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中国经济 >个人和社会优先性问题查抄袭率怎么

个人和社会优先性问题查抄袭率怎么

收藏本文 2024-03-04 点赞:29052 浏览:13302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目的论学强调道德的工具性,主张道德起源于现实社会需求,以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思想为典型代表;义务论学则强调道德本身的目的性,主张道德是由先验因素所决定,以康德的道德律思想为主要代表。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前者主张社会整体的优先性,即为了社会最大功利可以将个人作为手段甚至牺牲掉个人的价值;而后者则倾向于个人的优先性,认为人只能作为目的而不能成为手段,即便为了集体的最大功利也不能抹杀个人的特有价值。两种思想遵从不同的学理路,各有侧重和偏颇。本文试图通过对张华救老农和“小悦悦”事件的反思,具体展示出两种思想之间的矛盾,揭示出社会正在经历的某些变化,以期引起对个人与社会优先性问题的深入思考。

一、功利主义的限度:个人价值何在

1982年7月11日,西安康复路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像往常一样热闹。突然,从附近传来呼救声。在一个老旧厕所后边,69岁的掏粪老汉魏志德在三米多深的化粪池里工作时,被有毒沼气熏到,跌入粪池。恰好路过此处的张华赶到现场时,魏志德已经俯卧在粪水里,只有头发露在外面,好心人李正学正要下去救人。张华一把拉住他说:“你年龄大,我下去。”他沿着竹梯下到粪池,一手抓紧梯子,一手从一米外拽过老汉,抱在腰间,向着粪池上的人群喊:“快放绳子,人还活着……”话音未落,浓烈的沼气也把张华熏倒了。“扑通”一声,他同老汉一起跌入粪水之中。当群众把张华救出来送进医院时,他因严重中毒窒息时间过长,年轻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牺牲时年仅24岁。张华牺牲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党委作出决定,给张华同志记一等功,批准他为革命烈士、优秀员;解放后勤部党委作出向张华同志学习的决定;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全国学联、陕西省委、西安市委等党政领导机关和群众团体,也先后发出向张华同志学习的通知和号召。1982年他被军委追授“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第四军医大学给他追记一等功,追为革命烈士。
就在张华舍身救人的事迹广为传播,张华本人也被授予烈士称号并成为全国大学生学习的榜样的时候,一场围绕着张华的争论在全国大学生中展开。张华的牺牲引爆了一场举国上下的大讨论:一边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一边是掏粪的老农,大学生为救老农而死值不值得?对此,全国各大报刊,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报道和评论。一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大讨论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
事件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动乱刚刚平息。我们的社会还在延续着之前绝对的集体主义、整体主义价值观,典型的舆论导向是“个人是社会机器中的小螺丝”,“每个人都要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任何与集体主义精神相悖的观念行为都难免遭到批判,任何与集体主义精神相符的观念行为都被大力弘扬。个人的价值和空间被压缩到最小,甚至成为完全被漠视。这种价值观倡导对每个人尤其是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致于有时候为了集体的一点点利益,个人可以付出一切乃至牺牲生命。张华救老农的事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类似的事件在那个年代可以说屡见不鲜,如知识青年金训华的事例。1969年,上海知青金训华前往黑龙江省农村插队落户,被分配到离张华家乡不远的逊克县逊河公社双河大队,8月15日下午,暴发特大山洪,金训华为抢救国家物资——两根电线杆,奋不顾身跳进滔滔江水,牺牲了。全国掀起了向金训华学习的热潮。连环画《的好战士——金训华的英雄故事》热销一时。
笔者认为,张华救老农等类似事件的产生与上世纪的舆论导向与集体主义价值宣传有着莫大关联,而这种价值宣传和舆论导向实则是一种典型的规则功利主义思想。集体主义价值观在那个时代已经成为判断行为正误的准则,它强调个人对他人的付出、社会的奉献,而把个人的获取与价值成就贴上不道德的标签。这种价值倡导固然能够促成社会整体的发展和功利的最大化,然而其中的个人就像沙入大海、湮没无闻。
张华为救掏粪老农而牺牲的事件之所以能够引发全国大讨论,正说明了那个时代极端化、片面化的价值宣传是违背人道主义精神的。社会归根结底是由个人组成,社会的功利目标最终要落实在个人功利的实现上。以张华救老农事件为例,社会集体对见义勇为精神的倡导固然重要,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社会整体功利最大化目标的。然而生命的价值从来都不在于等价交换,每一个生命的价值是平等的。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每个生命的价值就在于生命本身,而不分贵贱,不分三六九等。张华的事例也告诉我们国家的财产可以再创造,但是一个生命失去了就不能再回来。因此单纯强调社会的优先性实则是对人道主义和个人价值的抹杀。
现在看来,正是在张华救老农值不值得的辩论中,中国人对个人价值的观念才重新认真地得到审视。那场讨论是在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多年强调集体功利而不尊重个体价值后的一个反拨,因为它多少让人意识到每个个体都是有价值的,而并不只是集体的一颗螺丝钉。

