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社会学 >> 城市社会学 >社会道德滑坡引起孩子公德教育缺失

社会道德滑坡引起孩子公德教育缺失

收藏本文 2024-03-14 点赞:3949 浏览:952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便浏览一下现在的网站、电视新闻,关乎公德缺失的新闻比比皆是,再看看现在适合孩子的影视剧、歌曲童谣又有哪些?连动画片的台词都那么不堪入耳,公德教育能不能潜移默化地进行,还是要看全社会的集体行动。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缺德”新闻一再出现并被人们反复声讨,但每次讨论的背后仿佛都掩藏着国人无法根治的诟病和无奈。端着热干面坐地铁、抱着孩子当街撒尿、随地乱扔垃圾、旅游景点乱刻乱画……公德教育原本是为整个社会输出有自我约束意识的公民,但又有多少家长、老师有对孩子进行公德教育的意识呢?
有损公德的现象五花八门
地铁上随意让孩子撒尿
前段时间,一则关于成都地铁不文明现象的微博被网友热议。市民莫小姐发微博称,成都地铁2号线上,有小孩子当众尿尿,而孩子的家长居然淡定地把尿。她告诉记者,当时,地铁内尿液四溅,气味弥漫,一位穿拖鞋的女生还踩到了尿液。孩子尿完后,家长并未做任何处理,在到站后便淡定地离开。
成都地铁公司在微博上表态说,大家一直以为孩子的屎尿不脏,认为孩子随意大小便很正常;西方国家的父母,遇到孩子内急时,会问孩子:能坚持一会吗?然后想办法在几分钟内找到最近的厕所,不会让孩子随地大小便。
“地铁上时不时有人大小便。清洁员还会在地铁上发塑料袋,让实在忍不住的乘客尿在袋子里。”成都地铁运营工作人员说,成都的12个地铁站都贴了文明乘车的劝导漫画,其中第一条就是不要随地大小便。
公共设施 顺手牵羊
武汉市公交集团称,一个月来,全市5000台空调公交车上丢失5000把安全锤(平均每台车上配备3把~6把安全锤),平均每台公交车每个月就要丢失1把安全锤。
当前,我们遭遇的社会公德理由是令人惊骇的。拿偷窃损毁公共财物这一类事来说,在有的人眼里,公共财物可能是心爱之物,拿回家里把玩或使用都不错,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不文明,但心存侥幸,忽视后果,方便自己却影响了别人;在另一些人眼里,公共财物可能是发泄之物,用脚踹或者用弹弓瞄,都能产生一些独特效果,明知道损人不利己却故意为之,以图寻找一些刺激和快感,宣泄一下自己的不满情绪。如上种种,都令人无奈和困惑。
动物园狮山成垃圾山
阮师傅是动物园里的狮子饲养员,照顾狮子有5年多了。每天早上8点,狮子出笼;傍晚4点半,狮子回笼。在狮子出笼前、回笼后,阮师傅都要打扫一次狮山,捡垃圾是最繁重的活。
阮师傅算了一下,一米多高的大号垃圾箱,差不多每天要捡半袋,喝水的瓶子是最多的,每天至少十几个,赶上节检测日,就要翻倍了,多的时候,垃圾箱都装不下。
“夏天扔的都是瓶子。天冷的时候,扔下去的都是刚刚吃完的泡面盒,汁水淋漓。”动物园办公室工作人员说,狮子、熊、老虎等,在动物园里都是敞开式参观,原本它们是森林的霸主,如今却成了被动接收垃圾最多的动物。
有一次,阮师傅和几个扔瓶子的游客吵了起来,游客当时说的几句话,他印象很深。游客说:我们来动物园是看活的,不是死的标本,它一动不动,我怎么知道它是死是活。
阮师傅觉得,这是大部分游客的心态。看到在睡觉的猛兽,就想办法叫醒它,想看看它威猛的样子。要是碰到活泼好动的,比如猴子、猩猩,他们又觉得,该和这些动物来个互动。
很多时候,一个瓶子、一块石头扔下去,睡得正香的狮子、老虎突然惊醒,有时会扭头看看游客,无奈地换个地方躲起来。有时,也会发怒地大吼一声,可越这样,扔它的人却越高兴。
有些猩猩、熊猫、猴子住在大玻璃房里,有些游客去看时,还会用力拍玻璃,以求引起动物们注意,很多动物因此受了惊吓。两栖爬行馆的水池里,还有好多游客扔进去的硬币。
剧院嗑瓜子接听手机
前段时间,听说在人艺小剧场演出《解药》时,演员李龙吟看到台下有观众接听手机,中断演出“跳戏”去和观众理论。有人认为这暴露了演员的业余,但确实也是因为观众有错在先,同样是看这部戏时,有观众一直在用手机玩“大富翁”的游戏,后面的一老年观众忍不住几乎与其发生肢体冲突。
有个摄影记者调侃说完全不用顾忌按相机快门的声音影响观众,因为观众席里接打电话声、孩子哭闹声早已将按快门的声音淹没。
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随着赴美定居的华人日益增加,南加州各居民小区内的公共设施,如游泳池、水力按摩池、健身房等也开始频频出现华裔同胞的身影。中新网曾援引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既然是公共设施,华裔居民前去享用属于理所当然,但有些华人罔顾公认的道德准则,我行我素,旁若无人,留下劣迹,难免遭人侧目,也给华人形象添了不少负面色彩。
小区游泳池都是蓄水池,池水虽定期更换,但仍要靠众人协助维护,方能保持清澈。但有些华人不遵守下水前先在更衣室淋浴的规定,把衣服一脱,就带着满身臭汗往池里跳。在圣地亚哥某小区休闲中心,就曾有韩裔泳客不满华人这种行为,当场出言斥责。
还有一些更极社会道德滑坡引起孩子公德教育的缺失相关论文由{#GetFullDomain}收集端的例子,如大人纵容儿童在游泳池内便溺、“瘾君子”在禁烟区吞云吐雾、将公用浴巾浴袍当擦鞋布等等,虽不多见,但正如俗语所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只要被发现一次,就会给华人整体形象带来难以挽回的伤害。
公德教育十分迫切
