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管理 >试述课堂教学走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革新误区设计

试述课堂教学走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革新误区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3-16 点赞:7267 浏览:2259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出现了重“仿读”,轻感悟;重形式,轻效果;重统一,轻特点等不良倾向,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试图从明确目标——教学创新的前提;读通课文——教学创新的底线;真情体验——教学创新的终极目标这三个方面与各位同仁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误区
1992-7711(2013)11-081-1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读,倡导在课堂中应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让学生在富有个性的朗读中感悟,在品读的过程中思想得到升华。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当前的教学创新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弘扬学生个性的教学思想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付诸实践,教学已一步步走向开放。时下的课堂中悄然掀起了以读为本的热潮,从课文的初读——了解大意,到细读——品味词句,美读——感悟思想。从头至尾,“读”无不贯穿了课堂的始终。形式上不断翻新,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对读、配乐读,表演读,热热闹闹……真是“一读到底”。但细细品味,静静思索,似乎给人的留下的是“浮光掠影”的肤浅,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也只是“到此一游”,在实际的教学中表现出的种种不良倾向,令人深思。

一、重“仿读”,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于是感悟、品析就成为目前教学创新的主环节。然而学生的感悟品析并没有体现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具有多维视角、多元理解的特点。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只滞留表面,内涵苍白,这与课标的独特感悟相距甚远,感悟品析已成为流于虚化,失于空泛的形式化现象,教师就知道让学生去感悟,却不去启发、引导、铺垫,导致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深入文本内涵,没有在文本上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种苍白感悟最多只能算是一种教学摆设而已。
面对当前教学创新的“症结”,我们又该采取何种“良方”呢?

1.明确目标——教学创新的前提。

其实每个学段都有各自的教学任务,如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第一学段的任务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以听读和习惯培养为重点,丰富语言的句型模式和词汇量,引导自主识字;中段的重点放在以默读,表达和语感训练为主要方式的语段训练上,通过典型的语句的朗读,感悟句段内的语言规律;高段以解读表达和探究为学习重点,培养高品味的语感,成段表达的言语表达能力。因此,各学段教学就得围绕本学段的教学任务,体现出各自教学特点。

2.读通课文——教学创新的底线。

从某种角度说,教学创新的底线应当是读通课文,即学生对课文在初读阶段经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之后,达到不错、不漏,不添,不倒和不破,能比较顺畅地读通课文。应当说读通课文在教学创新过程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特殊地位。第一,读通课文是巩固识字学词的重要途径。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识字学词的巩固率低是当前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第二,读通课文是阅读理解感受课文的基础。第三,读通课文是最好的语感培养方法,学生对课文的示范语言,不时地琅琅诵读,入耳入心,就能纠正自己的一些话语习惯,在感受言语灵性的同时也得到启迪。所以,这不仅对于读不通的学生是一种迫切的需要,即使对能基本读通的孩子,多读几遍也是功莫大焉。如果人人能获取读通课文那一份愉悦,就必然在教学创新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态势;反之,如果学生连课文都未读通,就谈不上所谓的深学探究,以后的教学创新活动,充其量只能算是应付老师,甚至是当当看客而已。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曾说过:“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改革风起云涌、花样翻新的今天,不能忘了教学创新的底线。让每个孩子都能读通课文。

3.真情体验——教学创新的终极目标

要让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声情并茂,读出感悟、读出体验。首先得让学生对课文真情体验。要知道朗读是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感于心则荡音,音成于外而化于内”,倘若学生还没有被文本唤起内心的情感波动,就急于通过刻意的模仿达到朗读的目的,长此以往,朗读势必会沦落为矫揉造作“伪情感”的机械模仿。如教学朱自清的《春》,让学生边读边想,仿佛真的感受到春风正在轻轻地抚摸着自己,仿佛真的闻到了泥

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GetFullDomain}

土、青草、花儿散发出的阵阵清香,还仿佛真的听到了百鸟和鸣的美妙歌声,将自己完全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那么,对春的欣赏、喜爱之情便油然而生。
今天,课堂上因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所以,老师对学生缩手缩脚,不敢指画,对学生“富有个性的朗读”更是不敢轻举妄动,生怕浇灭学生的“创造的火花”。其实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先读后导,先导后读,边导边读,读导一体。

二、重形式,轻效果

在新理念指导下,“以读为本”已构成语文课堂的主旋律,朗读成了训练、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一些老师能够把指导朗读作为重点,给学生提供大量读的时间。读的形式也比较灵活。但读得好不好却不管:有的学生读错字音、读破句……老师不加以指导。这样的朗读,尽管人人参与,琅琅书声不绝于耳,但由于学生感悟滞于表层,教师指导淡化、肤浅。而评价老是“好”、“还不错”、“很有感情”、“声音小了点,感情不够到位”等简单笼统的肯定或否定,使学生的朗读训练形式化、走过场。

三、重统一,轻特点

放眼当下语文课堂,不管是低段、中段、还是高段,教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等理念,高频率地运用“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读懂了什么?”而课文的朗读始终贯穿:初读初悟——细读品悟——指名朗读——全班评读——集体齐读;导向引趣——自主学习——讨论汇报——质疑问难——总结迁移等相同模式的“五部曲”教学法。面对这种教学,一是无法体现学段特点;二是学生对老师的上课程序非常的熟悉,无新鲜感可言,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