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美术教学 >分析数学教学论中职数学教学对学生运用能力培养

分析数学教学论中职数学教学对学生运用能力培养

收藏本文 2024-04-07 点赞:6220 浏览:1750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讨论中职教育中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方法及途径。
关键词:中职教育;数学教学;应用能力
职业教育的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为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是“应用技能型”人才。数学学科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学科,承担着怎么写作于专业课学习、怎么写作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的任务。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科的系统性、逻辑性,注重于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训练,侧重于学生对概念、定理、公式等的运用,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中,最新《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职数学教学应“以必需为度,以应用为目的”。注重职业教育特点,与职业岗位的实际应用相结合,体现数学知识在职业中的应用。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应该是应用数学解决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与专业相关的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形成,应用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现在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一、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应以学生具有数学应用意识为基础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能掌握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专业中的问题,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研究和表述,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应用意识的培养,是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要求之一。

1.在生活实际、专业学习中感知数学的应用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所讲授的知识大多是以学生实际生活或专业学习过程中所接触问题为出发点,对学生学习有着现实意义。教学中,以某一现实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引入数学知识,归结于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学生厌学、畏学的情绪。从生活、专业中引入数学,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感受到生活处处存在数学,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应用数学意识的养成是中职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当前教改实践中,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中职数学课程设计通过学生客观实际存在的具体问题来理解、解决抽象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贯穿于教学之中,体现出数学学习的本质。

二、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1.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式课堂模式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与学生客观实际联系的教学情境,在开发的教学活动中,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主线,通过“问题情境—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强调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模
型,在自主探索和交流中获得数学体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构建数学模型,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建模常用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抽象,并设计出能近似表达现象特征的某种数学结构——数学模型,遵循“提取信息—处理信息—转化为相关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途径,如不等式、方程、函数、图表等,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数学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运用数学建模解决问题,强调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能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数学模型能表述出问题的本质。运用并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能将客观实际问题经过分析、联想、抽象的数学加工,转化为明确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得到训练、提高。
具体实例:以城市出租车收费问题为背景建立数学模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乘坐出租车的生活经验,对车费与距离(公里数)之间的联系进行建模。
建模步骤如下:
(1)提取数学信息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和前提
从具体中提取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这是构建模型的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如通过对上述问题分析,明确讨论的是车费和距离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不同的距离车费的计算方法异同等信息。
(2)将数学信息进行分析,得出数量关系
在学生对题意和数量关系有了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图等多种方式,把已知信息和问题描述下来,使学生对题意和数量关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讨论、分析数学解题策
略和方法。
(3)解释、应用——模型的应用
根据对象的特征,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化,用精确的语言作出检测设,根据所作的检测设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利用对象的内在规律和适当的数学工具,构造各个量间的等式关系或其他数
学结构,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应用模型对问题检验。
(4)知识拓展
解决完问题后,通过对建模过程的总结,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将此方法拓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上例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的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分段函数、函数图象等知识点的理解,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方程思想等数学思想,也可以使学生树立同类问题的解决思路。

三、注重于专业课的知识融会,在学科交叉中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中职数学教学必须和专业知识相结合,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组织教学。由于中职教育的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不同,在实际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和需求,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设带有专业特色的问题情境,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使学生感受数学在专业学习中的应用。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使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转化到数学学习中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既增强学生专业中的数学应用能力,又培养学生在专业工作中的应用能力。这也是中职教育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体现。
例如,模具专业对立体几何的知识有要求,可以在讲授这方面内容时通过对某个具体零件的分析,理解点、线、面等概念,并通过有关立体几何的计算,培养学生有关的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的应用思想,也离不开具有应用数学
思想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充分运用数学思想来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涉及中等数学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涉及中等数学教学的整个教学体系的改革。
参考文献:
朱文芳.增强应用意识:数学教育改革的一条新途径.河南教育,2000(1).
任丽华.谈中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教育与职业,2006(24).
[3]刘承平.数学建模方法.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陕西省商业学校)

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