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械设工程 >> 汽车 >简述阻尼消除活塞敲击影响侧向阻尼装置一般

简述阻尼消除活塞敲击影响侧向阻尼装置一般

收藏本文 2024-02-11 点赞:4598 浏览:1074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气缸套-活塞组是发动机中关键的摩擦副之一,其摩擦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消耗功率、尾气排放等因素。由此有必要对发动机气缸套-活塞组之间摩擦力进行测量。与传统策略相比,“浮动气缸套法”能更真实、更准确地获取发动机气缸套-活塞组的摩擦力。但活塞侧推力引起的气缸套横向振动对力传感器测试精度的影响是该策略需要解决关键不足之一,利用阻尼减振器对其减振是一种可行的策略。本论文采取有限元策略探讨阻尼减振器对气缸套振动衰减作用,并用有限元技术和试验对此予以验证。利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建立试验发动机气缸套的三维实体模型,将实体模型导入ANSYS软件中建立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中探讨了实体模型的简化和局部坐标系,探讨了气缸套的约束模态,在试验条件下气缸套的振动及减振器阻尼和刚度的大小分别对气缸套振动振幅的影响,提出了减振器阻尼和刚度参数确认原则和减振器的设计原理及案例,利用有限元技术直接地和试验间接地验证减振器对气缸套的振动振幅有衰减作用。通过对气缸套在试验条件下的约束模态和振动响应的探讨,得出在试验条件下气缸套主体部分振动最大振幅发生位置,在最大振幅位置添加减振器。分别探讨在试验条件下当减振器阻尼变化和刚度变化时气缸套的减振效果。探讨结果表明:当减振器的刚度不变而阻尼增大时,气缸套的减振效果增强,但随着阻尼的增大,气缸套减振效果的走势在放缓;当减振器的阻尼不变而刚度增大时,气缸套的减振效果增强,但是增加的大小与此时减振器阻尼的大小密切相关,当减振器阻尼越大时,相同的刚度变化引起气缸套减振效果的变化就越大。据此提出了减振器参数确认原则,进而设计、制作了减振器。通过比较浅析加装减振器前后,气缸套在共振时的振幅变化和力传感器在试验中测量数据的变化,两者都验证了减振器对气缸套的振动振幅有衰减作用。关键词:阻尼论文振动论文有限元浅析论文减振器论文

    摘要4-5

    Abstract5-10

    1 绪论10-16

    1.1 课题背景10-12

    1.2 国内外进展近况12-14

    1.2.1 气缸套-活塞组摩擦力测量策略的国内外进展近况12

    1.2.2 阻尼技术的国内外进展近况12-14

    1.3 论文主要探讨内容14-16

    2 活塞运动学与动力学浅析16-25

    2.1 活塞运动学浅析17-18

    2.2 运动件的质量换算18-20

    2.2.1 活塞组18

    2.2.2 连杆组18-19

    2.2.3 曲柄组19-20

    2.3 活塞动力学浅析20-21

    2.4 试验柴油机活塞侧推力21-24

    2.5 本章小结24-25

    3 浮动气缸套瞬态动力学浅析25-39

    3.1 气缸套有限元模型的建立25-28

    3.2 气缸套约束模态浅析与计算28-31

    3.3 浮动气缸套瞬态动力学浅析31-38

    3.3.1 瞬态动力学浅析策略的选择31-33

    3.3.2 载荷加载及计算33-36

    3.3.3 计算结果浅析36-38

    3.4 本章小结38-39

    4 阻尼和刚度对气缸套减振效果的影响39-55

    4.1 阻尼对气缸套减振效果的影响40-46

    4.1.1 当刚度 60N/mm 时阻尼对气缸套减振效果的影响40-42

    4.1.2 当刚度 200N/mm 时阻尼对气缸套减振效果的影响42-44

    4.1.3 当刚度 600N/mm 时阻尼对气缸套减振效果的影响44-46

    4.1.4 阻尼对气缸套减振效果的影响46

    4.2 刚度对气缸套减振效果的影响46-52

    4.2.1 当阻尼为 0.005N·S/mm 时刚度对气缸套减振效果的影响46-48

    4.2.2 当阻尼为 15N·S/mm 时刚度对气缸套减振效果的影响48-50

    4.2.3 当阻尼为 45N·S/mm 时刚度对气缸套减振效果的影响50-51

    4.2.4 刚度对气缸套减振效果的影响51-52

    4.3 减振器阻尼、刚度参数的确定原则52-53

    4.4 本章小结53-55

    5 减振器的设计及试验验证55-65

    5.1 减振器的参数的确定55-58

    5.2 浮动气缸套谐响应浅析58-61

    5.3 气缸套减振效果的试验验证61-64

    5.3.1 试验原理与案例61-63

    5.3.2 试验数据及浅析63-64

    5.4 本章小结64-65

    6 全文总结与展望65-67

    6.1 主要探讨工作与成果65-66

    6.2 有着的不足与展望66-6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