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英语教学 >陌生化,让诗词教学活色生香

陌生化,让诗词教学活色生香

收藏本文 2024-02-27 点赞:15919 浏览:701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国是诗歌大国,但真正喜欢古典诗歌的人却并不多;学习诗歌的中学生,更是将之视为畏途,认为看不懂答不好学不会。老师花了很多功夫讲解诗歌,往往劳而无功。古人有言: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写诗也会吟。如此说来,诗歌读多了,自然就有了领悟力。那么,当前问题归根结底在:学生读诗太少。要走出诗歌教学的困境,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乃当务之急。而要让学生爱上诗歌,课堂教学的有趣有效又是关键。如何做到这一点,陌生化理论或许能给广大一线教师以启迪。
陌生化理论,其核心就是改变人们所熟悉的环境,改变其固有的认识和思维态度,能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曾经熟视无睹的世界。如果拿这一理论来指导诗词教学,那么,老师想要努力构建的,必定是一个对学生来说更为新奇更有吸引力的诗歌学习环境;要努力让学生在新的语境活动中,喜欢并爱上诗歌,进而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以高一诗词专题“词别是一家”的教学为例,说说运用陌生化理论,进行诗歌教学的实际尝试,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的变化。
1 鉴赏歌词,“陌生化”引入,激起期盼心理
在进入词的学习前,先不说学习的对象,而与之一起赏析他们熟悉的歌词。因为方文山的歌词比较雅,更接近词,而且周杰伦的歌大部分学生是比较喜欢的,所以,笔者先推荐《青花瓷》,与他们一起欣赏(如果有学生不知道的,也可以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来与大家赏析)。听着喜欢的歌,赏着熟悉的词,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推出学习的对象——词。“词”在古代又叫乐府、曲子词,是能唱的。词牌类似于曲谱,所以古查抄袭率词叫填词,词的功用相当于现在的歌词。这样的介绍,也许不很科学,打破了“词”在学生心目中原有的刻板印象,突破了原有的心里期待,而获得了别样的审美效果,学生对词章的学习充满了期待。接着告诉学生,这些词的唱法现在已失传,现代人为这些古词谱曲,也有一些优秀的曲子,如《虞美人》《声声慢》,暗示他们如果不会谱曲,可以为所学的词配上自己喜欢歌的歌谱,大声唱出来。学生都很兴奋,在反反复复的配曲过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背诵任务。这样,将熟悉的介绍常识的方式改变一定的场景后出现,延长了学生的关注时间和感受的新奇度,增加了学生的审美快感。
2 改变文本呈现样式,“陌生化”预习,激发学生兴趣
诗词常用的手法是借景抒情,画面感较强,且很多词有叙事的成份在。有鉴于此,在布置学生预习任务时,笔者改变了熟读文本并赏析的相对空洞的老面孔,引进了电影镜头、制作动漫这些视听觉艺术的手法。如,预习《虞美人》时,让学生通过写分镜头方式,熟悉文本;预习《蝶恋花》,布置制作动漫(没有条件的学生,用文字形式写下来)。这样的方式,既将预习工作落到实处,又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切身感受到意象的选择与表达情感、创设氛围之间的关系,懂得了声音的恰当选择,可以完美画面。任务的新鲜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跃跃欲试,乐在其中。诗歌的预习,原本除了朗读背诵外,很难得到落实,但陌生化的预习方式,使学生熟读文本以外,凝神思考,即使面临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化习见为新知,化平凡为神奇。
3 “我”入情境,“陌生化”情感体验,实现文本穿越
诗词阅读需要想象力,这是大家的共识。但如何贯彻这个方法,并让它成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还有待探索。以往我们一般直接要求学生: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并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出来。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来说,这也不失为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但缺点也很明显,即“隔”,且很难内化为学生的自觉化行为。因为明确告诉学生,是“想象”,所以学生往往置身事外,依然是个旁观者,很难真正进入到人物或作者的内心,更无法体会那些细腻的情感。为此,笔者将这个环节作了改变,并教之于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即直接让学生以“我是某某某”为题,来体验并描述人物在不同情境中的感受。其实还是想象,但直接让“我”入境,不再有“我”与“想象性主人公”的区分,这一点简单的变化,打破了“隔”的状态,效果很好。如,在《雨霖铃》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以“我是柳永”为题体验并讲述那个离别的故事。学生讲得很好,有个学生将之分为“离别前”、“离别时”、“离别后”三个阶段,写得非常深情。在对学生作品点评时,教师正好可以结合作品对一些手法作讲解,如虚实结合、神态描写、点染等,学生对这些手法有了感性的认识。虽说只是一点点的改变,但效果却大不一样,这是陌生化所带来的。“我是某某某”因为好用,现在不用说,学生自己就会用这种方法来想象。情境体验,成了他们的自觉意识。
4 比较阅读,“陌生化”名句赏析,打通异类文本关节
懂得句子的好,并能知道好的缘由,是学生诗歌鉴赏水平的重要表现之一。在每一首诗词中,都有好的句子。如何组织赏析,既能提高学生的水平,又能有一种延续性效果,笔者也为此作了一些摸索。尝试之后,觉得比较阅读相对有意思一些。如,在赏析“杨柳岸,晓风残月”时,常规的概括内容,意境分析,情感把握,似不足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句子的美。于是,笔者先引进了两个句子:小桥流水人家,人迹板桥霜。让学生比较发现这三个句子的共同点,即,都由名词叠加而成。这样的描写有什么效果?在此,笔者突破常规,跳出诗词范了古龙小说。古龙小说语言简洁,爱用名词,不单是写景,连小说题目都如此,如《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剑》等。而武侠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所以,我介绍了古龙小说的开头及相关段落的描写,让学生涵咏体会。不同文本的沟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名词叠加法写景的妙处。陌生化,把与学生太接近的文字从眼前拉开距离,以造成似曾相识的疏离感,