二、道德律的局限:个人不能成为社会功利的手段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2011年10月29日,没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小悦悦遗体在广州市殡仪馆火化,其骨灰将被带回山东老家。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震动,正如30年前社会民众对张华救老农所引起的轰动一样。然而小悦悦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却已是截然不同。3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制度领域的改革与转型,更为深刻的变革实则发生在人们的思想精神领域,是人们价值观念的一次重塑。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GDP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这巨大的物质繁荣背后,我们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修养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呢?从“小悦悦”事件的发生及其所引起的轰动中我们或能窥见一斑。笔者认为,与改革开放之前社会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极端化倡导相反,“小悦悦”事件恰好反映了如今国人走向极端化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趋势。如果说30年前,张华救老农事件所引发的关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大讨论打开了个人价值被重新发现的时代闸门,那么今天的小悦悦事件则正是这个闸门未受很好约束管制而产生的负效应。正因为国人认识到了的个体作为人的应有的价值和自由,所以才会有“佛山18途人”的出现,因为他们有选择漠视的自由,因为他们强调个人之于社会、之于他人的优先性。
笔者认为,30年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国人的这种日益抬头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正是康德道德律

摘自:毕业论文前言www.udooo.com

三原理之一“人是目的,不是手段”的畸形反映。康德从对人类理性的高度赞扬出发,提出“人是目的,而不能成为手段”的论断,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平等的享有上帝赋予的理性。因此,即便是为了社会整体的功利,也不能无视任何一个人作为人的价值和自由。在小悦悦事件中,如果说有什么价值能为佛山18途人对生命的漠视行为做辩护的话,那么康德对人的目的性的强调而延伸出的人的意志自由理念和个人之于社会的优先性就显得再合适不过了。然而,退一步来讲,即便18途人对生命的漠视可以容忍,那么更令人不解的则是,在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西安某男竟为了出名而冒名顶替肇事人。这种变态的心理不得不让我们反思。
笔者认为,这实则上是“人是目的,而不能为手段”观念的极端化的结果。小悦悦事件中18途人对生命的漠视,是个人优先性极端发展的恶果。这使得我们不能不去反思,如果说功利主义思想对集体主义价值和整体功利的片面强调会导致对个人价值和自由的抹杀,那么道德律思想对个体价值和自由的极度褒扬是否会令我们的社会止步不前并终将阻碍个人目的的实现呢?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成为达到社会功利的工具吗?纵然个体的价值和自由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也并不意味着这种价值和自由之于社会具有不可超越的优先性。

三、我们的社会发生了什么

通过张华救老农和小悦悦事件的对比,我们不禁会想,在短短30年时间中,我们的社会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致于我们的观念与价值发生了如此截然而异的变化?作为一名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笔者对此沉思良久,于此稍作阐释说明。
笔者认为,上文所述两个典型案例正是对个人与社会优先性问题的两种回答,其中也正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学思想理路:张华救老农的案例反映的是社会优先性的极端化结局,体现了功利主义思想和目的论学理路;而小悦悦事件则反映的是个人优先性的极端化结局,体现了道德律思想和义务论学理路。不管两种回答有何不同、两种思想有何差异,两个案例的结果都同样引起了社会的轰动和不满。这恰证明了对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回答,没有哪一方具有绝对的优先性,任何一方的极端化都终将造成个体价值的抹杀和社会功利的损失。
美国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对现代人的精神状态作了如下四类划分:当我们知道自己珍视的是什么价值,且并未感觉到它受威胁之时,我们会感觉幸福;当我们知道自己珍视的是什么价值,并感觉到它正受到威胁之时,我们会感觉到危机;当我们不知道自己珍视的是什么价值,却也感觉到受到威胁之时,我们会感觉到焦虑不安;而当我们不知道自己珍视的是什么价值,也未感觉到受到威胁之时,我们则处于漠然状态。(米尔斯,2001:34~36)用这种分类法来考量今日之国人,不难发现一些人会感到危机丛生、一些人感觉到焦虑不安、而另一些人处于精神漠然的状态,又有几许人感觉到幸福呢?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我们必须去反思,要为社会的转变负责并要采取切实的行动去谋求改善。否则,最终的结局对于我们每一个作为准公民和准社会人的大学生而言是相当悲哀和可怕的——如果我们不去主动认识现状和谋求改善,那么最大的悲哀就在于我们明天会继续上演他们今天的故事,忍受社会对个体价值的抹杀,而可怕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会由于我们每个人有意无意的冷漠而陷入停滞、退步、动荡和无序。
四、总结
上文的讨论告诉我们,从学理路上来看,个人与社会的优先性问题并没有一个定论,我们不能采取固执一端和片面强调的立场。或许亚里士多德的中庸立场方为更为明智的做法——既不能无视个人的价值而片面强调社会优先性,亦不可不计社会功利而单纯追求个人价值和自由。
参 考 文 献
[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北京:三联书店,2001(7)
王海明著.《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转自百度百科“张华”词条1“大学生英雄”.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72757.ht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