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学前教育 >课程儿童、经验和课程:课程哲学

课程儿童、经验和课程:课程哲学

收藏本文 2024-03-02 点赞:18825 浏览:8351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课程哲学探讨的使命是确定课程目的,并使手段合乎目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如果说康德的这一主张是正确的,那么,儿童是课程的目的或教育的目的便是正确的。以儿童为目的的课程尊重儿童的生活和世界,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让儿童按照他的本性自然生长。课程不是外在于儿童的东西,而是儿童的生长历程本身。儿童的生长体现为经验的生长。经验是儿童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历程与结果。经验的历程就是生长的历程,生活的历程,主动活动的历程。以儿童为目的的课程围绕儿童已有的经验、儿童的生活,结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帮助儿童实现经验的深化与拓展。当知识取代了儿童成为课程的目的,当课程试图用所谓客观知识来改造儿童经验和儿童世界的时候,儿童也就沦为学习的机器和装载知识的容器。与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同,在经验课程中,儿童是主动的活动者,并在活动中获得经验的扩充与扩展以实现生长和进展。经验课程并没有把知识排除在经验之外。知识可成为儿童经验的一部分,也可成为课程的内容。让儿童获得经验,既符合认识的逻辑又符合儿童心理的逻辑,既符合人是目的基本原则又符合效率效益的经济原则。由于儿童在经验中实现生长,在生长中获得经验,经验既是生长的目的又是生长的手段,所以课程的目标应是一系列的生长经验。课程经验的选择、组织和实施均应遵循儿童的“内在时间表”,并以儿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以儿童获得经验的方式为依据。课程评价应以能否推动儿童生长作为标准,既预测什么样的经验符合儿童的生长需要,又检验已经实施的课程是否满足了儿童的生长需要。在通往以儿童为目的的课程之路上,有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工业化进程中的弊病,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唯科学和伪科学等敌人。这导致了知识本位的课程观长期统治课程领域。要战胜这些敌人,我们就必须对生命心怀敬意;必须尊重儿童;必须发扬的精神;必须始终把儿童当作课程的目的,而非达到目的的手段;必须用整体的、有机的哲学观来看待课程的不足和争端。唯有如此,教育与课程才能实现推动儿童生长的目的。关键词:儿童论文经验论文课程论文课程哲学论文

    摘要3-4

    Abstract4-9

    绪论 课程哲学探讨:使命与策略9-15

    一、杜威的呐喊:放弃确定性的追求9-10

    二、课程哲学探讨的使命:确定课程目的,并使手段合乎目的10-12

    三、策略:课程哲学探讨的利器还是枷锁12-14

    四、本探讨的基本思路14-15

    第一部分 课程目的论15-40

    第一章 课程探讨应直面价值不足15-21

    一、徒劳无功:本体的追寻15-16

    二、深陷泥淖:本质主义的囚笼16-17

    三、日常语言哲学:维特根斯坦的救赎17-19

    四、直面价值:走出亚里士多德的陷阱19-21

    第二章 课程应满足儿童的生长需要21-28

    一、存活与进展:探讨课程满足需要不足前提22

    二、儿童与社会:以二元对立到和谐统一22-24

    三、去蔽:课程满足需要不足的关键24-25

    四、被异化:儿童和社会的悲剧25-26

    五、回归:课程应满足儿童和社会存活、进展的需要26-28

    第三章 课程的目的——推动儿童生长28-40

    一、人是目的:道德的命令28-30

    二、儿童是目的:课程的基础30-31

    三、以“儿童是目的”到教育即生长31-33

    四、教育应遵循儿童的生长规律33-36

    五、生长的教育意蕴36-40

    第二部分 儿童、经验与课程的联系40-85

    第四章 儿童之谓儿童40-51

    一、“儿童是儿童”与“把孩子看作孩子”41-44

    二、儿童是未成熟的人44-47

    三、儿童是自己的创造者47-51

    第五章 经验之谓经验51-75

    一、杜威之前的经验观及经验课程思想51-63

    二、杜威的经验哲学及经验课程观63-75

    第六章 儿童与课程:经验哲学的观点75-85

    一、儿童:教育史上经验课程思想的共同“中心”76-78

    二、经验:教育心理学化的诉求78-80

    三、以“儿童是目的”到课程即经验80-85

    第三部分 经验课程论述85-118

    第七章 课程的目标——目的与手段的哲学85-93

    一、课程目的、课程目标与教育活动:目的与手段的统一85-87

    二、结果与历程:关于目标的两种看法87-90

    三、经验:目的与手段的合一90-93

    第八章 课程经验的选择、组织与实施——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93-108

    一、课程经验须遵循儿童的“内在时间表”93-98

    二、课程经验须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和鹊的98-101

    三、课程经验是未经分化的整体101-105

    四、课程经验的价值考量105-108

    第九章 课程评价——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08-118

    一、课程评价的传统、误区与不足108-111

    二、课程评价是事实与价值判断的合体111-113

    三、课程评价是课程价值的发现和创造113-116

    四、课程评价是一项“渐进工程”116-118

    第四部分 通往经验课程之路118-162

    第十章 传统的课程——知识的幽灵118-129

    一、知识幽灵的诞生118-119

    二、知识幽灵在徘徊119-124

    三、知识幽灵的危害124-129

    第十一章 以儿童为目的的课程及其敌人129-150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人”的缺失129-135

    二、工业化进程中的弊病:人的物化和工具化135-139

    三、思维方式:二元对立的哲学139-143

    四、唯科学主义:对科学精神的背叛143-145

    五、伪科学:对科学的以讹传讹145-150

    第十二章 路标:通往以儿童为目的的课程之路150-162

    一、心怀敬意:成人对儿童应有的态度150-151

    二、的精神:儿童解放的思想基础151-154

    三、整体的、有机的哲学:二元对立的消解154-158

    四、策略:在以儿童为目的的道路上158-162

    结束语 儿童、经验、课程:回到整体状态162-16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