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械设工程 >> 汽车 >强度我国能源强度影响因素实证站

强度我国能源强度影响因素实证站

收藏本文 2024-04-08 点赞:31008 浏览:14335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无论在增加速度还是消费结构上一直都是世界能源不足的焦点。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能源利用效率不仅远低于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而且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高消耗、低效率的近况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进展的瓶颈,且导致能源消费量与生产量的缺口不断扩大,能源进口依存度不断提升,以而威胁到我国的能源安全。由此,如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成为了我国能源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能源强度是衡量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标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各省市的资源禀赋、经济进展水平及产业进展结构不同,地域差别导致了中国各省市能源消费方式及能源消费效率有着很大差别,由此,对不同类型的省市分别探讨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各地方政府制定因地制宜地的能源政策,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走出一条能源、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的道路。本论文以我国30个省市2000-2009年间能源强度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首先通过动态聚类浅析策略,将各省市依照能源强度高低,划分为高能源效率区、中能源效率区和低能源效率区三种类型。分类结果为:高能源效率区域主要包括广东、北京、山东等13个省市,中能源效率区主要包括河北、辽宁等11个省市,而低能源效率区则主要包含了山西、内蒙等6省。为探讨浅析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本论文分别就全国区域以及高、中、低三个能源效率区为样本区间,以第二、三产业结构占比、投资率、消费率、人均GDP、能源等为变量,利用面板数据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回归计量模型,定量浅析上面陈述的因素对各区域能源强度的长期影响,同时,本论文利用面板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上面陈述的变量对能源强度是否有着短期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能源强度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且不同能源效率区域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就全国范围而言,第三产业比重、人均GDP对能源强度负向影响,即第三产业占比和人均GDP的提升有利于提升能源效率,而投资率对能源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分区域来看,高能源效率区内,第二产业比重、投资率对能源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人均GDP对能源强度有显著负向影响;中能源效率区内,第二产业比重、投资率对能源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三产业比重、人均GDP有显著负向影响;而低能源效率区内只有第三产业比重对能源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上面陈述的因素对能源强度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一种长期作用,短期影响作用并不显著。由此,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鼓励第三产业进展,合理安排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联系;加大钢铁等重工业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的监督;优化投资结构,转变以资源耗费为代价的粗放式增加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我国能源强度,推动能源效率的提升。同时,根据对不同区域的回归结果差别,本论文认为,我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政策应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对于高能源效率区域,可以调整工业行业结构进行努力,进一步扩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业的进展;并转变粗放型投资的近况,推动投资结构的改善;对于中能源效率区域,除了通过改善投资结构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外,更重要的是应大力进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低能源效率区域,应率先以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进行努力。对于山东省来言,尽管其处在我国高能源效率区域内,但是和国内能源效率排名靠前的广东等省相比,能源效率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主要途径在于加强产业调整,大力进展耗能小、附加值高的第三产业;进一步推动人均GDP的增加,降低能源强度。关键词:能源强度论文区域差别论文动态聚类浅析论文面板模型论文

    摘要5-7

    Abstract7-13

    第1章 绪论13-23

    1.1 探讨背景及作用13-18

    1.1.1 探讨背景13-15

    1.1.2 探讨作用15-18

    1.2 基本概念说明18-20

    1.3 探讨思路与框架20-22

    1.3.1 探讨思路20-21

    1.3.2 论文框架21-22

    1.4 主要革新点及局限性22-23

    1.4.1 主要革新点22

    1.4.2 局限性和未来探讨方向22-23

    第2章 文献综述23-31

    2.1 国外探讨综述23-25

    2.1.1 能源与经济增加间的联系探讨23-24

    2.1.2 能源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24-25

    2.1.3 不同国家、不同行业能源效率差别情况及收敛性特点探讨25

    2.2 国内探讨综述25-29

    2.2.1 国内外能源效率差别理由浅析25-26

    2.2.2 我国整体能源效率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浅析26-28

    2.2.3 我国能源效率地域差别性及趋同性探讨28

    2.2.4 低碳经济方式下能源效率的探讨28-29

    2.3 总体评价29-30

    小结30-31

    第3章 我国能源消费概况及能源强度影响因素31-40

    3.1 我国能源消费概况31-37

    3.1.1 我国能源基本近况31

    3.1.2 我国能源消费的时间走势、行业及区域分布情况31-36

    3.1.3 能源强度的国际比较36-37

    3.2 我国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37-39

    3.2.1 产业结构37-38

    3.2.2 投资率和消费率38

    3.2.3 经济进展水平38-39

    3.2.4 能源39

    3.2.5 能源消费结构39

    小结39-40

    第4章 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的分区域实证浅析40-51

    4.1 探讨策略与数据40-42

    4.1.1 动态聚类浅析策略40

    4.1.2 长期均衡方程计量模型40-41

    4.1.3 VECM 模型41

    4.1.4 数据来源41-42

    4.2 区域分类结果42-43

    4.2.1 传统按地理位置划分的局限42

    4.2.2 聚类浅析结果42-43

    4.3 面板数据实证结果43-49

    4.3.1 面板单位根检验44-45

    4.3.2 面板协整检验45-46

    4.3.3 长期均衡方程回归结果46-49

    4.3.4 短期效应检验结果49

    小结49-51

    第5章 结论及对山东省提升能源效率的启迪51-57

    5.1 结论及政策倡议51-54

    5.2 山东省能源利用概况54-55

    5.3 对山东省提升能源效率的启迪55-56

    小结56-5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