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社会学 >> 应用社会学 >试议汉学宗族两次被发现

试议汉学宗族两次被发现

收藏本文 2024-01-24 点赞:18132 浏览:8206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中国“宗族”不足是一个高度地方性的不足,又是一个具有全球性和现代性视野的不足,通过对中国“宗族”不足探讨的中外比较浅析,可以海外汉学和中国本土农村探讨的联系。五十年前,弗里德曼的“中国宗族”范式的提出,开创了宗族探讨的经典范式,宗族探讨成为中国探讨的经典母题,并引发第一次探讨宗族的热潮。宗族在学术史上第一次“被发现”了。中国本土学者林耀华、费孝通的观点本应该对弗里德曼的思想形成争论和挑战,却被迅速淹没和忽略。五十年后,在中国对海外学者开放,允许其进入内地进行田野调查的时候,海外宗族探讨反而沉寂了。海外学者在几十年前进展出来的各种论述范式,多已过时,难以解释今天的中国社会。现代化进展历程中的趋同,使得中国再也无法成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异文化”了。现代中国不再是一个理想的海外学者的思想实验田。与此形成比较的是,中国本土掀起了宗族探讨的第二次热潮,这一次不是中国学者对海外探讨的跟风,而完全是中国学者追求文化上的主体性地位,摆脱西方学术话语霸权的现实追求。“宗族”的第二次被发现,是中国学者对中国社会再审视和再发现的历程,同时也是中国学者重拾本土学术资源,和本土学术前辈进行对话的历程。海外学者的宗族探讨,为了呈现一个鲜明的、典型的、一以贯之的“中国”印象,对待“中国宗族”的态度是注重延续性大于断裂性,注重同一性大于差别性,注重传统性大于现代性;而中国本土学者的探讨,并不着意建构和推销一个形象鲜明的“中国”印象,他们更关注的是呈现复杂、矛盾甚至充满模糊性和混沌性的中国现实,所以中国学者的探讨多是“多元主义”的,关注多种力量在宗族中的作用和角力历程。海外汉学与中国本土农村探讨的联系,是一个“师以”与“超越”、“同源”而“分流”、因现实诉求不同而注定出发点和归宿都不同的历程。关键词:中国宗族论文海外汉学探讨论文中国本土农村学论文比较探讨论文

    摘要4-5

    ABSTRACT5-8

    1 绪论8-21

    1.1 探讨背景和探讨作用8-10

    1.2 文献综述10-13

    1.3 探讨对象和探讨策略13-16

    1.4 探讨思路和浅析框架16-18

    1.5 核心概念界定18-19

    1.6 本论新与不足19-21

    2 “宗族”的第一次被发现——以弗里德曼和林耀华、费孝通说起21-34

    2.1 弗里德曼之前的中国宗族探讨21-23

    2.2 弗里德曼的中国宗族探讨23-28

    2.3 林耀华的中国宗族探讨28-29

    2.4 费孝通有关宗族的观点29-31

    2.5 小结31-34

    3 宗族的第二次“被发现”——比较海外学者的当代探讨和中国本土学者的当代探讨34-45

    3.1 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宗族的当代探讨34-35

    3.2 海外学者当代探讨的几大传统35-41

    3.3 中国本土学者的当代探讨41-43

    3.4 海外学者与中国本土学者当代探讨的比较43-45

    4 海外汉学与中国本土农村学探讨的联系45-47

    4.1 海外学者的论述范式生产45

    4.2 中国本土学者的现实诉求45-47

    5 结论与反思47-48

    致谢48-4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