中国外交部近日发布了《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年版)》,提醒我国公民出国在公众场合要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不要在街上乱扔东西,等等。《指南》的提醒是善意的,但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国民素质却值得我们反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国家的道德风气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的教育往往注重外在的仪式化的东西,却忽视了内在的东西。所谓内在的东西就是对大自然、对造物主的敬畏之心,就是对同胞(至少是同类)的爱心。“德”不是一种抽象的、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在的东西,应该到自己的心里去寻找、发掘。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孔子所说的“邻”不再仅仅是指与我们比邻而居的人,而已经扩大到我们在大洋彼岸的邻人。“德”应该从对一方乡土,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崇敬开始。拜伦说:“一个不爱自己祖国的人是不可能爱任何东西的。”这或许是我们社会的公德教育的当务之急。
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有损公德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归根结底是我们的公德教育的缺失,家长朝夕与孩子相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说的就是遗传和后天的言传身教。因此,在与其他人相处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制约自己容易激动的情绪;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也尽量不让自己过于激动,因为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说话语气。自己制造了垃圾,从不会随手扔在路上。遇到自己喜欢吃的饭菜,我们要求孩子必须要和我们一起分享,而不是吃独食。打扰了人家,或别人帮忙了,要说声谢谢……凡是我们能注意到的事情,都尽量自己带头做好。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要时刻在心里安一个警钟,别一不小心误了孩子。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公德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意识,必须从娃娃抓起。孩子就像一张纯洁无瑕的白纸,如何为孩子的人生涂抹上社会公德的色彩,需要父母独具匠心,妙笔生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公德标准。父母的言行举止,包括说话的语气、待人的方式、做事的态度等等,都将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在长期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和生活方式的确定。生活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在无形中误导了孩子的行为,成为孩子公德意识养成的“拦路虎”。比如,横穿马路乱闯红灯、随意采摘路边的花朵、随手丢弃用过的纸巾……成年人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事,很可能让孩子日后随意违反公德变得“习以为常”。因此,父母应该特别重视以身作则,自觉做孩子公德的榜样,而不是“反面教材”,否则不守公德的孩子就是不守公德的父母的“翻版”。
学校: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殿,在社会公德日益滑坡的中国,学校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公德培养,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综合评价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首先,加强教师道德培养,发挥教师“德高为师、学高为范”的表率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加强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就必须打造一支作风正派、师德高尚、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特别是德育课教师要做到:第一,不断提升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师只有不断提高教学魅力,不断为教师魅力指数加码,才能激发学生去效仿、超越,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实现以学识魅力传播文明,以人格魅力铸就高尚。第二,培养教学艺术魅力和亲和魅力。教师通过改革教学策略,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加大课堂讲座、对话式教学,事例教学,案例教学的力度。同时,在德育的内容上多渗透一些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具体的道德素质,如社会道德滑坡引起孩子公德教育的缺失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团队协作、公平竞争、人本观念、感恩之心等,使我们的道德知识教育更具有亲和力。这样,教师的教学艺术魅力、亲和魅力也会得到提高。第三,提升心理健康知识和素养。教师只有不断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素养,才可能使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推动公德水平的提高。
