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区域经济学 >关于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度定量述评

关于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度定量述评

收藏本文 2024-01-18 点赞:34333 浏览:15803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解决二者之间协调的理由已成为全球热点话题之一。因此,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理由进行研究,而在现有的研究中存在定量与定性两种分析。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出部分常用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现存研究中的理由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强调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
1673-291X(2013)10-0014-02
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两者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1]。当今,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人类意识到,过去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人类必须谋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是实现这一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2]。基于此已有很多研究者对此研究,现存的研究中一般存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种,本文主要侧重于定量分析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阅读,归纳出国内外学者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通过对国内外学者采用的评价策略进行研究进而加以归纳与总结。

一、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策略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

评价指标对于评价对象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所选指标在进行数量分析时,必须对其确定权重值[3]。一般来说,确定权重的策略分为两大类,即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包括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AHP)等,以及客观赋权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PCA)、因子分析法、熵值法、变异系数法、均方差法等 [4~7],二者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为了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可多种策略相结合。

(二)评价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评价生态环境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有很多种策略,一般常见的有生态足迹法、灰色系统理论和策略、库兹涅茨曲线检验法、基于指标体系的模型构建法等。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策略[8~14]:
灰色系统理论和策略:用颜色的深浅来表现一个系统信息的明确程度。模型:灰色数列预测、灰色灾变预测、灰色拓扑预测等类型。特点:(1)允许对少数样本数据进行预测;(2)允许对灰因果律事件进行预测;(3)具有模型可检验性。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指环境破坏与收入水平之间成倒U形曲线关系,即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环境质量先破坏后好转。模型:二次函数型,三次函数型,以及将二次函数、三次函数与对数形式相结合的模型。特点:只是一种检测说,而不是定律。
基于指标体系的模型构建法:利用数学原理建造一定的数学模型,对协调度进行评价。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耦合度模型等。特点:可以从定量的角度计算出协调指数,使评价结果更具说服力。

(三)指标标准化的策略

被选指标的量纲、数量级和变化幅度可能存在差异,如果用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就会将不同性质、不同量纲、不同数量变化幅度的数值都统计在一起,这样势必突出某些数量级特别大的变量对结果的影响,而压低甚至排除了某些数量级很小的变量对结果的影响[6]。因此,需要先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常见的标准化策略有以下几种[4,8,15]。
(1)极差标准化:指标的单位和数量级不同,没有可比性。
Aij=(Xij-Xi min)/(Xi m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定量述评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ax-Xi min)
(2)极大值标准化:一般指标都可使用。
x′
ij=(i=1,2,…,m;j=1,2,…,n)
标准化后所得数据极大值为1,其余各数值小于1。
(3)标准差标准化:一般指标都可使用。
x′
ij=(i=1,2,…,m;j=1,2,…,n)
其中,[xj]=xij,sj=

二、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的进展

(一)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的国外研究进展

当经济系统的调节机制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生物资源和环境资源的结构、布局和自我更新能力时,经济系统本身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16]。1991年美国学者Grosan和Krueger [17]最先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呈倒“U”型关系。1996年Mingworth[18]提出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来计算协调度。2003年Bleischwitz [19]分析了生态效益、社会认知和社会制度的相互影响,建构出三者关系的理论框架,阐述了全面实现生态效益的路径和策略。

(二)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的国内研究进展

根据国外许多学者定量研究的成果,国内的学者们也相继对不同的区域开始进行定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1993年周建平[20]等通过非线性微分方程协调度建立了非线性模型协调度。1994年杨士弘[21]等用变异系数法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测量评价。主要利用数理统计异系数、协调系数的概念和性质求两个子系统间协调度指数。2006年韩跃[22]在进行区域经济—环境系统管理模型的协调度研究时,提出采用绝对协调度和相对协调度两种策略来衡量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

三、现存理由

由于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区域性都很强,所以在已有的研究模型中,并没有专门针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专有模型,只是在一些研究可持续发展模型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但是这些模型在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时,仅考虑几个与经济理由关联密切的环境变量的变化趋势,缺乏对生态变化的机理和过程的具体描述。
参考文献:[1] 朱晓华,肖芹,殷红卫.试论环境安全与人类道德观的转变[J].灾害学,2001,(3):82-86.
[2] 徐肇忠.城市环境规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60.
[3] 许文来,张建强,赵玉强,等.成都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灾害学,2007,(1):129-133.
[4] 饶斌.甘肃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空间差异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5] 白雪梅,赵松山.由指标的相关性引出的确定权重的策略[J].江苏统计,1998,(4):16-18.
[6] 王明涛.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数确定的离差、均方差决策策略[J].中国软科学,1999,(8):100-102.
[7] 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8] 杨小鹏.陕西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型评价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9] 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策略[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10] Selden and Song.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Development: is there a Kuznets Curve for air pollution emission[J].Journal of En-
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VOL.27,1994,P147-162.
[11] Grosan and Krueger,A.Environmental Impacts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914,1994,NBER,Cambridge,MA.
[12] Shafic and Bandyopadlyay.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time series and cross country evidence[R].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1994.
[13] 王辉,林建国.旅游者生态足迹模型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计算[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5,(8):57-61.
[14] 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59):763-770.
[15]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0-71.
[16] 厉以宁.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49.
[17] 胡聃,许开鹏,杨建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定量述评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等.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国内外环境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4,(6).
[18] Mingworth V.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hys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6.
[19] Bleischwitz R.Cognitive and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s of Eco-Efficienc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3,46(3):453-467.
[20] 周建平,杜婵英,漆安慎,等.浙江开化华埠地区工业——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
337-342.
[21] 杨士弘.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J].地理科学,1994,(2):136-143.
[22] 韩跃,薛惠锋,梁丽均.面向协调的区域“经济—环境”系统管理模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18-22.
[责任编辑 吴高君]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