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家庭教育 >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强度拓宽素质教育领域

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强度拓宽素质教育领域

收藏本文 2024-04-18 点赞:5325 浏览:1424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该文以素质教育之必要性为出发点,阐述了针对《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学方案(试行)》如何着眼于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需要,深化素质教育强度,拓宽素质教育领域,从而培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数学智能人才。
关键词:素质教育;计算机;数学智能
中等师范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目标决定了中师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中师数学教学素质教育的进行,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的认识上的偏差,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教师只管单纯地教,学生只为“六十分万岁”盲目地学,在教中思想品德教育少,在学中缺乏理想信念;因而,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难以向广度、深度发展,从而素质教育领域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要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克服“素质教育”领域局限性,必须解决好中师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需要,深化素质教育强度,拓宽素质教育领域。

一、摒弃传统教育思想的桎梏,培养“个性和谐发展型”数学人才。

通过听课、调研和讨论,中师数学教学中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仍是注重怎样把数学知识毫无遗漏地传授给学生,未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因而在教学中尽量把数学知识详细地和盘托出,不留余地。而一些学校领导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时,又是以“学生是否听懂”、“学生考试的及格率”为标准。这样的课堂教育,从“教”的方面看,基本上没有摆脱一定程度上传统教育思想束缚,虽然教师“教”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而学生“学”的积极性却被扼杀,更说不上他们数学能力得到培养,个性得以和谐发展。当然,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知识型”的学生,谈不上是“智能型”的学生,更谈不上是“个性和谐发展型”的学生。
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面向我国蓬勃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把数学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

源于:www.udooo.com

素质上来。根据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探索中师数学教学素质教育之新途径和新手段,这正是新形势下中师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必须更新教育教学思想,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素质,自觉地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二、树立整体教育意识和全局观念,教书与育人并举。

中师教学的对象是未来的小学教师,是从事小学基础知识教育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特殊性和小学基础教育的普通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树立整体教育意识,又由于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教师必须具备全局观念,着眼于大局,着眼于未来,做到教书与育人并举。同时还应抓好常规与创新的关系和若干与巧干的关系。
作为教师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应教给学生怎样做人,为什么学习的道理,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全面的数学人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正是教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鲜明写照,要做到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须解决四个问题:第一,刻苦钻研,为人师表,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第二,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起“整体教育”意识,摒弃那种“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多余的”错误思想;第三,要解决好“有机渗透”的问题,即如何抓住“有机”,做好“渗透”。“有机”是指结合数学教育内容渗透相关的思想品德;“渗透”是指避免牵强附会,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数学教育对立起来,这样,明确涵义,避免不渗透或盲目渗透的作法,做到符合实际的有机渗透;第四,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并结合新课的导入,典型例题的选择,练习设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克服为了育人而育人的不良现象。

三、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切实做到教与学的统一结合。

教学活动,就其本义来讲,就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过程。当然,数学教学也不例外,但如何去“教”,怎样去“学”,甚至如何去“教”好,怎样去“学”好,这就是一件具体、复杂、艰难的事。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单纯地讲授为中心,以掌握书本知识为目的,脱离学生的实际存在,把教师的作用凌驾于学生主体之上,根本不管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更不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怪圈里,消极地学,只求六十分万岁地学,这样就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数学教学中,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不应该只注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应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消极变积极,为理想信念,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参与数学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引导他们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思维技巧,并能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拓宽素质教育领域,加强计算机教育管理,培养二十一世纪智能型人才。

贯彻落实“四大板块”教学是《中等师范学校教育大纲(试行)》的核心,实施数学“四大板块”教学是中师数学教学素质教育的一大举措,即数学课的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与教育实践。数学课的必修课是中师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数学课的课外活动与教育实践是中师数学教学中对其必修课的具体化和实践化,但数学课的选修课却为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学校不重视或忽略。大家知道,选修课是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选修课也是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学选修课的开设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技能。因此,加强教学选修课之教学,克服中师数学教学中的不良倾向,对其学生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计算机选修课的学习又有跨世纪的内涵和作用。
众所周知,未来竞争是科技竞争,人才竞争,归根到底是素质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计算机技术的竞争。前不久,在全国第六届小学数学年会和四川省第四届小学数学年会上,周玉仁教授在题为《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报告中指出,小学素质教育要着眼于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搞好数学教学。同志也提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而我们中师学校培养的是从事中华民族奠基工程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中师生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的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素质,甚至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前途。因此,加强师范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拓宽素质教育领域进行计算机知识技术的普及和教育,对培养数学智能型人才有着高度的必要性和长远性。
如何面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需要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呢?我认为针对中师数学教学的内容和特点,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抓好对学生深入浅出地进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教育,使学生明确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地位、作用和“科技强国”的道理,树立强烈的科技意识;二是抓好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抓好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内容以外的大众化技能培训,使学生利用所学技术间接地为当地经济建设、为社会发展怎么写作。
这样,能把握时代脉搏,求实际,出实措,重实效,既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又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的智能型数学人才,正是新形势下中师数学教学素质教育的新举措之一。
五、加强中师数学教学与计算机相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数学智能型人才。
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自然学科,数学知识源远流长,随之数学研究也历史悠久。过去的数学研究对于数学问题只能用笔或简单的数学工具进行计算,研究内容也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如今,凭借计算机的应用,使数学研究内容大量增加,研究水平也大大提高,可谓是数学研究日新月异,从而新的数学分支也应运而生,同时,计算机的应用也为其它学科领域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保证。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