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美术教学 >试谈诉求关注“知识创造”:技术支持学习新诉求

试谈诉求关注“知识创造”:技术支持学习新诉求

收藏本文 2024-02-29 点赞:17520 浏览:7316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当前,“学习者中心”已经超越过去的“技术中心”,成为“技术支持学习”的应有取向。这一取向要求以学习理论的新进展为引领,对技术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更好地支持学习者的学习。学习理论的研究表明,人类学习历经了“学习即个体获得”的获得隐喻和“学习即情境参与”的参与隐喻,正在走向“学习即知识创造”的新型隐喻。知识创造隐喻,开辟了国际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新方向,要求技术不仅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推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更要促成学习者创造新知识及开发出承载新知识的“人造物”。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新知识的理想学习形态是“三元交互学习”,它主要以Web2.0作为技术支持,已经衍生出“教学2.0”的形态,技术在其中发挥认知性相似度检测、实践性相似度检测、社会性相似度检测和反思性相似度检测等关键作用。当下人们开展了一系列关于三元交互学习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 技术支持学习; 知识创造; 人造物; 三元交互学习; 技术相似度检测
[] A
[作者简介] 曾文婕(1981—),女,四川广汉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E-mail:zengwj@scnu.edu.cn。
自人类发明了技术之后,技术与学习的关系就紧密缠绕,难分难解。一方面,新技术催生了许多新型的学习活动及其理论,另一方面,学习理论的发展为新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了方向和空间。当前,技术运用的新取向、学习理论的新突破和社会进步的新挑战,正在赋予“技术支持学习”新的使命。

一、学习者中心:技术支持学习的应有取向

技术支持学习(Learning with Technology),指运用技术达至促进学习的目标。曾有学者预言:正如卡尔·奔驰(K. Benz)1885年发明第一辆内燃机汽车导致了世界性的革命,20世纪下半叶,个人电脑和网络设备的诞生也将给信息交换与终身学习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然而,这一预言并没有完全实现,许多拥有美好愿景的前沿技术,在学习领域都成效不彰,甚至以失败告终。比如,教学电视、计算机辅助教学、交互式多媒体系统和智能教学系统等,都没有在改进教育教学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就此,国际多媒体学习研究开拓者、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理查德·梅耶(R.E.Mayer)通过专门研究发现,其根源在于人们主要是以一种“技术中心”的方式(Technology-Centred Approach)来推进技术支持学习的发展。这种方式的潜在检测设是学习者和教师将适应新技术的要求,而不是新技术将适应学习者和教师的需要,因而没有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情况。梅耶指出,要使技术支持学习真正发挥强大的效用,必须落实“学习者中心”的方式(Learner- Centred Approach),要充分关注学习者是怎样学习的,进而分析技术如何成为学习者的学习助手。换言之,技术必须调整自己以满足学习者和教师的要求。这两种方式的主要区别见表1。
在这样的背景下,倡导和落实“学习者中心”的方式就尤为重要。这意味着,技术支持学习要取得长足发展和显著成效,就必须跟踪学习研究的新成果,洞察学习理论的新进展,据此思考如何调整和改进技术从而更好地支持学习者的学习。

二、知识创造:技术支持学习的新兴挑战

学习理论的研究表明,人类学习历经了“学习即个体获得”的获得隐喻和“学习即情境参与”的参与隐喻,当下正在走向“学习即知识创造”的新型隐喻。[4]这三大隐喻影响着技术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的作用,特别是新近提出的“知识创造”隐喻更是开辟了国际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新方向。[5]

