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地理教学 >有关于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关于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收藏本文 2024-02-11 点赞:5161 浏览:1574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明确把握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式,整合教学策略;改善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重视课后作业管理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手段;作业管理
为什么有些教师的课让学生“听不够”,而有些教师的课却让学生“兴味索然”?为什么有些教师用几句话就能将概念讲得生动明了,而有些教师长篇大论后学生仍然感到“如坠云雾之中”?这或许体现了教师教学能力的不同,也更体现了生物课堂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现笔者结合生物课堂教学的实践,来谈一谈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对生物课堂教学具有绝对的导向性和调控性,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则会使课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过程有的放矢,避开了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与此同时,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注意质和量两个方面,它不仅要反映学生获得了什么,而且还要反映学生获得的量。

1.确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注意质的一面

教学目标一方面要从教学的社会功能出发,规定培养对象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明确学生的发展要求。

2.确定教学目标时还要注意量的一面

但不能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视为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量。因为知识量超过了学生的承受力,其结果不仅是无效的,甚至还是有害的。因此,恰当地规定教学的量,并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实施,这是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教学目标不仅要规定这一堂课要“学什么”,还要规定“学多少”。

二、改革教学方式,整合教学策略

教学方式是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手段、技术和途径。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有力保障。在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学中,教学方式主要是讲授法,学生大多被动接受知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能力得不到锻炼,才华和智慧得不到展现。教学策略决定了教学的方向和结果。在倡导新的学习方式的同时要有新的教学策略来引导,新的教学策略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为生物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在正确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教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充分发挥创造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实现各种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

三、改善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德国的赫尔巴特说过:“教学有两个原则,一是把任何矫揉造作的方式排除于教学之外,因为不是出于自然情绪需要的教学会使学生感到厌恶;二是教学必须通过时学生始终保持期待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让学生出于被动的压抑状态。”因此,教师应富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技巧,能随机应变。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有利于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它是用事物的形、声、色的动态变化直接诉诸人的感觉器官,远远超过了书面语言、口头表达的作用。它强化了形声教学效果,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和微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隐为明、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课后作业管理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等于教师不要布置作业。恰恰相反,合理配置学生的课后作业,加强作业管理,是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延伸,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有力措施,也是减负增效的重要保证。教师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既可以推动学生认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了解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和交流,又可据此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需要,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上仅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课堂教学具有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学校的条件等因素,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教学方案,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的有效学习。事实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是很多的,它需要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吴文侃,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编辑 代跃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