集团与苹果公司联手在iPad上推出《TheDaily》,这份全新的电子报纸不仅内容全新,有图片和视频配合,而且能够与用户之间很好地互动,引起了全球应用者的轰动。可以想见,在不久的未来,《哈利·波特》中那活灵活现的《魔法报》说不定真的会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这种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创作系统将不同媒介以内容、手段、技术等方式有效地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发布给广大的受众。此时受众所接受到的阅读内容显然会区别与孤立媒体的传播内容,首先感受到的就是阅读内容上的优化与创新。
传统媒体提供的某一阅读内容一般是单一的,而融合后的媒介会将阅读内容的相关链接整合起来构成一个可以不断拓展的多层面阅读空间。平面媒体更关注配套图片的效果,文字的千言万语往往比不上图片体现的现场感,报道黄金周“人山人海”的描述远远及不上一张熟悉景区密密匝匝的人头攒动的高清图片来得震撼。“有图有真相”,这也是报刊图片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关注的原因。电子媒体依托技术更加有拓展的空间,阅读时可以随时点击相关的链接掌握多渠道信息,打开相关视频获得现场信息,使阅读活动从静态的接受内容转变为动态的主动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udooo.com

选择和参与内容。
信息复制和知识储存的全新方式,如在线阅读和个人数字图书馆,无限丰富着阅读材料的更新,促使各种图像和声音主动来到受众的身边。人们找到阅读内容不再像古人韩愈、袁枚那样艰难,传统的纸质媒体虽然还需要主动搜索,而影视剧、视频、电子信息却会主动无孔不入地来寻找受众,公交车上有热门影视剧广告,网站有最新热门图书推介,都主动呈现在阅读者的面前。
阅读材料和内容在媒体融合语境下的遽然立体化、多样化,使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纸质媒体目前尚占据半壁江山,而新兴的电子媒体狂飙突进,手机、iPad、超级本最快最强地吸引了人们的视线,人们从中选择阅读内容,完成阅读活动。无论受众需要任何一方面的信息资源,网络无疑是最为便捷的搜索地,普通受众可以从中收集到众多的相关内容和评论,专业受众则可以从中找到进一步探求真理的途径。
在经典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系列网络版热卖、纸质版萧条的同时,更引人注意的是全然免费、自由、开放的维基百科,这是是一个内容自由、任何人都能参与、并有多种语言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创始人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准确和中立的百科全书。短短几年它的容量已经超过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尽管任何人都可以修改维基百科上的内容,这让人们对它的严谨性提出质疑,然而,在检验中它和前者的差错率同为百分之一左右。这样的阅读和创作模式不能不说是对以往纸质媒体的严重挑战,而对于受众来说,却是一种资源共享和主动选择的狂欢。
媒介融合影响下阅读思维的更新
阅读活动有赖于外部阅读材料的提供,也有赖于阅读个体对于信息意义的解读。当信息接受到阅读个体的认知结构中,完整的阅读活动才能够结束。阅读活动进行中,始终伴随其进程的是阅读个体的思维过程。同样的阅读材料,在不同的思维过程中将达到不同的阅读效果。思维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类、系统化和具体化,阅读活动中阅读个体的思维水平不同,对阅读材料的选择、理解和接受也会有差异。 在传统纸质媒体的阅读过程中,阅读个体的思维过程会表现的更加明显,阅读个体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在相关的书架上搜寻相关的阅读材料,选择与阅读目的最为接近的一本或数本材料,然后从目录看起,随时唤起原有的认知体验,思考阅读内容的准确性和相关性,最终实现阅读目的,阅读材料退场。在电子媒体的阅读中,人们不是带着自己“有什么需要看”的问题进入阅读,而是带着“看看有什么可看的”问题点击页面。
经过长期的甄别,有意识的阅读者会建立起自己的“夹”“个人数字图书馆”等作为目的资源库,但电子媒体主页面的影响和其他交流平台都会主动提供目的外的阅读材料,通过强势的图片和动态的滚动宣传不断介入原有的阅读目的之中。这种庞大的视觉冲击,带来等同于或近似于阅读的体验,我们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忽视自身的阅读目的,逐渐适应了这种抢眼的视觉文化,适应了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世界图像社会”的来临。“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当阅读的对象——世界被作为图像来把握之时,也意味着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转变,世界与人类相互分离,世界是人类发挥作用的对象和场域,世界从人类的存在场所蜕变为受人类支配的客观存在物。事实上,人们与生存空间始终共存,阅读活动所立足的角度不同往往会带来最终阅读结论的截然不同,从作为主宰者的阅读到作为观者的阅读,思维的目的性和问题性便不再那样明确了。
