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党建 >简谈地方政府建国初期地方政府粮食调控

简谈地方政府建国初期地方政府粮食调控

收藏本文 2024-04-08 点赞:16900 浏览:7229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民以食为天。粮食不足一直是中国历朝历代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不例外。建国以后,政府对粮食的调控特别是统购统销政策的制定、贯彻实施以及进展演变深刻影响了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统购统销的实行被称为继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经工作之后新中国财经战线上的第二次大战役(加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统称为财经战线的“三大战役”)。本论文试图以粮食的变动与调控、粮食市场的情况与管理以及粮食购销政策的实施与演进为线索,对解放后至1957年间上海市政府的粮食调控政策及实践进行较为详尽地梳理。1949至1957年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以及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期。在此阶段,以1953年底为界限,我国粮食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自由购销到统购统销。这个变化给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转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均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以自由购销转变到统购统销的理由众说纷纭,但政府期望通过政策的转变以更有效调控粮食以及粮食市场无疑是重要出发点之一。粮食是物价指向标,事关民生大计。由于上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其在全国的重要地位,更由于解放前粮价巨大涨幅带来的强烈惯性和延续性,调控好上海市的粮食是新政权当时面对的极其艰巨之任务。上海的粮价波动和调控在全国颇具代表性。总体来说,上海解放后,粮食先是不可避开地延续了波动涨幅较大的惯性,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之后逐渐平稳。政府对粮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严格调控。其中,1949至1952年,粮价仍以自由为主,1953年起,逐步实行粮食计划管理办法,粮价基本保持稳定。粮食市场方面,建国初期市场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实行自由贸易,资本主义粮食商业还占很大优势。粮食自由市场有着,社会上一些粮食投机商利用尖锐的粮食产需矛盾,兴风作浪,抢购粮食,与国营粮食部门争夺市场。由此,政府急于找到一个更好的粮食调控政策以有效制约粮食和粮食市场。这样,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也就成了一种历史必定。统购统销政策实施以后又经过了一系列调整,最终通过对粮食“写”和“卖”的双向垄断,牢牢地制约住了粮食和市场,为我国“一五”计划的顺利开展甚至是以后的国民经济进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不过,该政策的实施也限制了市民的自由,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关键词:建国初期论文地方政府论文粮食调控论文

    论文摘要6-7

    ABSTRACT7-10

    绪论10-16

    (一) 选题缘起10-11

    (二) 探讨近况11-15

    (三) 探讨策略与资料利用15-16

    一、粮食的变动与调控16-28

    (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粮食的波动与制约(1949-1952)16-22

    (二) “一五”期间粮食的情况与调整(1953-1957)22-28

    二、粮食市场的情况与管理28-43

    (一) 自由购销时期的粮食市场(1949-1952)28-33

    (二) 统购统销时期的粮食市场(1953-1957)33-43

    三、粮食购销政策的演进与实施43-64

    (一) 自由购销(1949-1953)43-46

    (二) 统购统销(1953-1957)46-64

    四、粮食调控的内在转变逻辑与外在民众反应64-74

    (一) 粮食调控的内在转变逻辑64-68

    (二) 粮食调控的外在民众反应68-74

    结语74-77

    附录77-7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