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网络传播学 >广播科普节目创作

广播科普节目创作

收藏本文 2024-04-13 点赞:3740 浏览:1290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在受众情况的变化和媒体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下,如何利用科普新闻作品向受众传播先进的科技知识、灌输先进的科学理念,是广播媒体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在2011年河南省政府新闻奖评选中,洛阳广播电视台选送的广播科普新闻专题节目《寥廓长空话明月》,获得省政府新闻奖(广播电视部分)一等奖。作为作品的主创人员,笔者仅就作品成功的基本要素谈几点肤浅体会。
选好题材是作品成功的前提
对于科普新闻这类创作体裁来说,新闻的时效性是必需的因素。《寥廓长空话明月》是一件通过介绍月球的一些秘闻趣事,向受众形象地进行科学知识普及的新闻专题作品。作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作品在题材的选择上可以说是有针对性的。作品萌发创作的时间,恰逢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我国第二颗探月卫星——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升空之际。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把我们国家的科技研发成果、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理念和探索精神通过科普节目表现出来,传播给受众,激发受众爱国爱党热情,是比较切合时宜的。因此在作品选题过程中,我们考虑了以下两个要素:
一是要突出新闻性。将选题的新闻事件与大众的密切相关度紧密结合。抓住嫦娥二号成功发射这条新闻,用它牵头来做科普文章。通过嫦娥二号升空与月球之间的关系选择科普内容,扩大受众对我国探月工程的了解以及对自然界的进一步认知。通过及时播出有关节目,在吸引听众的同时获得较好的收听率。这样既考虑了新闻的时效,又能通过作品来挖掘、体现新科学技术、新科学成果报道中的新闻价值。
二是要选择新视角。长期以来,科普宣传中存在的跟风式和填鸭式的内容,一直遭到受众非议。无论是科普作品还是科普新闻,受众最想体会到的是一种引导和思考的过程,最想得到一种探索的和乐趣。嫦娥二号发射成功后,有关这颗探月卫星的研制过程、携带仪器、技术突破等在众多传媒上都有详尽介绍,如果仍在这些方面做文章,就会使人产生重规叠矩、颠来倒去的感觉,不能吸引受众。为了防止“炒剩饭”,必须通过新的表现手法来解读嫦娥二号升空的意义。在探月工程这件事上,嫦娥二号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主体,而月球则是这种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即客体。那么能不能根据受众的心理,在报道视角的选择上“反客为主”,转换一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呢?于是我们将作品叙述的侧重点由嫦娥二号转移到月球身上。这样的尝试,不仅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也给作品的延伸和可听性提供了充分发挥的余地。
创作手法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科普节目的宗旨是向受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科普作品所要阐述和描绘的科学内容,必须按照内容的内在规律,用合理的结构和形式加以组织,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如何使科普节目很好地体现科学精神,让受众通过节目感受到科学的魅力、科学的美,这就要在创作手法上下功夫。《寥廓长空话明月》是一件“讲述体”的广播科普作品,从科普作品的创作特点看,这种形式在体现科学精神方面是较难处理的体裁。因此,在创作过程中我们考虑了以下两点:
一是按照受众的思维逻辑,将受众的感情世界和经验世界中的科学问题作为切入点,精心选材、层层剥笋,把受众带进科学真理的胜景。在人们的感情世界和经验世界中,月球是再熟悉不过的天体,然而这个星球存在的许多秘密并不是都能为人所知。如果将探月处理成科技新闻报道类的节目,纵然也能起到一定的科普效果,但局限于报道科技的进展,不利于传播知识。广播媒体的特点,要求它的科普传播要有通俗性。为此,我们在内容的撷取上分别选用了月亮其实并不是圆的、月球也不是地球唯一的卫星、月球不断从地球吸取能量使自身偏离跑远、月亮那张麻子脸为何永远不变等鲜为人知的素材,加上科学的解读,向受众展示一个全新的月球,引导他们进入浩瀚的太空去探索宇宙的奥秘。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缩小科学原理的阐释和证明在作品中所占的篇幅,较多地显现人文色彩,增加作品的贴近性。
