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土木工程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罗马教会对罗马城市规划影响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罗马教会对罗马城市规划影响

收藏本文 2024-01-17 点赞:5214 浏览:1307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14-15世纪的罗马城市正处于从中世纪恢复改建的过程,16世纪后罗马成为了欧洲的国际性大都市。罗马的城市规划、建筑以及广场不仅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本文就以罗马教会企图恢复地位为起点,从罗马的社会经济层面来看待,教会是如何在罗马的城市的规划上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
关键词:文艺复兴;罗马教会;罗马社会状况;罗马城市的规划

1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及罗马的宗教简介
文艺复兴最早产生于14—15世纪的意大利,在16世纪时已扩大至欧洲各国,其影响遍及文学、哲学、艺术、政治、科学、宗教等知识探索的各个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人文主义的方法,并在艺术创作中追寻现实主义和人类的情感。[5]罗马在这一时期是一座以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为中心,充满了宫殿、府邸的华丽之城。它是教皇政权的产物,经历了长期的忽略之后,又在中世纪后期被改建而焕然一新。[3]但是罗马的教会是如何在中世纪之后的破落中使罗马成为宗教和文化的中心?罗马的社会经

源于:论文提纲格式范文www.udooo.com

济状况以及人们正常的生活需求,对整个罗马规划的影响是怎样的?
从罗马时期逐渐开始的宗教风气,并且越来越广泛,直至布满整个欧洲。不是领袖们想相信,而是他们必须相信,中世纪国法里说过,一旦国王背叛了上帝,就必须除职流放,甚至还有死亡的可能。[6] “大分裂Great Schi”时期,基督教世界分裂成两半,但在一般大众眼中,教会的合一遭到损害;在他们心里,教皇的形象一落千丈。漫长的十字军东征运动不但妨害了后来向回教徒的宣教工作,更加分裂了东西方教会,破灭了中世纪大一统(也就是一教皇,一皇帝)的美梦。在文艺复兴时代,罗马教会深陷道德罪孽之中,时代的更替使基督教会的历史角色发生了变化:基督教会由原来道德的唯一维护者变成维护者之一;社会的全部机构共同承担起社会的道德责任。随着文艺复兴时代的结束,基督教会决定性地影响社会道德观念的时代也宣告结束。[6]
2罗马的改建
罗马的改建是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建设的重大事件。教皇马丁五世在1420年搬回罗马时,罗马只是一个败落的小镇,满目凄凉,根本就不像一座城市。教皇们开始执行一系列的复兴政策,既要恢复教皇的地位,又要重新建设罗马,使其成为教皇的居住地。这一系列的政策中一项基本的策略是建造雄伟的新建筑。据说 在1455年当教皇尼古拉斯五世弥留之际,督促人们:“要想在未开化的人们心中建立坚固的、不可动摇的信念,就必须有吸引人们眼球的东西,如果一个大众信念只靠教义维持着,那么它只会是虚弱的,犹豫不决的。”建筑物可以加强人们的信仰。

2.1 新的雄伟建筑的建设

这里的新的建筑,最重要的是始建于1506年的新的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它的总面积共达1.8万多平方米,平面为纵长十字形。在十字形交叉处,覆盖着高大的弯窿顶。从地面到屋顶顶部的十字架顶端,高达137. 7米。圆屋顶周长71米,直径42.34米。丰富了城市的立体轮廓。教堂入口广场,有梯形与椭圆形平台组合而成,十分雄伟。屋顶内壁镶嵌着色泽鲜艳图画,并有玻璃窗采光。抬头仰望,仿佛站在天弯之下。按照惯例,为教皇及主教们新建或扩建的大型宫殿是他们居住、实施正义及管理权的地方。他们尽其所能鼓励个人在城镇的新区建造新的建筑或在现存的城区重建或更新建筑。

