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赏识教育 >试谈教育要均衡发展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试谈教育要均衡发展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收藏本文 2024-01-28 点赞:6054 浏览:1928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自“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概念问世以来,一直是倍受全社会关注的话题。由于它是直接针对传统教育所显示出来的不适应时怎么发表展需要的弊端,尤其是违反教育规律的“应试教育”现象而提出的,因此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命题。素质教育概念就其发生发展过程而言,如果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仅仅只着眼于纠偏导正,回归教育本义,只能是停滞于直觉的理解水平,则容易使素质教育成为一个混沌不清的概念,从而导致实践方向的模糊,就会出现种种误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这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教育工程,需要包括家长在内的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需要各级政府的正确导向与决策,更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个历史性的永恒课题,一个几代领导人都十分关心的、摆在国人面前的老理由,又是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大理由,更是一个涉及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综合工程。然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全新的深刻认识,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培养更多更好的接班人的历史重任。今天,就如何努力探究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这个课题,谈谈自己肤浅的学习和认识体会。

一、素质教育是原始的,也是现代的

1. 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应试教育?

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素质是一种素养,在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而人的素质可大致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如果详细划分,人的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具有整体性,人的诸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制约、相互依存的整体利益。同时,素质又是个体性、群体性和民族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既重视个体的各种素质的教育,又重视群体素质的完善,还要致力于全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什么是“应试教育”?这里所说的“应试教育”是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单纯为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也可以说,“应试教育”是一个贬义词。语词主体使用。由此,“应试教育”指什么,这本是一个规定性理由。规定性定义无正误之分,但有之别,约定俗成的理解或权威的理解。
2. 如何正确认识、理解和看待“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1)关于“应试教育”的定位及涵义,虽还并未完全达成共识,但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权威的理解。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一纲领性文献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这一法律性文件中,在许多较正规的科学论文中,“应试教育”一词均被打上引号,表明它有特定的内涵,是特指义,被作为一个贬义词来使用。
把“应试教育”理解为一个贬词,并不是整个否定现行教育的教育要均衡发展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概括,而是对现行教育中存在着的单纯以应考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概括。“现行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现实、完整的存在,其间有成就的方面(无疑这是主流和第一位的),也有理由的方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因素;而“应试教育”则是对“现行教育”这一现实中存在的若干理由、弊端的概括与抽象。
“应试教育”指什么,这是一个前提性理由。在这个理由上认识不一,就无法理解克服“应试教育”倾向,摆脱“应试教育”影响的必要性。在这个理由上认识不一,就去争论素质与“应试教育”是不是对立等理由,是没有作用,也没有结果的。
(2)许多素质教育元素存在于传统教育中
我国传统学校教育固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把传统教育统统归属于应试教育,带有认识上的片面性,对推进素质教育和实际工作是非常不利的。多年来,为了强调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有些人把话说过了头,动不动就把所有的责任都往传统的学校教育和考试制度上推。
(3)素质教育既是原始的、也是现代的
“传统教育中的教育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这样说呢,福建师范大学教科所所长黄光扬教授解释道:说它是原始的,那是因为自古以来的学校教育活动,充满着对素质教育的追求,只是在概念用词表达方面有所不同而已。自古以来,不论什么阶级,人们均把教育的目的放在教化人、引导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基点上。特别是教育学理论中所追求的教育,以及所有教育学家所提倡的教育,在本体上就是指素质教育,哪一个教育学家或者哪一本教育学教科书不是把人的素质发展或潜能发展看成教育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去追求。
若说素质教育是现代的,那是因为现代学校教育在充满对科学精神追求的同时,也特别倾注于人文精神追求以及塑造个体的社会性品格;学校教育在推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加强调人的素质发展,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激烈的考试竞争和升学竞争的社会背景下,当学校教育实际行动比较明显地偏离教育学理论所指明的正确教育轨道时,需要社会有识之士对学校教育当头棒喝,客观上也需要社会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给予强烈的舆论支持,甚至需要政府部门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干预,同时也需要提出一些与时俱进的核心概念来加以表述而已。

