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新闻经营管理 >关于综述2012年新闻主义综述题目

关于综述2012年新闻主义综述题目

收藏本文 2024-02-11 点赞:31077 浏览:14415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近年来,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热度持续上升。为了解其最新研究成果,本文对2012年国内有关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出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的特点,并对其研究趋势和前景提出意见和展望。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 研究综述
新闻专业主义(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是美国政党报刊解体后在新闻界发展起来的一种“为公共怎么写作”理念。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目标是怎么写作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尽管是一个“舶来品”,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却方兴未艾,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本文从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用篇名和关键词对“新闻专业主义”进行检索,检索范围包括期刊全文中的所有期刊,时间为2012年全年,分别得到45 篇和166篇相关的学术论文。由于以关键词检索的166篇文章大多仅是使用或引用了新闻专业主义个别名词或定义, 而未就相关问题进行相应研究和说明, 因此, 本文在此仅对篇名检索的45篇文章进行研究梳理。

一、新闻专业主义溯源和相关理论研究

在新闻专业主义的溯源方面,吴越、胡翼青认为美国学者李普曼在新闻专业主义的形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认为在李普曼新闻专业主义观形成的背后,不是建立一个更为平等、更接近参与的社会,而是更为明确地区分出精英与草根阶层,仰赖知识、仰赖科学与权威解决的危机。在此过程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随之诞生。①关琮严在《试论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四大源流》中分析总结了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四大源流,即“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文人论政”、“群众办报”和“政治家办报”。
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相关理论的研究,学者们的角度可谓多样。例如卞冬磊在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框架里看待新闻专业主义、社会责任论和公共新闻业的对抗。他认为,建立在消极自由基础上的新闻专业主义,面对积极自由框架内的社会责任论、公共新闻业等理念的冲击,虽屡受质疑却始终不倒,其原因乃是在于整个美国社会及其政体对消极自由理念的笃信。②芮必峰则以新闻专业主义为例,对新闻学研究中功能主义的取向和方法进行诸多思考。卢晓华通过阅读盖伊·塔奇曼的《做新闻》一书,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内涵即“真实、客观、独立、自由”进行反思。他认为,盖伊·塔奇曼的《做新闻》一书揭示了新闻产生的潜在结构之谜,阐述了新闻是现实社会的建构这一深刻命题,从而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核心内涵提出了质疑和抨击。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境界何以能够实现有待深刻反思。③

二、历史视角下的新闻专业主义

历史视角下的新闻专业主义集中在对过去报刊和报人的研究上,试图“以古论今”,为当今新闻专业主义实践提供启发。纵观2012年,研究的人物既有邵飘萍、范长江、史量才、成舍我和俞颂华这些国内近代报人,也不乏外国著名报人,如普利策。而报刊方面主要是对《大公报》的专业主义研究,比如荣翌在《从民国报刊看当代新闻专业主义实践》一文中对《大公报》“不党、不盲、不私、不卖”的“四不”方针进行分析,提取出其客观、真实、独立、为公众怎么写作的专业主义立场。蒋晓丽、李玮总结了范长江的专业主义精神,包括客观真实、公共怎么写作、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并认为其为新形势下当代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提供了依据和支撑,为新闻业和新闻人指点了出路、树立了榜样。④

三、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与重构

进入web2.0时代,微博、博客等社会化媒介的大量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媒介的传播效应。对于新媒体的研究近年来不断升温,而把新闻专业主义研究放在新媒体语境下更是时势所然,备受学者们的亲睐。这部分研究的观点相对比较集中,多探讨的是面对网络媒体冲击,新闻专业主义在困境中如何重构的问题。以刘丹凌的《困境中的重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转向》为例,他认为,新闻专业主义不仅是一种职业价值理念,还是与之相关联的一套系统性职业组构方式及可操作化的工作模式,它至少包含了四个内部向度,专业新闻机构、职业新闻人、新闻价值和新闻。然而,新媒介技术背景下的新型新闻传播撼动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专业主义:非专业的新闻生产( 公民新闻网站、新闻网志、微博等) 危及科层式新闻传媒机构;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便捷接近权消弭了传受界限,造成新闻从业人员职业身份的深层焦虑;新闻制作权泛化和信息扩容则带来新闻的次级化以及传统新闻的沦陷。新闻专业主义在这样的语境中正在转向和重构:即传统新闻业集体转型、职业新闻人身份重构、新闻价值标准以及新闻重建。⑤

四、新闻专业主义的正面运用和反面消解

这部分涉及大量的个案研究,有正面案例来突出新闻专业主义的运用和呈现,也有反面案例体现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但提出预防和弥补方式。正面案例中,杨桂芳从《东方今报》专版《非常档案》的文本入手,对其话语模式、选题范围、记者观察方式等三个方面,分析新闻专业主义在深度报道上的呈现方式,探寻新闻专业主义对记者新闻采访写作的影响,寻求纸质媒体就新闻作品提高竞争力打造品牌的有效路径。⑥李春雷、姜红辉对“宜黄拆迁事件”做实证调研,研究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传媒对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他们认为对弱势群体进行关注时,“媒体除了要全面客观的对其进行报道外,还需要转换‘事件报道者’的身份,把自身的角色扩展为弱势群体争取利益的新闻事件的发动者和组织者。”
反面案例,比如齐静从国内多家媒体对深圳联防队员案的报道看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认为媒体有必要以此事为契机,对新闻采访及报道方式加以规范。石长顺、景义新从《世界新闻报》“窃听门”事件中分析市场新闻业的诸种弊病,提出新闻专业主市场环境下公共媒体的文化坚守,需要秉持公共媒体的价值判

职称论文范文www.udooo.com

断、维护公众利益的媒体表达,同时做到公信传媒的集体维护。⑦
五、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

原创论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