2.2 交通的改善

罗马的复兴过程中,人口不断的增长,根据1526-1527年度的人口统计,人口数量从1450年的约2万增长到5.5万。但是罗马是一个朝圣的圣地,罗马的恢复成功也体现在朝圣人数的增长,特别是在大赦年时,朝圣者的人数更多。人数多了,伤病者也就多了,在1549年,圣三一医院专门收治来访的朝圣者。
这么多的朝圣者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交通问题,不同的朝圣者一起行进,他们举起旗帜,穿着各自独特的长袍。在罗马他们从一个朝圣教堂行走到另一个朝圣教堂,跨过桥梁到达圣彼得大教堂。在1575年有如下的记载:“这些朝圣者源源不断地涌入,街道十分拥挤,人都不能行走了。”在1450年,由于许多朝圣者跨过圣安琪罗桥去圣彼得大教堂,他们之间互相推挤,最后许多人被挤下桥淹死了。
主教们及教皇的随行人员加剧了交通的拥挤。尽管一些相对比较贫穷的主教随从并不多,但平均来看,一个主教有近150个随从。一个主教或大使无论何时出行,都必须有约一般的随从跟随,不然有损他们的尊严。
交通上的最后一件困难由马车造成。富有的居民以此作为旅行的工具,用来代替骑马或大篷车。罗马不是一个重要的制造业或贸易城市,但是即使没有商业的贸易往来,这个中世纪城市内狭窄、混乱的街道上挤满了朝圣者,马车、随从、宗教游行及日常的活动,这就已经十分混乱了。从15世纪70年始一直到16世纪末,历代的教皇都竭尽所能改善城市交通,方法是建造新的道路及桥梁或改善现存的设施。
在15世纪70年代,西克斯图斯四世开始着手减轻圣安琪罗桥的交通压力。他在上游建造了第二座大桥,即西斯托大桥,增加了从圣安琪罗桥到的圣彼得大教堂的道路,并且修了一条街。为了1500年的大赦年,亚历山大六世在从西斯托桥到圣彼得大教堂途中建造了另一条通路,命名为亚历山德里亚大街。建造这条道路的目的是为朝圣者提供方便。
教皇从一开始可能就已经意识到,新的街道除了改善交通流动方面的价值之外,更可以在街道两边的场地上建造新的美观的建筑,因此他们尽其所能鼓励新街道的建设。
罗马早起教皇改造及改建道路的工程的顶峰之作是西克斯图斯五世时的道路系统。他发展了其他教皇的想法及已取得的成就。他着手把整个罗马城变成一个主干道成十字路口的道路网络,有必要的话就拆除现存的建筑物,并在道路交叉口上建造圆柱、方尖塔作为路标,他表面上的目的是使朝圣者及市民能够更加容易地从一个教堂走到另一个教堂,而不会迷路。事实上,这个系统内最困难的部分并没有竣工,一方面是由于西克斯图斯在1590年去世,另一方面,建造者在建筑物密集地区开拓道路时遇到了居民的阻碍及资金方面的问题。
罗马市的东北高地上建筑物较稀少或根本是荒芜的,所以许多新建的建筑物几乎都位于这里。一个道路网把几个巴西利卡教堂连接成一体。西克斯图斯除了公开宣布的意图是改善主要教堂之间的道路连接之外,他也意识到新的道路可以促进罗马西北部新区的发展。任何一个市民在那附近建造房子,都会享有一些特别的权利。
像许多新建的道路一样,罗马的道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马车的拥有者就会在新建的道路上来回行驶,由此产生了一个传统,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驾驶马车来回走动,特别是在凉爽的夜晚。

2.3 城市水供应系统

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复兴及不断地扩张离不开充足的水资源供应。首先,水资源是缺乏的,到了15世纪向罗马市供水多年的输水道已经成为废墟。1453年教皇尼古拉斯五世首次修理了这个系统,水进入城市中心的几个喷泉内,这个供水系统在西克斯图斯四世也得到完善,但是还是不够充足。在1535年,绝大多数的罗马市民仍依赖水井供水,或购写水。在当时罗马拥有欧洲大陆所有大城市中最好的供水系统。在1566年—1575年间,尝试建造了另一条供水线,它把足够的水运到各个广场的喷水池内。从1575—1600年为止,城市内共建成35个新的喷水池,每天向城市提供引用水,但罗马最早建成的喷水池是完全装饰性的。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