3. 对我国传统学校教育要有辩证法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黄光杨教授对传统学校教育给了一个基本态度,他说:“我认为对我国传统学校教育要有辩证法,要客观公正地分析我国传统学校教育的优缺点。我个人不赞同把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学校教育主要归结为应试教育,虽然我国传统学校教育有一些致命的弱点和不足之处。数以千万计的专业人才以及那些出类拔萃的科学家,难道他们不是传统学校教育出来的?难道他们素质不行?”(1)传统学校教育理由(缺点)的实质:
“我国传统学校教育常常是以沉重的课业负担、被动的学习过程、紧张的学习气氛、单调的教学策略、枯燥的学习内容、埋头苦读的策略、高强度的教学训练等一些非常低级的教育策略,去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这样的教育策略,固然在许多方面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却以牺牲人的快乐、健康、全面发展为沉重的代价,并以压抑学生的个性心理、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为结局。”这才是理由的实质所在。就是说在发展学生素质时,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生本人所付出的代价太昂贵。
(2)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其中包括最低层次的认知能力即记忆能力。素质教育反对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教学策略,但素质教育不应当拒绝记忆能力。“因为科学理论和无数成功的事例都表明,记忆能力是一切认知能力发展和提高的基础,更是被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所共同珍视的一种能力品质。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科学家,抑或是政界领袖,一旦拥有超常的记忆能力,都将会终身受益。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应用心理科学和脑科学研究的有益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推动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其中也包括记忆能力的发展。”

二、全面推行和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通过学习和讨论,我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素质教育的实质应该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1. 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基本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从全局来说,实施素质教育正处在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过程中,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第一,从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教会到党的十六大,素质教育已经提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第二,在加强德育、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的改善、教育信息化等关键环节上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第三,已经从理论研究和局部试验进入了全国全面展开的阶段,各地都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城镇教师怎么写作农村学校等等。
但是,这个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从区域来看,据有关资料显示:既有一些地区,例如南通、深圳、潍坊、铜陵、大连等地,积极探索,取得教育要均衡发展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了明显成效;也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沉重;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智育也不是全面科学的智育,往往以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实践能力为代价。这些理由愈演愈烈,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决心解决的时候了。素质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来以后,就是在不断讨论、深化和明晰的。什么是素质教育?前面说过,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大理由,是人的培养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是教育领域最核心的一个变革。它的实质,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当今时代条件下党的教育理论与政策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观的发展成果。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是面向未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2.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和紧迫任务。
素质教育是一个发展着、实践着的过程,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最初,素质教育是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提出的,现在,我们更多地强调如何面向21世纪培养青少年。因为到21世纪中叶我们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时候,今天的学生将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建设者。到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素质?必须在今天的教育中得到充分的考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今天素质教育的内涵中更多地强调德育、创新、实践。所以,我们更主张不过多地争论素质教育的概念性理由,不用概念去框住理论的发展,而是要花更大的力气去推动实践的创新,在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中使理论之树常青。
通俗地理解素质教育,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既要成人、又要成才。成人,就是我们常讲的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从去年到今年,颁发了“关于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文件,召开了两次大会,总书记都作了重要讲话,这样大的力度,可以说是建国以来的首次。今后几年,教育系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采取有力措施,使两个文件提出的各项政策都落实到位。成才,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能成才。因为人的禀赋、个性和特长都是多样化的,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为什么要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来培养选拔人才呢?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也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未来。特别是独生子女,是几代人关心着一个孩子的成长。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学会做人,有特长、有技能,一生平安,这是每一个家长的愿望,实际上,这就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有个口号,叫“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素质教育的其他方面也都是为着幸福生活这个目标的。
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最终都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这个本质要求,无论有多么困难、多么复杂,教育部门都要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坚持做下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三、全面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我们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阻碍,既有教育内部的理由,也有教育外部的理由。从根源上讲,是因为制约素质教育推进的旧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而在新形势下又面对着一系列更加严峻的挑战。同时,学校应该树立科学的成才观,社会应该形成合理的人才观,政府应该确立正确的政绩观。
1. 比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层加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加上是个人口大国,导致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以就业竞争为核心的社会竞争又层层传递到教育内部,并和用人制度中过度学历化倾向产生叠加效应,驱动中考和高考竞争不断升温。2. 比如,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带来了重素质、重能力的人才观,但是上千年形成的科举文化、状元文化和官本位制度仍然有着深厚的基础,并以各种形式反映到教育政绩观、人才观、用人观和新闻舆论的宣传炒作之中,造成鄙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的风气,形成追求高考升学率的“高温”环境。
3. 再比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时代的来临,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但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人们对优质教育、高学历教育的需求可以是无限的,但教育所能提供的这种资源是有限的,这个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调解,就会助长升学考试的过度竞争。目前在我国虽然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提高到20%,录取率提高到60%,但是由于基础教育的迅速发展,导致了高中毕业生基数的增加,由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与人才选拔制度的单一性这一突出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使“上学难”转化为“上好学难”,高考的一般性竞争转向以上重点大学,甚至北大、清华为目标的结构性竞争。
所以,这些年来,学校教育中的一些矛盾和理由表面化了,激化了,但教育的体制机制和外部的制度环境、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的变化没有跟上这一步伐,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这些理由,归结起来,就是我们的教育如何评价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社会如何评价人才,真正形成“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人才观和选人、用人制度;政府如何评价教育工作,真正转变“抓经济看GDP,抓教育看升学率”的教育政绩观和教育工作评价机制。这是需要教育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社会系统工程。