媒介融合带来的多重信息内容,繁杂而又快速,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占据头条。在媒体有意识的策划之下,往往是最能吸引眼球的作为标题,随后的详细内容展示前因后果,相关链接提示相关的内容和各界的反应。这种方式无形中引导人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进行阅读,构建了一种适于阅读的思维层次。
媒介融合背景上阅读价值的批判
媒介融合给阅读带来的并不是内容与话题的狂欢,同样也导致了阅读内容的泛滥和无力。尼尔·波斯曼认为:“新的通讯技术大幅提升了文化信息传播的容量,严重削弱了印刷术所建构的秘密和隐私的概念,导致信息过剩无力加工和控制信息。”他通过种种现象以及研究总结到:“信息是我们的朋友,如果信息不足,文化可能会受到损害,令人扼腕叹息,这是个检测设却有一定的道理。另一方面,如果信息泛滥、信息无意义、信息失去控制机制,文化也可能会吃苦头。”当印刷技术使书籍成为平常可见的商品之后,无形之中削弱了些对文字的敬畏之情,当实现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媒介融合之后,人们对阅读提供的内容还存在多少坚信呢?欧洲印刷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第一部书是《圣经》,因为它是人们最为需要的书籍,然而,并非所有传统的教会人士都乐于接受这种传递上帝口谕的新方法,他们认为圣洁的经书应当是,只能是古老的手抄本,只有在对文字一笔一划的描摹中才能读懂经书中的无尽深意。
我们今天阅读的困惑是,怎样才能获得足够多有用的信息而不迷失在知识信息的海洋之中,不在无边无际的无效信息中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提高阅读过程的品质要求传播者对采集的新闻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这需要传媒充分了解广大受众的信息需求,再对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分类整合,进行深加工,将其打包链接,有利于不同的受众按照需求选择有针对性的“知识信息套餐”。这可以帮助受众有效地掌握知识信息之间联系,加深对知识信息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阅读过程的品质有赖于受众信息素养的培育。信息素养是受众自身主动对抗信息泛滥、信息过载的一种有效方式,即是:个体具有能力知道何时需要信息,确认解决特定问题的信息,寻找信息、评估信息、组织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前者已经是众多媒体工作者关注的方向,而后者的培育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对信息素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以形成健康良好的阅读结构,谁都能阅读,但是怎样学会阅读,实现与阅读材料之间的真正对话,并不是简单的过程,这需要多方面长期的努力。
媒介融合的过程依赖于网络技术、电子产品的普及,便捷的同时也无形落入了科技的掣肘。网络运营商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很多人,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对网络的依赖性尤其明显,只有在网络上才能获取最全面、更新最快的知识和信息,一旦离开电脑,简直就不知该干些什么,怎样去干。这种不能离开网络和笔记本的阅读感受也并不完全健康,也不用说那些更多沉迷于娱乐信息和肥皂文章的受众了。任何一种依赖都会无形之中减弱了阅读提升个人体验和智慧的能力,习惯性的被动接受和选择,会造成独立思考能力的减弱或丧失。这对于长期的良性的阅读也是一种打击。
最为令人担忧的是,在媒介融合不可阻挡的进程之中,拥有不同类型媒介的大型的传媒集团,实施不同媒介之间的内容相互推销和资源共享。如美国佛罗尼达坦帕市的媒介综合集团,美国俄亥俄州的新闻电讯集团,都是将各自在同一地区所拥有的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网站进行了融合。分属不同媒介集团的报社与电视台之间也会不断进行合作,相互推介内容与共享一些新闻资源。这样的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是逐渐走向了垄断经营的过程,可能会促使更大媒介集团占领媒介市场。媒介集团可以整合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的内容并保持统一的传播态度,逐步按照一定的意识形态影响受众的认知。这会导致我们看到的媒介产品越来越丰富,信息越来越多,但思想的层面越来越单一。受众对于不同信息的选择度实际上在不断降低,大量相同或相似的内容使受众丧失了对生存环境的思辨能力,无法真正感知社会的真正变化,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也会被减缓。这样的阅读不仅影响受众的认知水平发展,也阻碍了文化的丰富和进步。因此,媒介权力和受众权力之间的博弈也会逐渐展开。
面对着席卷而来的媒介融合之风,既不能逆风而行,亦不能随风裹挟。我们亟待在媒介融合冲击之下的阅读活动展现出新的风貌,选择健康而又有利于个体思想持续发展的阅读,建立积极的阅读价值评判体系。人生的所有活动中,只有阅读会带领我们全面的吸纳,诗意的栖居,从容的生

源于:普通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活。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