源于:论文要求www.udooo.com

使没有感觉的语言变得生动。接着趁热打铁,引入诗词中很常见的“以景结情”的概念及好处。学生觉得很有趣,学得很带劲。有意思的是,后来班里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或随笔时,有意识地在开头和结尾用上了简洁的景物描写,并戏称是“古氏”写法。读写结合,这倒是没料到的收获。
5 角色改变,“陌生化”训练,“我”的舞台“我”作主
教学后辅之以相关巩固练习,这是任何学科都必须的。但如果能在训练方式上作些变动,也会有令人惊喜的发现。学完诗词后,能学会自已欣赏诗词,这是诗歌教学的最主要目标,所以除了必须的笔头练习外,笔者还尝试了新的形式,即让学生来当老师。最后一篇《声声慢》笔者就是如此处理的。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准备后,让他们自已走上讲台组织教学,并完成出题检测工作。这种角色的转换,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又对他们的诗词鉴赏水平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最大的好处是,自己备课,出题,促使他们以理性的眼光来进行诗歌欣赏,最大程度地完成学与教的转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学生们准备得很认真,虽然不是每位同学都有机会上台,但他们听自己的同学讲课时非常认真。讲课的学生,也很卖力地组织上课,甚至有些地方挖得很细,超过了老师,效果不错。
一个专题下来,学生的转变是明显的,课堂不再枯寂了无生气,每个学生似乎都能在教学环节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课余时会主动去读一些唐诗宋词。还有些笔者想不到的课堂的延伸效果:比如写作,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成为不少学生爱用的招术;比如现代文阅读题中涉及景物描写的部分,他们也有了较为准确的思考方法,如不久前做到林清玄的《随风吹笛》,对开头“微微的雨”的作用分析,他们能自然地想到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等作用,甚至考虑到“微微”两字的音韵美,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陌生化”要运用适当,适合实际,不能单纯为追求新奇效果而不停地改变,有些做法如果确实有效,就当固定下来,成为一种习惯,套用一句话说,“变”是为了“不变”,种种做法的改变,最终不变的是要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和阅读能力。另外,这种方法也许更适合高一学生,因为作为起始年级,培养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意识是最主要的。但是有了兴趣,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的意识和鉴赏水平,我想,高三的答题训练也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语文课堂是个大舞台,“陌生化”理论能帮助你在这个舞台上创新出彩。只要你肯动脑筋,多出点子,运用教学智慧,定能使语文课堂活色生香,将语文教学搞得风生水起,让学生乐在其中。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