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美术教学 >创业型经济视角下创业教育发展策略要求

创业型经济视角下创业教育发展策略要求

收藏本文 2024-01-18 点赞:21886 浏览:9679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结合专业教育向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以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形成开创性个性的教育活动。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该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形成开创性个性的人才为目标。在创业型经济视角下,高校应树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创业教育”理念,正确定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层次,构建优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资源,构建根植于产业发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优化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型经济;创业型人才;发展策略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范文www.udooo.com

1002-0845(2012)07-0151-03
作者单位:何海宴(1968-),女,江苏徐州人,硕士,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创新、创造、创业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正如创业大师拉里·法雷尔所说:“发展创业型经济是打赢21世纪这场全球经济战争的关键。”[1]因此,鼓励创业活动,发展创业型经济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政策取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创业型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育创业型人才,才能为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基础。然而来自麦可思《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9届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2%,与2008届的10%相比略有上升”[2],而发达国家一般为10%~20%。此组数字的公布说明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分析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策略,将对我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树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创业教育”理念

社会的现实需求与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最大动力和目标。在我国大力发展创业型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育创业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的重任。目前,由于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在于政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所带来的压力,这种“自上而下”带有较强的行政推动色彩的驱动力对高校创业教育理念的形成、具体的形式以及资源的支配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有许多高校管理者和教师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只是就业指导的一项内容,是培养学生创办企业、自谋职业的技能等。正是这种狭隘的理解导致许多高校在树立何种创业教育理念以及承担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任务等问题上出现了认知偏差,对创业教育在新时期的战略意义更是缺乏明确的认识。笔者认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创办公司,因为这种功利主义的创业教育,无法满足以创立高新技术产业为标志的“创业型经济”对人力资源的需要。高校的创业教育应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形成开创性个性的创业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它不仅为了大学生未来能够走上独立创业或自谋生计的道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里,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迁移到各项工作与活动中,使其在发展的道路上更有远见、魄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对未来世界的适应性[3]。因此,现阶段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应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基于广义的“大创业教育”理念的创业型人才培养。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不应仅仅是迫于就业的压力,而应是创业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应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这也是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的根本范式的转换。

二、正确定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层次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创业意识缺乏、创业能力不足、就业观念求稳、怕吃苦等现象,现阶段大学生创业教育应该有两个目标层次:一是使大部分毕业生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保持活力,开创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引导和鼓励小部分有能力的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承担起推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任。可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创业教育培养的定位层次上不是浮于表面的普惠教育,就是急功近利的精英教育,致使创业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产生错位,严重制约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创业教育自身的发展。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的定位原则应是“大创业教育”理念下的分层次培养。
1普惠教育
普惠教育是针对我国官本位、求稳怕风险的陈旧理念和我国不像美国那样具有创业的传统而提出的。其宗旨是通过创业教育释放每个年轻人身上应有的和能量,树立创业精神,培养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形成开创性个性。这一层次的创业教育相当于大学生的“创业启蒙”教育。
2精英教育
在普惠教育的基础上,高校应及时并善于发现具有创业才能、创业实力及创业强烈的大学生,并针对这部分大学生进行精英教育。如通过创业实务教育、创业实践教育以及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等创业实践平台,将创业教育由课堂引入实战分析与实战演练。这一层次的创业教育应主要针对具备企业家潜质和愿望的大学生创办企业的各种实战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建设优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资源

由于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培训体系,因此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资源建设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课程建设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大多以选修课为主要形式,课程体系不够完整,课程成熟度和实用性较低。第二,师资队伍问题。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创业教育要求从教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可目前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没有创业经历,严重影响了教育创业的质量和水平。第三,实践基地问题。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大学生创业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有效培养。可是目前很多高校实践基地形式单一,投入不足,致使创业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更是纸上谈兵。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高校应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构建优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资源。
1构建系统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高校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将创业教育纳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探索并形成包括通识类、技能类和实践类等课程在内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课内与课外相贯通、各年级相衔接、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理论实践活动与模拟实战等多种课程形态相协调的做法。2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
第一,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训。如以参加创业实践项目、进修、访学等各种形式,让教师去亲身体验创业实践,以便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第二,设置专职的创业教育教师岗位;第三,吸收教师。高校可吸收一些当地的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资深人士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如英特尔公司前任首席执行官、现任董事长格罗夫就担任了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讲师,每年秋季讲授1—2门课程,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思维。
3建立实效化实践基地
高校应创建各种创业基地,以便使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锤炼和固化。一是全天候开放学校的科研实验室,让学生了解科研前沿,向学生展示最新科研成果;二是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体验,如成立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科技怎么写作公司,建立大学生家教怎么写作中心等;三是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经批准后的大学生项目可以在创业园内自办公司;四是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和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外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安排学生轮流实习的方式,参与企业的新项目开发和实践活动。

