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戏曲 >试议昆剧昆剧《公孙子都》创作历程探微

试议昆剧昆剧《公孙子都》创作历程探微

收藏本文 2024-03-10 点赞:5514 浏览:1630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昆剧《公孙子都》是由浙江昆剧团于1997年起稿、历经“四易其名、十易其稿”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保持常演常新的一部新编昆剧剧目。该剧是根据京剧《伐子都》一折为原型,进而重新创作,用整本昆剧武生戏的方式予以呈现,在常以“三小戏”(小生、小旦、小花脸)见长的昆剧舞台上,可谓是独树一帜。该剧创作历程长达十几年,通过对剧本的整“旧”如“新”,对音乐的整“新”如“旧”,以及对表演、舞美等方面长久的雕琢打磨,最终确立以“武戏为主、兼有文戏”的“心理剧”的创作概念,在不断的舞台实践历程中绽放异彩,使其在国内外重要的评比参演中折桂大奖,屡获殊荣。对于一部新编昆剧武戏,其创作时间之漫长、排演历程之艰辛、改编手法之繁复,不但是剧目自身在新时期昆剧传承道路上的一次积极探讨,也是当下众多新编剧目创作历程中的一个突出缩影。本论文以新编昆剧《公孙子都》作为探讨对象,以剧目的创编者、演出者——浙江昆剧团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历时两年的田野调查,对该剧在传统历史故事整改、传统唱腔与现代作曲手法结合、昆剧武戏表演、现代剧场展示的舞美效果以及作品问世后所产生的多种反馈,都做了认真整理,并对其调查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探讨与客观浅析,力求还原该剧的创作历程,以期对新编剧目中出现的“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各种实践形式做出一些梳理性的探讨,以此抛砖引玉,进一步探讨新编昆剧在创作上的经验与得失。关键词:新编昆剧论文公孙子都论文浙江昆剧团论文传统唱腔论文

    中文摘要5-6

    Abstract6-7

    目录7-9

    引言9-16

    一 选题缘起9-10

    二 概念界定10-12

    三 探讨策略12-13

    四 探讨综述13-16

    第一节 探源溯流:《公孙子都》之题材演变16-20

    一 昆剧《公孙子都》与京剧《伐子都》16-17

    二 昆剧《公孙子都》的探讨历程17-20

    第二节 度曲探讨:《公孙子都》之音乐诠释20-44

    一 昆剧《公孙子都》的唱腔设计20-38

    (一) 传统唱腔曲牌的选用20-31

    (二) 对曲牌主腔与联套方式的浅析31-33

    (三) 人物“主题音调”与曲牌“惯用音调”的浅析33-38

    二 昆剧《公孙子都》的配乐设计38-44

    (一) 主题音乐贯穿全剧38-41

    (二) 场景音乐在剧中的运用41-44

    第三节 人性开掘:《公孙子都》之当代演绎44-50

    一 昆剧之“武”44-46

    二 “武戏文唱“与“文戏武唱”46-50

    第四节 光影虚实:《公孙子都》之舞台呈现50-54

    一 昆剧《公孙子都》的舞台设计50-52

    二 昆剧《公孙子都》的服装设计52-54

    第五节 双重语境:《公孙子都》之舆论与启迪54-60

    一 不同受众群对《公孙子都》一剧的认知异同54-58

    二 对《公孙子都》创作历程的启迪58-60

    结语60-6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