(一)学习研究的突破:从获得隐喻、参与隐喻到知识创造隐喻

长期以来,学习被视为学习者个体“获得”知识、技能或习惯等的过程,这就是学习的获得隐喻(Acquisition Metaphor)。该隐喻促使人们将“心灵”(M

源于:论文格式范例www.udooo.com

ind)看成可填充材料的“容器”,将“学习”看成用这些材料填充心灵的过程。[6]从根本上说,这是笛卡尔哲学的(Cartesian)认识论,认为知识是在个体心灵中用逻辑手段加以处理的事物,心灵完全孤立于物质世界、文化和社会环境之外。
20世纪90年代“学习即参与”的参与隐喻(Participation Metaphor)开始兴起。参与隐喻反对将学习与情境割裂,重视学习的情境性、境脉性、文化嵌入性与社会相似度检测性等,[7]认为学习者学习一个主题,就是逐渐参与特定共同体活动,成为共同体成员的过程。这是人类认识论发展的一种具体体现,受到了人类学情境学习、分布式认知、文化心理学和话语心理学等的影响。在参与隐喻看来,认知分布在个体及其相应的环境之中,学习存在于由参与而建立的各种关系和网络之中,只有在人们参与文化实践的过程中,知识才能体现出来。在参与隐喻这里,知识为识知(Knowing)所取代,获得和累积等术语由话语、互动、活动和参与等概念加以补充或直接替代。
近年来,网络化知识社会的迅猛发展向人类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为了富有成效地从事知识密集型工作,个体、共同体和组织,都必须不断自我超越,发展新的能力,改进自己的知识与理解,进而创造出新的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创造隐喻(Knowledge- Creation Metaphor)应运而生。学习不能仅是个体对已有知识的获得或建构,不能仅是个体成长为共同体成员的过程,也不能仅是二者的整合,一言以蔽之,学习不能被理解为仅仅是学习者消费和传承知识的活动,学习更应该成为学习者生产和创造知识的活动。[8]集“消费者”和“生产者”于一身的学习者,被国外学者称为“生产性的消费者”(Prosumers,both Consumers and Producers)。[9]知识创造隐喻不是否定获得隐喻和参与隐喻,而是对其进行涵括式的超越,它不仅关注个体对已有知识的获得与继承,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或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而且强调共同体成员通过互动开发出“人造物”(Artifacts)。“人造物”包括概念、观点、理论、计划、方案、产品等多种形式,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出的知识即是由这些人造物所承载。因此,学习的知识创造隐喻又称为“学习的人造物创造隐喻”(Artifact Creation Metaphor of Learning)。[10]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udooo.com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www.udooo.com

[3] Mayer, R. E..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A].Dumont, H., et al. (Eds.). The Nature of Learning: Using Research to Inspire Practice[C]. Paris: OECD, 2010: 182.
[4] [16] Hakkarainen, K., Paola, S.. From Monological and Dialogical to Trialogical Approaches to Learning[DB/OL]. [2013-2-16].http://escalate.org.il/construction_knowledge/papers/hakkarainen.pdf.
[5] Hong, H. Y., Sullivan, F. R.. Towards an Idea-Centered, Principle-Based Design Approach to Support Learning as Knowledge Creatio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9, 57(5): 613~627.
[6] [7] Sfard, A.. On Two Metaphors for Learning and the Dangers of Choosing Just One[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98, 27(2):4~13.
[8] Hakkarainen, K., et al. Communities of Networked Expertise: Professional and Educational Perspectives[M]. Amsterdam: Elsevier, 2004: Preface x.
[9] [19] [21] McLoughlin, C., Lee, M. J. W.. The Three P’s of Pedagogy for the Networked Society: Personalization, Participation, and Productiv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008, 20(1): 10~27.
[10] [15] Paola, S., Hakkarainen, K.. The Knowledge Creation Metaphor——An Emergent Epistemological Approach to Learning[J]. Science & Education, 2005, 14(6):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设置www.udooo.com

535~557.
[11] [14] Hakkarainen, K., Paola, S.. Toward a Trialogical Approach to Learning[A]. Schwarz, B., et al.(Eds.). Tranormation of Knowledge through Classroom Interaction[C].London: Routledge, 2009: 65~80.
[12] [20] Minna, L., et al. Main Functionalities of the Knowledge Practices Environment (KPE) Affording Knowledge Creation Practices in Education[A]. O'Malley, C., et al. (Eds.).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Practices: CSCL2009 Conference Proceedings[C]. Rhodes, Creek: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2009: 297~306.
[13] Hakkarainen, K.. Three Generations of 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9, 40(5): 879~888.
[17] Lassila, O., Hendler, J.. Embracing “Web 3.0”[J]. Internet Computing, 2007, 11(3): 90~93.
[18] Spector, J. M.. et al.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in the Digital Age[M]. New York: Springer, 2010: 8.
[22] Shulman, L. S..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86, 15(2): 4~14. [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