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国际贸易 >论创新型国家要义、经验和如何写

论创新型国家要义、经验和如何写

收藏本文 2024-01-24 点赞:13763 浏览:5835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科技创新能力强是当今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从历史经验上看,坚强的国家意志、有效的创新体系、高强度的创新投入、完善的体制机制等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共同要素。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应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 历史经验 启示
创新型国家之义
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从而处于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链条高端的国家。一般认为,在创新能力排名前20位的国家,可以认定为是创新型国家。目前包括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韩国、芬兰等20多个国家,都是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通常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创新投入高,R&D投入占GDP的比重高于2%;第二创新产出高,科研论文产出和发明专利占世界的比重高;第三自主创新能力强,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第四科技进步贡献率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目前,我国距离创新型国家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任务艰巨,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总书记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充分说明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是应对国际经济科技挑战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巨大压力。2009年,我国人均GDP3600美元,不到世界同期平均8000美元的一半,更不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40000美元的十分之一。表面上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是人均GDP的差距,实质上却是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上的差距。当代的科技进步仍是由少数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的研发投入占世界总量的80%,发明专利占世界总量大约95%,控制着制造业的高端部分和各产业领域的技术前沿。与发达国家相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www.udooo.com

比,我们在科技领域面临较大的差距,如表2所示。
第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抉择。在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基础上,十七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我国必须要从改革开放到2020年,连续40年以上保持8%以上的经济高速增长。而根据研究,如果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得不到大幅度跃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不到60%以上,那么这将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它是衡量区域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宏观性和综合性指标。目前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贡献率现已达到80%左右,我国只有39%,这意味着在我国每年8%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只有不到3.2%靠科技进步实现的,而超过4.8%是靠投入量的增加实现的。作为一个人均资源综合占有量全球排名第120位的国家,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唯一的出路,就是向科学技术,向创新要增长,要效率。
第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唯一出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对要素投入、投资和出口的高度依赖为典型特征,缺乏可持续性。2005年,我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5%,然而,当年我国消费的石油、原煤、粗钢、水泥和氧化铝,分别约为世界消费量的7.8%、39.6%、31.8%、47.7%和24.4%。因此总书记发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的指示。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除了经济发展既有惯性、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外,根本原因在于科技含量的高低、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这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质量和发展方式的根本。因为,生产结构决定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需求结构上的不合理(过分依赖出口和投资,消费需求不足),重要原因在于经济利润的大头由掌握核心技术的外国公司拿走了,国内所得有限,消费自然就上不去。产业结构上的不合理(过分依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根源也在于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改变生产投入结构上的不合理,实现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
创新型国家之鉴

(一)国家意志是先导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系统推进的艰苦过程,必须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形成国家意志,必须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坚定不移的走“科技创新立国”道路。
美国是一个主张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但在科技发展领域,国家的主导和干预力量仍然相当强大。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先后出台了《科学:无尽的边疆》、《美国制造》和《科学与国家利益》等三份重要研究报告,由国家主导了曼哈顿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等大规模科技发展行动,由此奠定了美国科技强国地位,推动美国逐渐走向知识经济时代。韩国是由国家主导走向科技强国的典型代表。韩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极为贫乏,1961年经济建设起步时,是一个极其落后的农业国,人均GDP只有82美元。然而,经过40年的迅速发展,现在已经成功跃升为创新型国家,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出口汽车、手机和核电站。这与韩国政府矢志不移的“科技创新立国”战略密不可分。韩国政府认为,韩国唯一的资源是人力资本,是国民的大脑,“韩国必须创造明天韩国人吃饭生存的科学技术”。从1961年至今,韩国历经14届政府,但无论是哪个时期的科技政策,其核心都是增强韩国科技创新实力。

(二)创新体系是关键

有效运转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创新型国家成功的关键。国家创新体系,就是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相似度检测机构和政府部门等在内,通过交互作用,实现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的产学研合作网络。国家创新体系具有一些共同的要素,这包括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科学基础设施、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格局等。但由于发展起点、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各国都应建立起符合本国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
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以原始创新见长。原始创新是指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原创性活动,具备首创性、突破性、带动性三大特征。美国原始创新成果丰富,不断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浪潮,这是以美国强大的基础研究为根本支撑的。日本以集成创新见长。集成创新是指,把已有的单项技术组合起来,发挥到极致,产生“1+1>2”的效益,例如新干线技术。据统计,在1955-1970年,日本只用了不到60亿美元的代价,几乎掌握了半个世纪世界发明的全部技术。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就靠强大的模仿基础上的集成能力,在钢铁、汽车、家电等部门实现对美国的技术赶超。

