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中职教育 >优化物理课堂, 培养创新能力

优化物理课堂, 培养创新能力

收藏本文 2024-04-17 点赞:13526 浏览:5824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当今时代需要创新精神,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在上学时期就应该培养其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本文将结合物理课堂教学,阐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物理课堂创新能力物理实验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真正主体,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应孕育着生机活力,学生的思维应不断地碰撞更新。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迅速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如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好地实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后教师们都在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巧用实验激趣,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综合了实验原理、设计思想和方法、实验操作和观察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怎么写www.udooo.com

、数据分析处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科学家调查发现人从外界所接受的信息,90%以上是通过观察获得的。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不会有灵敏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记忆力。任何实验都离不开观察,物理实验更是如此。物理教师要想取得好效果,最好设计一些探究性、开放性的实验。这样不仅构建了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创新能力。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1.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可以将课本上的小实验和一些实验习题改为随堂实验。把一些原理和方法比较简单的演示实验改为堂上实验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例如,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小实验,可以配合“力的测量”的教学内容进行随堂实验教学。实践证明,这些实验一方面学生可以自己动手独立操作,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得出结论,另一方面也直接培养了学生细致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在实验目的、方法、原理方面起到了示范性作用,但不利于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我在物理教学中尝试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在实验思想上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

二、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总结出了“设疑激趣、指导探究、启发思维、评价总结、应用迁移”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方面作了初步尝试。

1.设疑激趣,提出检测说。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放手让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让具体的自然事物、有趣的自然现象紧紧吸引学生,激活学生思维,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
比如在上《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这一课时,我们可以提问:重的物体是否比轻的物体下落快。课伊始,我便对学生说:“我们用一个小铁球和一个小纸团做一个游戏。”讲清游戏规则后,学生们怀着好奇心开始玩,当然是铁球下落得快;然后我们用一张纸揉成紧点的纸团(直径较小)和用三张纸揉成松点的纸团(纸团的直径较大)做同一个游戏,它们同时下落。只听学生惊喜地叫道:“怎么是一张揉的纸团下落得快!”从而得出矛盾的结论,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质疑。发散思维是创造活动的起点,这一学习活动,既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又能形成下面探究学习的动机。

2.指导探究,丰富感知。

实践、探索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要让学生去创新,就必须放手让他们自己实践,勇于探索。如何保证学生能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实践、探索呢?在于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所谓有结构的材料,是指这些材料在使用时能揭示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
如《力的作用是相互》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以下实验材料:两个弹簧测力计,溜冰鞋,气球。让学生熟悉这些材料后,根据思考提纲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由于准备的这些材料紧紧围绕揭示“力的作用是相互作用”主题,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各个组都设计出了比较理想的方案。“行虽微而旨趣远”,是学生创造精神的表现。

3.启发思维,讨论探究。

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后,教师要引导理、加工事实,进行思维加工。
(1)整理事实,以说促思。
学生获得的感性事实是比较混乱的,缺乏条理性。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把各自收集到的事实及对事实的看法进行相互交流,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2)研究事实,发展思维。
学生在整理物理事实时,教师可以见机提出问题,挑起一些“矛盾”,学生遇见矛盾会发表不同意见。在学生的讨论中,我们鼓励学生要结合自己和别人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归纳,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如在学习《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一节内容时,可以设计一个小问题:将托盘天平做成不等臂的可以吗?引导学生想到对托盘天平的制作原理等方面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在不同意见的发表与争论中,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科学结论,这符合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同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锻炼。

4.评价总结,归纳达标。

通过前三个环节的活动,学生得到了信息与思维的结果,教师对小组和个体的整个学习活动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将检测说上升到结论、规律。

5.应用迁移,释疑解难。

用科学的过程也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以达到扩展所学知识,发展创造能力的目的。
总的来看,在探究式五环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丛书》编委会.中小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4.
[2]魏二伟.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新”开始[J].考试周刊,2011,9,(7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