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更注重学生的公德教育,让学生了解并熟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社会公德的内容,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这应该成为学生公德提高的主渠道。
再次,注重实践教学,把社会公德的具体内容具体到一些社会活动中。比如,可以开展社会公德教育辩论会,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让学生到城市社区或农村搞社会公德宣传教育,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创建一些爱心品牌等。
第四,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摆脱应试教育的误区,更加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学生公德水平的提高,不应只在理论水平上,更应该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表现出来。如出勤情况,上课表现,穿戴,男女同学关系的处理,作业完成情况,考试纪律等等。
第五,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现实生活中道德理由和心理理由是联系在一起的,很多的心理理由实质上是道德理由,而反过来也一样。所以可以采取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个别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
社会:开展实践活动 营造良好氛围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公民的道德修养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尊老爱幼、保护环境已蔚然成风,但一些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趋势背道而驰的丑恶现象也大量存在着,自私自利、冷漠歧视、破坏公物、扰乱公共秩序等有损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乱砍滥伐、偷捕偷猎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都对社会公德建设以及社会整体的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要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公德氛围,社会各方面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宣传力度,公民也要人人以身作则,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加以舆论上的监督与鞭笞。
开展实践活动
大力倡导以“知义明礼、互助友爱、和谐相处、遵纪守法、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建设,在全社会开展现代文明礼仪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动全社会形成民族团结、公平正义、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文明风尚,使每个公民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态环境、生活质量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努力培育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积极开展“礼仪工程”、“诚信工程”、“和睦工程”、“爱心工程”等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载体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成长的良好氛围。
建立约束机制
社会公德是社会成员起码的社会生活规范,依托的是人们行为的自觉性,但在规范行为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制性约束来辅助规范的形成。单纯依靠宣传教育“软形式”,效果还不够理想,必须辅以“硬约束”,对影响恶劣的不文明行为加以处罚,才能标本兼治。
良好的社会公德的形成和维系,离不开规章制度、法律规范的强制约束。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市民守则、道德规范以及各种规范性措施,以政策规定的形式加以明确,以增强制度规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要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乱扔垃圾、乱贴广告、损坏公共设施等行为,在教育、劝导的同时,实行必要的处罚,以强化人们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使社会公德成为市民自律行为。三是以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对危害社会治安、损害公众利益、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要依法予以打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编辑 王琳琳)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