(三)创新投入是前提

持续而高强度的创新投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保障。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在教育和科研上的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可以说是“不惜血本”。
在教育投资领域,以色列高度重视发展教育,视之为关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首要因素,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始终保持在占GDP的10%左右。政府为每个小学生每年花费3938美元,为每个大学生花费11036美元,均为世界第一。德国法律明确规定,实现12年制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学费全免。日本、韩国在二战结束之初经济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仍极为重视教育投入。在科研投资领域,2007年,美国研发投入经费达3437亿美元,占世界研发总支出的近40%,比七国集团其他成员的总和还要多。近50年来,美国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一直在2.2%~2.8%的高水平。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没有过去,美国政府就已经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创下历史最高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衰退,但其对科研投入不减反增。2007年,以色列的这一比重高达4.46%,雄踞世界第一。瑞典、芬兰等北欧小国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左右的高强度,这也是导致其多年以来稳居创新型国家排名前列的重要保证。

(四)体制机制是保障

各国非常重视创新政策和创新体制机制的完善。以立法形式为创新活动保驾护航,是创新型国家的通常做法。完备的法律体系、严格的法律秩序,为企业和个人的创新行为提供了强大激励和法律保障。
《专利法》是美国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发明人权益的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它对美国长期保持世界第一专利大国的地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80年颁布的《拜杜法》,大大加速了大学和科研机构将战时科研成果向民用技术转让的步伐,催生了惠普、硅谷等新型科技企业和高新区的诞生,引领了20多年来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此外,各国还非常重视组织变革和制度创新。例如,企业技术实验室制度的创立,以及大量培养工程师的教育制度创新,使德国在20世纪初实现对英国的赶超,而今天德国享誉全球的职业培训,被称为推动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日本企业开创了丰田式精益生产方式,非常适合渐进性创新。又如,为提升科教部门在国家经济决策中的地位,韩国政府将教育部、科技部提升为副总理级别。芬兰成立以总理任主席的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理事会,瑞典专门成立国家创新署。
创新型国家之法

(一)增强创新“自主性”

总书记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就是要强调自主知识产权,强调要有中国人自己的核心技术。我们要区分发生在中国国土上的创新与中国人的创新。多年以来,在我国涌现的科技创新成果不能说不多,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还是太少了。中国人只有掌握属于自己的核心科技,中国经济的未来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二)提高科研“转化率”

目前我国具有一定的科技水平,最大的问题,是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能力不足。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完善多层次国家创新体系,解决科技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提高科研“转化率”。深圳没有著名的大学,知名的科研院所也很少,但深圳却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自主创新道路,这与深圳高度重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密不可分。目前,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成为第一支柱产业:不仅如此,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全市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经费来自企业,90%以上的专利是由企业申请的,形成了国内最大的本土创新企业群,成为全国的标杆城市。

(三)加大投入“自觉性”

建设创新型国家,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必须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华为公司的成功说明,我国企业只有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才能勇立时代潮头。华为公司成立于1988年,目前已经成长为令国际同行敬畏的公司,2008被美国商业周刊杂志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2009年,华为全球市场销售收入达1491亿元,跻身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商。2010年,被美国权威商业媒体Fast Company 评为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第五名。成功的背后,是华为公司对科技创新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巨大投入。

(四)打造创新“软实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大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成败的重要保证。人才的培

源于:论文集www.udooo.com

养离不开环境的熏陶,我们必须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培育“人人皆是创新者,时时皆是创新之际,处处皆是创新之地”的创新主义文化,为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6
2.陈劲.柳卸林主编.自主创新与国家强盛—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8.6
3.李安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韩国经验与中国借鉴[J].世界经济研究,2006(10)
4.张文霞,李正凤.芬兰从资源型国家到创新型国家的历程[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