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党建 >试析作战绥远战役和人民解放军作战指导思想之转变查抄袭率

试析作战绥远战役和人民解放军作战指导思想之转变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1-23 点赞:20954 浏览:8740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绥远战役是在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前夕的特定历史时期内打响的,是晋察冀野战军一次失利的战役,痛定思痛,这对人民军队后来转变作战指导思想进而扭转战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论文通过对绥远战役进行深入细致的考量,总结是役主要经验教训,并与后来发生的几次重要战役进行比较浅析,进而总结人民军队作战指导思想的转变历程。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优势兵力的集中,主攻方向的明确,以及无后方作战的避开,这些都是经历了一个由幼稚到成熟的进展历程。绥远作为陕甘宁边区的北大门,战略价值极大。我军晋绥部队在绥远地区的积极作战,掩护了党和西北野战军的侧翼,吸引了傅作义部主力以而减轻了陕北我军所承受的军事压力,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绥远战役我军作战失利的重要理由就在于没有在战役最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兵力于包头,在归绥、包头问摇摆不定,没有明确主攻方向,平均利用兵力,尤其是在包头逐次投入兵力的“添油战术”,消耗了我军大量有生力量。正太路战役,聂、罗、萧等指挥员由于准确贯彻军委制定的“大踏步进退,摆脱被动,实行主动”的作战方针,置北线蒋军于不顾,大胆地贯彻实施正太作战案例,在战役各阶段都能集中优势兵力,明确主攻方向并毫不动摇,终于取得了不仅歼灭敌军三万五千余众,而且解放了大片土地,使晋察冀与晋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的辉煌胜利。巩固解放区,避开无后方作战对我军而言及其重要,这是支持长期战争的物质基础。后勤补给的及时完备与否直接关乎战争的胜败。回顾我军之战史,无后方作战可谓异常艰难,而丧失了大后方则时时有遭敌击破、歼灭的危险。绥远战役我军作战失利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在新区作战缺乏稳定的后勤保障,对脱离后方深入敌后作战心存顾虑。历史已经告诉后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站稳了脚跟,完成了将战争引向国统区,减轻我军内线作战压力的战略任务。但是,刘邓大军在千里转战的近半年时间里,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自南渡黄河后,刘邓大军鏖战鲁西南,血战羊山集,跨过陇海路,通过黄泛区,兵锋直指大别山。其间取得重大战果,然我军自身亦折损颇多。主要理由是为无后方作战部队得不到休整补充,连续作战刀锋已钝。人民军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逐渐掌握了一套成熟正确的作战指导思想并根据战场形势恰当运用之,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关键词:绥远战役论文作战指导思想论文优势兵力论文主攻方向论文无后方作战论文

    摘要5-6

    Abstract6-8

    目录8-10

    第1章 绪论10-14

    1.1 探讨背景和作用10-11

    1.1.1 探讨背景10

    1.1.2 选题作用10-11

    1.2 相关文献综述11-12

    1.2.1 国内文献综述11

    1.2.2 国外文献综述11-12

    1.3 探讨重难点及解决案例12-14

    第2章 关于绥远战役14-25

    2.1 绥远地区概况14

    2.2 绥远战役前夕之敌我态势及夺取绥远之战略作用14-18

    2.3 绥远战役经过18-23

    2.3.1 战前敌我态势与战役准备18-19

    2.3.2 出击绥东19-20

    2.3.3 围困归绥20

    2.3.4 进攻包头20-22

    2.3.5 撤出战斗22-23

    2.4 绥远战役之战果及主要经验教训23-25

    第3章 绥远战役直接推动解放军作战理念转变25-56

    3.1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作战指导思想25-26

    3.1.1 基本的游击战,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25

    3.1.2 敌进我进,挺进敌后建立根据地25-26

    3.2 绥远战役之后我军作战指导思想26-53

    3.2.1 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尽量避开钝兵坚城26-31

    3.2.2 集中优势兵力,明确主攻方向31-45

    3.2.3 巩固解放区,避开无后方作战45-53

    3.3 绥远战役之战役学借鉴作用53-56

    结语56-5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