四、构建根植于产业发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美国大学创业活动的最大特点是科研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关系。据统计,美国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有46%出自于麻省理工学院,许多著名的美国高科技大公司都是由大学生创业者们创业而成的,如比尔·盖茨、杨致远等。相对于美国创业教育怎么写作于社会的特点,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还远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无明显体现。教育部高教学生司2009年的一项调查成果显示,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中高科技创业比例最低,仅占1711%,与高校有着较丰富的科技成果资源不相称[4]。此种情况也间接反映了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与地方产业发展之间缺乏良性互动。因此,高校应构建根植于产业发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1创业教育要融入专业教学体系
大学生是一个以知识和技能为首要创业资本的特殊创业群体,他们的专业基本决定其创业方向。第一,高校专业设置要紧跟地方产业发展方向。高校应加强对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向的调研和预测,专业设置不仅要贴近地方支柱产业,更要考虑其未来趋势。第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应以专业知识为依托,将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生的专业教学体系,在专业教育中突出和渗透创业教育。
2创业教育要与高校科研工作相结合
高校是我国科研工作的大户,可每年仅有10%的科技成果得到转化[4],这与高校缺乏大学生创业教育有一定的相关性。高校可吸纳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发过程,鼓励大学生将创业活动与科研成果相结合,这样不仅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和机会型创业的比例,而且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会大大提高。
3创业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保证创业教育理念落实和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一方面,高校可通过培育大学精神、更新办学理念等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凸显创业教育思想,促使创业教育成为学校办学新理念、教师教学新思想;另一方面,通过丰富第二课堂中创业教育的内容,拓展创业教育的阵地,如通过科技竞赛、社会实践、创业计划大赛、学生科研、素质拓展训练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来整体引导、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五、优化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支持体系

和美国具有浓郁的创业文化不同,我国社会还普遍存在着“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传统观念,这些观念使得不少大学毕业生因害怕失败宁可选择就业,也不愿去创业。人民网“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查显示:“665%的大学生表示‘不想创业,稳定的工作很重要’,而想创业的大学生不到30%”[5]。此种情况也间接反映了我国缺乏良好的创业教育外部环境,整个社会对创业及创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笔者认为,我国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大学生创业教育。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不是高校的单方行为,而应从政府、社会、企业等各个方面优化创业教育支持体系。正如全球首位创业学博士、享有“美国创业教育之父”之誉的杰弗里·蒂蒙斯教授2006年在首届“创业研究与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所说,“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中国应该从战略角度和方法层面上认识这个问题,政府、社区以及所有相关的组成部分都应该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使存在的机会得到最大化的利用”[6]。
1政府——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援助工程
政府在大学生创业中应责无旁贷地起到扶持援助的作用。笔者认为,政府可搭建两大平台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一是大学生创业政策平台。大学生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具有较强的导向功能,各级政府在制定各种大学生创业政策时一定要注意政策制定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系统性。二是大学生资金扶助平台。“创业资金不足”是目前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为帮助大学生缓解筹资

源于:查抄袭率毕业论文www.udooo.com

压力,顺利迈出创业的第一步,政府还要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首先,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国外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如英国的“青年创业计划”,在英国王子基金的支持下,在2000~2007年间共帮助了3万名青年创业。第二,设立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小额信贷。由政府、企业或学校作贷款担保,银行提供减息让利,必要时提供贴息。第三,引入社会风险投资基金。在美国,为了资助大学生创业,有一系列的风险投资基金作为资助,如雅虎、惠普都是风险投资的成功运作者。
2企业——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扶助工程
作为企业,可以主动和校方联系,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对大学生创业者,企业要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一是根据企业的主营方向和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方向,建立创业基地,可以让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学习,取得经验。二是可以在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时,在创业指导、商业经营、项目扶植以及创业资金上给予一定支持,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三是对于企业感兴趣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可探索以科技、人才、项目入股等方式,直接纳入企业自身的运营中,一方面减轻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另一方面也加快了大学生创业成果的转化,建立起大学生与企业互利共赢的创业模式。
3社会——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怀工程
创业过程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接受与认同。作为媒体应大力宣传创业政策、创业成功案例等,以使越来越多的人对创业形成积极的态度,将创业作为一种职业追求,从而达到社会文化变革的目的。作为公众,对大学生创业者,应多一份支持、鼓励和包容,因为对于一个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当他们满腔热情投身到创业大军的时候,不仅需要掌声和鼓励,更需要公众的包容和谅解。作为家庭,应转变就业的传统观念,积极配合支持大学生的创业行动,使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来自亲情的温暖和支持,这将对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信心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LARRY C, FARRELLThe entrepreneurial age: awakening the spirit of enterprise in people, companies,and countries[M]New York:Hllworth Press, 2001
[2]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何独明,滕发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实践通道[J]教育探索,2007(7)
[4]高等教育司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申亚欣大学毕业生三成想创业[N]人民日报,2010-O7-07
[6]朱小娟中美高校创业教育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32)〔责任编辑:邰学群〕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