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数学教学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 >让音乐课散发出美活力查抄袭率

让音乐课散发出美活力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3-16 点赞:4355 浏览:1267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别林斯基说过:“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很多美的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切美的事物只能包括在活生生的现象里”。但是,要发现美、找到美,都需要花一番“审美”的功夫。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发现”便是一种审视。只有具有美的修养和审美能力的人,才会有比一般人更多的美的享受。怎样才能具有美的修养和审美能力呢?这就要通过美育来实现。它不是《大纲》基础上的一些补充,从音乐教育学的角度看,它应该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而今天,在常规的课堂音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教师只重视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讲授,忽视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的不良现象。因此,笔者在此提出一些拙见供大家商榷。

一、技趣一体,立音乐教学“情趣之美”

音乐教育家达里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因此,音乐又是一门情感的艺术,而在现今小学教学中,情感目标都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而今的音乐教学内容趋于多样化、趣味化,把一些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了,但在重视兴趣的同时,忽略了音乐学习中演唱、演奏等技能的掌握,将三维的教学目标割裂;有些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重“技”轻“趣”或重“趣”轻“技”的现象,极大地限制了受教育者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堵塞了施教者教师提高其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
从音乐教材自身的特点看,教材的编写是以唱歌、唱游、器乐、欣赏、识谱等教学内容展开的,尽管其中蕴含着一些情感因素,但由于教师教学语言枯燥无味,径自滔滔讲,学生茫然默默听,造成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缺乏和兴趣,因而是“莲在闺中人未识”。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技趣相生,达到“以悦助情、以趣”的时候,会更好地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突出其创新意识,进行有目标、有实际效果的操作。像音乐学习中,诸如音乐种的变速、力度变化、声音高低、长短、调式、调性等比较抽象的概念,就需要老师进行设计认知、体验的活动,把乐理知识融入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乐于学习。如在五线谱识谱教学中,为了使抽象的音乐知识形象化,在地板上画上五条线代表五线谱,让学生像跳格子一样,在上面边唱边跳,这样识谱既好玩又有趣,学生易于接受,识谱能力在玩中也得到了提高。

二、情境映衬,创音乐教学“情境之美”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将真实的生活情境引进课堂,很显然,生活情境是小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小学生在情境中学,在学中体验情境,在自主自由、和谐互动的情境空间中领略、探索音乐的奥妙与乐趣。小学生自然能学得意犹未尽,兴趣正酣;同时也能学以致用,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因此课堂上应十分注重情境创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多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形象化、戏剧化、自我化,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音乐、参与音乐、认识音乐、喜爱音乐、理解和表现音乐,体会音乐丰富的内涵。
1.利用图片、VCD、讲故事、游戏等多种手段进行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在教歌曲《树叶儿飘飘》时,首先拿出一片叶子问“树叶飘落是怎样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树叶的飘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让学生欣赏一段美丽的秋天景色的VCD,然后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边说、边画、边贴图,以有趣的故事情节自然地引入新课,在上课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目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之中感受音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2.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和想象力,突出实践性原则,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创造、在创造中再实践,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写菜》的歌曲处理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演唱,然后引导他们讨论“和奶奶上街写菜心情怎样?看到菜场有这么多新鲜可口的菜心情又怎样?写了好多菜提不动心情会如何?”“除了书上小朋友写的菜,你还想写什么菜?”……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自由探索。讨论结束后再让他们根据讨论结果来演唱歌曲,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来表演,引导和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大胆表现。如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分角色演唱、自编歌词进行演唱等等。通过自由表演,将学生置于音乐美的情境之中,使他们在学习—实践—创造—实践—再创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使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更快的发展。

三、德技并重,树音乐教学“情操之美”

音乐的音响与特定的情感内容具有某种必然的不可割裂的联系,它通过特有的艺术手段(如优美的旋律、多变的节奏、高雅的和声及健康向上的歌词等)来启发学生联想,陶冶情操,培养高尚品格,提高道德水平,使之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白做人的道理,产生高昂积极的情感,并将良好的行为带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学中通过具有引导性、挖掘性的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自由探索,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现能力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例如欣赏《龟兔赛跑》,欣赏前设问:“小兔和乌龟的动作各有什么特点?代表小兔和乌龟的音乐各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他们自由探索,分析比较音乐在不同的音区、用不同的速度与节奏来演奏时所表达的音乐形象是否相同。然后得出结论:“小兔的音乐节奏紧凑而短促,音区高,速度快。”“乌龟的音乐节奏宽广,音区低,速度慢。”“音乐在不同的音区、用不同的速度与节奏来演奏时所表达的音乐形象也不同。”这样

源于:论文查抄袭率怎么发表www.udooo.com

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发展了他们的音乐分析能力和音乐的感知力与理解力。在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随着音乐节奏自由地表演,在自由欢快的表演中,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在对音乐形象的探索中,体会出情感,领悟出道理,知道该学习乌龟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努力不懈的精神,不能像小兔那样自高自大、骄傲自满,形成了“美”的观念,达到音乐育人的目的。

四、师生互动,营音乐教学“情感之美”

教学艺术是一种交流艺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伴随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可以说是在师生交流情感的过程中去掌握知识,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交流着情感。学生在和老师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营造出使学生身心愉悦、积极投入的情感氛围。

1.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下组织教学

现在的学生普遍心理成熟比较早,别看他们年纪不大,可什么都懂。如果教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言听计从,不讲,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极强的逆反心理,如果一味采用“强权政策”来压制的话,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去转换自己的角色,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对待问题,尽量以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谈。如:“我们一起唱,好吗?”“有兴趣再听一遍吗?”……学生觉得自己的感受被老师重视,自己得到了尊重,自然会乐于接受教师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同时,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让他们来设计喜爱的活动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尊重他们,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健康的课堂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去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善于运用正确的评价方式

“人类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因此,要通过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一方面,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创造出来的正确结论给予真诚的肯定和赞赏。如“你唱得真好听,真是一只小百灵”“你的律动编创得这么好,真不愧是小舞蹈家”……另一方面,对学生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更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巧妙地进行评价。如:“你的嗓音条件很好,只要下次注意,多进行音准方面的训练,不久的将来,你也会成为优秀的小歌手的”……通过这些鼓励,使学生树立自信心、责任感,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使学生在音乐中获得美的熏陶。
总之,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老师一方面要加强美育、音乐审美教育理论的学习,正确地认识音乐审美趣味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