四、如何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

前面说过: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老理由、大理由、难理由。说是老理由,是因为几十年一直在努力,几代领导人都很关心,但一直没有完全解决;大理由,是因为它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和中华民族的未来;难理由,是因为它不仅涉及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更涉及到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用人制度等方方面面。所以,我们既要有很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转变这种状况,又要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进行科学规划,有步骤地推进。
1.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阵地在学校,主战场是课堂教学,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1)要有明确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规定了教学的方向,而且具有调控教学过程的功能。无论什么样的教育,都要依靠目标的达成来实现。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必须将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意志、情感、习惯、行为教育等,都写进教学目标,使之有机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融于学生认知结构之中。
(2)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素质化的教学目标要求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为之怎么写作。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封闭沉闷,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这种带有浓厚应试色彩的课堂结构,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高效率、素质化的课堂教学至少包涵以下四个环节:
① 展示教学目标。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期望达到的目标。如果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是心理学的基本常识,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② 达标导学,就是以达标为目的,引导学生学习。这是课堂教学的主环节。应该明确“教为学怎么写作”的主导思想,将教学目标细化为若干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讲授,对学生达标有困难的,教师精讲。把课堂教学严格地定位于以学为主、为达标怎么写作的基点上。
③ 检测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定时定量的强化训练,当堂检测教学效果,这样既能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又有助于提高教的针对性。
④ 对检测结果实施矫正。做到一要及时,二要到位。布卢姆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差的主要理由不是智力低下,而是学习过程中知识缺陷的积累和挫折造成。如果能及时帮助他们填补知识缺陷,95%以上学生能达到学习目标”。
(3)面向全体学生,抓好差生工作。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教育要均衡发展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尖子学生,把“差生”排斥在群体之外,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站在某一高度上来认识,更是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为此,应树立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对于差生,要满怀爱心,重点辅导,并发动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差生,最终使全体学生共同提高。

2.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系统(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要认真做好八项工作:

(1)强化素质教育的责任制度、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激励机制;(2)继续推进课程改革,加大对新课程实施的指导和支持;(3)推进教师选用制度的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素质;(4)改革教师的评价制度、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5)推进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发挥科学的导向作用;(6)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规范中小学的办学行为;(7)推进学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发挥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8)完善实施素质教育的督导制度,加强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监督检查。

3.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家长与社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现在的少年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有了这种心情,如果没有教育子女的科学策略和正确的教育观念,很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有的甚至酿成悲剧。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的家庭中不少家长缺少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面对孩子的教育理由,感到无所适从,很多家长把追求孩子的全面素质。还有的误解素质教育,逼迫孩子在没有任何目标和条件下要去通过钢琴、英语的过级考试,既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也不顾孩子的身心特点,毫无目的地去参加各类培训班,以为这就是素质教育,这实际上是引领孩子走进了素质教育的误区;我们的孩子每日背着沉重的书包,心理承受着沉重的压力,真是苦不堪言,象这样,怎么能求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呢?要解放孩子,尽快摆脱“应试教育”的阴霾,除了学校和社会作出艰苦的努力外,家长也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再也不能违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的客观规律,否则教育就意味着失败。我们希望广大的家长从全面培养孩子的目标出发,密切配合学校,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积极支持者,推动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2005-5-25
[2]周济. 《推进素质教育 任重而道远》 《人民日报》2005-12-29
[3]陶西平. 《我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观》 《教育情报参考》2006-11-22
[4]蒋建华. 《素质教育不要“骑着毛驴找毛驴”》《中国教育报》2006-01-29
[5]杨章宏《素质教育研究》. 知识出版社 2000-12
[6]董泽芳《教育社会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168-16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