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计算机教学 >课堂教学“合作”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增添生机

课堂教学“合作”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增添生机

收藏本文 2024-01-29 点赞:34620 浏览:15781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合作探究性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探究式活动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初中化学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热点,也是难点。因此化学老师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活动探究,以获得真知。“原电池”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学生学习电化学的基础,为学生更好的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及应用有很大帮助,具有较高的探究价值。本节课采用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组原电池,来探索形成原电池的条件。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较多问题;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学生做实验的目的为了验证实验的问题,从而实现“在探究中学,在学中探究”的理念。

一、教师的引导

实验前,引导学生进行物质和知识方面的准备。上实验课前两天,先把学生按每6人一组,分成9个小组。同时,通知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并且根据需要和手头现有的资源准备一些自己可能在实验中用到的材料。教师自己也在实验室充分准备一些如电流计、锌片、铜片、烧杯、乙醇溶液、蔗糖溶液、稀硫酸、氯化铁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铁片、导线、炭棒等材料,以确保每小组都能顺利进行实验,并且可根据需要更换实验装置。
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目的,合理设计实验装置。为了让学生能自由发挥想象力,自行设计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提高创造思维能力。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怎样设计实验,选用哪些材料和药品,而只是提供一些知识背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如“伏特第一个发明了电池,当时是用锌、银浸在盐溶液中而制成的,并且铜币和铝箔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干电池中产生的电能,就是由不同金属通过导体相连提供的。你们能否结合上述原理,利用手中现有的材料,也设计出一个电池来,让它能让卡片的音乐响起来,或者让电流计指针偏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评语www.udooo.com

转?”。这样的引导方法,既告诉了学生构成原电池的原理,能有效选择实验用品,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同学们立即兴致高昂、跃跃欲试。实验开始前,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同时指导学生怎样使用电流计,怎样能证明有电流产生。
探究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形成结论。刚开始进行实验时,大多数同学动手能力不够,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感觉无从下手;有的小组没有把电极放在同一个烧杯中,就开始观察电流计的指针有没有偏转;还有的同学凡是有新情况就来咨询老师,想从老师那里直接得到答案。这时,教师就要做好引导。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和学生一起分析实验现象,但不要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可以用“你们交流一下”、“你自己再想想为什么”、“查查资料”等方式回避,让学生自己找出原因。原理弄清楚以后,同学们渐渐活跃起来了,每个小组都开始了创造性的实验,他们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和药品,实验设计越来越新颖、结论也越来越合理。
进行成果交流时,引导学生回归原理、归纳知识要点。每个小组的代表汇报该组选用的实验装置和产生的现象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你们从刚才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这样点拨后,后面展示成果的小组都可以描述现象,同时给出结论。“两个导体相距比较近的时候,电流计指针偏转较大”“如果电极接触了,就没有电流了”,“有些溶液混合后电流变小了”等现象的发现都是学生探究后得出的结果。“能解释一下原因吗?”,在教师的引导下,问题都迎刃而解。
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巩固知识,将理论变为能力。通过探究实验及同学之间的展示、交流,学生很快掌握了原电池形成的条件,并从理论上解释了原电池工作的原理,还能够和之前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进行适当结合,但这些知识还不是很全面。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通过对一些习题的分析,加深了他们对原电池形成条件的认识,顺利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

二、教师引导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知识的探究度要把握。探究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超出学生知识范围的内容,产生了放手让学生做与他们知识不足的矛盾。教师此时要进行把握,做好“探究度”的控制。如在本节探究中出现了不活泼金属也产生电流的情况,这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畴。此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回避一些暂时不好理解的问题,采用“这些知识我们现在还不能解决,产生的原因我们以后可以在化学专业中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把握主要知识,不过度拓展。
教师引导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能主观臆断。本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行为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他们更多的选用自己带的材料,如苹果、桔子、果汁等,代替课本上的常见电解质溶液。第二种是不甘于按部就班的进行。在实验中,大多数小组都选择了把溶液混合使用,如桔子汁与苹果汁混合等。学生的这些创造性设计,教师应该给予认可和鼓励,尽可能让他们发挥潜能,将学化学变为用化学。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结合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确定可以探究和有探究价值的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现有的知识和身边的教学资源进行能够探究的活动;其次结合课程标准和学情引导学生在合适的限度内探究;另外,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是参与者,更是引领者。教师不能被动地参与,任其放任活动,更不能让学生无助地进行探索活动。当学生探究时遇到比较艰难的问题,但探究的兴趣依然很高涨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正确的引导,向学生提出建议或意见,或指明范围,或拓展思维,或探讨利弊,或寻求新途径,或调整研究方向,减少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盲目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