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继续教育 >变限积分求导公式与其应用

变限积分求导公式与其应用

收藏本文 2024-03-08 点赞:5730 浏览:2060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针对学生难以掌握的变限定积分的最为一般的求导公式,给出了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一元函数的证明,并用实例展现了这一公式在微积分及其后继课程中的重要应用,有力说明了向学生介绍这一公式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变限积分求导公式极限应用
1674-4810(2012)19-0051-02
一 引言
在微积分及其后继课程中,经常会涉及对变限定积分的求导的运算,其中包括积分上下限含有变量,或者被积函数含有除积分变量之外的变量。对于上下限含有变量,一些教材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如[1,2]给出了公式(5),但是没有明确的推导过程,学生很难接受,导致用时有困难。对于被积函数含有除积分变量之外的变量时,却没有明确的公式,一些教材或参考书给出了一些计算技巧。例如,
,被积函数含有变量x求导数时,一般可以采用
分项求导的办法, ,
再用公式求导。又如, ,采用换元u=x
-t,,再应用公式(5)
求导。利用分项或换元的办法,虽然可以解决一部分变限求导问题,但并不能解决任何形式的变限定积分的求导,特别是当被积函数含有多个变元而又不能分离变量时,用上面的方法就失效了。又如在解偏微分方程时,经常会遇到现变限多重积分的解,当验证解的正确性时,就涉及变限多重积分的求导,面对这样的积分,学生更是无能为力。例如无界
弦强迫振动问题的解 。这是一个变限
二重积分,显然,上述换元或分项的办法在此失效。在研究动力系统的稳定性时,也会经常遇到变限积分求导的问题,因而我们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最为一般的求导公式,并给出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证明方法。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公式的重要性和其广泛应用,给出了这一公式基于一元函数的证明方法,并给出其应用,以供大家参考。

二、变限定积分求导公式及其证明

变限积分的被积函数涉及二元函数,在此我们利用变量代换将其转换成一元函数,避免了在一元微积分中偏导数的引入,利用一元微积分学知识就证明了变限积分的求导公式,有了证明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使用这一公式。
定理1:检测设α(x),β(x)在有限区间[a,b]上可微,f(x,t)在区域D={(x,t)∶α(x)≤t≤β(x),a≤x≤
b}上连续,且f(x,t)关于x的导数 也在D上连续,
则有下面一般的Leibniz求导公式:
(1)
证明:为了避免在一元微积分中引入二元函数及其偏导
数的概念,不妨记 ,由定积分
的可加性,可以得到:
按照导数的定义,可以得到:
(2)
利用积分中值定理,则可以得到:
其中 ,因而:
(3)
同理可得:
(4)
其中 。由于f(x,t)是一致连续性的,则:
(5)
联立(3)-(5)代入(2),得到:
即是:
由定理1容易得到求导公式:
(6)
(7)

三、在微积分中的应用

显然有了公式(1),任何变限积分的求导都可以很容易地解决,在此我们给出一些例子说明这一公式的优越之处。

一、求极限。求 ,其中f有连续的

导数,且f(1)=0。
解:利用(1)式及罗必塔法则,直接计算如下:

二、求函数值的单调区间 的单调

区间与极限。
解:f(x)的定义域为(-∞,+∞),由于
所以f(x)的驻点为x=0,±1。因此,f(x)的单调增加的区间为(-1,0)及(1,+∞),单调减少区间为(-∞,-1)及(0,1)。极小值为f(±1)=0,极大值为f(0)

三、求定积分(1999研究生入学考题)设函数f(x)

连续,且 ,已知f(1)=1,求 。
解:令u=2x-t,则 ,即:
两边关于x求导,由定理1,得到: 。
令x=1, 。

四、求函数值(2007研究生入学考题)检测设函数f(x)

是[0,

源于:查抄袭率硕士毕业论文www.udooo.com

]上的单调函数可导函数,f-1是f的反函数,且下
述条件的f(x)满足:
(6)
解:对(6)两边关于x求导,则得到:
即是, 。
因此, 。
因为f(0)=0,则C=0,因而f(x)=In(cosx+sinx)。

四、在数学物理方程中的应用

在数学物理方程课程中,很多解是多重分,有时不免需要验证解的正确性,这就自然涉及到对变限多重定积分的求导,显然用分项或变量代换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如果用定理1给出的公式,求导就不成问题。下面我们给出一个例
子加以说明。例如,验证 是下
列无限长杆热传导问题 的解。并求定积
分 。
解:对u(x,t)关于t求偏导数,可得:
利用公式(1)关于x求偏导数,计算可得:
代入方程,结论显然成立。其次通过令φ(x)=x3,u(x,t)=x3+6xt,a=1代入解的表达式,立即可得:
参考文献
[1]华中科技大学课题组.微积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华中科技大学微积分课题组.微积分学同步辅导[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王以富〕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