二是从受众的感情世界和经验世界中的科学问题出发,通过有意识地在作品的形式和结构中设置相应环节,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弘扬科学精神。古往今来,由传统文化产生的月亮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感情世界和经验世界。嫦娥探月工程,除了体现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外还要做什么?对于媒体来说,科普新闻可以只告诉一个科技上的结果,而科普专题要在传播科技的基础上,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于是我们先用新闻事件作引子,从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探月这个问题提出疑问,然后给予释疑解惑。接着从介绍月球上蕴藏的矿产资源入手,先后设置了五个环节,包括月球的形状和另一颗卫星、月球的能量“偷摸”行为、月球的公转自转现象与地球的关系、月球的地形地貌等,使人们在进一步认知月球的同时,探秘现象背后的真谛,进而感知我国探月工程的伟大以及这项工程蕴涵的科学意义和深远意义。
写作技巧上要力争做到“引人”
绝大多数的科普作品都离不开文字的描绘(包括电视也是如此)。它必须通过读者大脑的想象进入角色,去理解某些深奥的科学原理。因此,科普作品能否“引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巧妙地利用浅显、生动、贴近生活的语言或文字,让受众产生联想,引导受众进入科学的殿堂。前面说过,《寥廓长空话明月》是一件“讲述体”的广播科普作品,传播过程中要做到“引人”而不能“强人”,关键是要找到与受众的“感情世界”和“经验世界”契合的切入点,引起受众的情感认同,从而将作品传播的科技知识融为受众自己的知识。鉴于此,创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文笔要深入浅出。就是说立意和写作的起点要高,表达阐述要浅显通俗。科普节目的传播对象是大众,科普作品只有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受众才能听得进、听得懂,才能实现科普的目的。
二是叙事要生动有趣。遣词造句要有活力、有趣味、激发听众的兴趣,在寓教于乐和喜闻乐见的气氛中使受众感受科学的理性美,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从而实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
三是分析解读要简单易懂。科普作品的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结果是让受众都能听懂看懂,因此在一些问题的分析上不宜作深层次、多侧面的开拓,力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本着以上原则,《寥廓长空话明月》在写作上尽量采用通俗的语言,并通过白描、比喻等修辞方法来增加作品的故事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例如,在称谓上多用第二人称;在物体上把月球比喻成乒乓球;在行为描写上把月亮从地球吸取能量戏谑为“小偷小摸”;在叙事上用拽绳子抡转来形容月球的公转和自转现象。通过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形容抽象、深奥的科学内容和自然现象,就能浅显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
表现形式要相得益彰
广播是完全靠声音传播信息的媒体,声情并茂是它的独特之处。节目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扬长避短,悉心地处理好文案和音响之间的关系。《寥廓长空话明月》的获奖,估计也有这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好的广播作品在声音的传递上必须充满,才能打动听众。从文案转换为声音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只有创作者(这里主要指播音员)对文案内容做到熟悉再熟悉、把自己对科学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工作者的崇敬之情融入播音之中,才能达到声情并茂、感染听众的良好效果。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过:“只有一条路可以打动听众的心,那就是向他们展示你自己首先已被打动。”《寥廓长空话明月》的播音,根据

摘自:论文查重www.udooo.com

文案设置的结构和内容,既突出了感彩,又防止了过度煽情,同时还注意运用了语音节奏、声调变化、诉说缓急等播音技巧,基本实现了预期的表达效果。
除此,《寥廓长空话明月》还特意运用了其他一些辅助手段,例如在开头和结尾处采用了听众比较熟悉和喜爱的歌曲——凤凰传奇《月亮之上》中的片段,以调动听众的情绪和联想。为避免“讲述体”作品的缺陷,在每个章节之间采用了较明快的间奏乐来表现起承转合和过渡,使整个讲述过程避免了枯燥和乏味,给节目增添了一些轻松和乐趣。音响的合理运用,可以起到帮助听众接受讲述、在听觉上引起共鸣,进而理解知识的作用。
总之,在媒体竞争、受众分化的今天,科普作品单纯运用文字的白描和比喻等形象思维的创作规律正在受到挑战,但并不意味着传统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就此无所作为,只要科普作者不断更新创作理念,借鉴一切有利于科学传播的创作手法和作品形式,就会与时俱进,避免被时代淘汰。
(作者单位:洛阳广播电视台)
编校:董方晓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