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 >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

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

收藏本文 2024-01-21 点赞:4730 浏览:1524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初中科学教学要注重科学方法教育。科学方法教育是初中科学教学中应该得到注重的教学手段,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以创新为基本原则,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本文提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参与到实践中,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习题教学当做科学方法教育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科学教学科学方法教育创新
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所积累并概括出来的思维方法和行为策,我们称为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运用能使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科学教材中蕴含着许多最基本的科学方法,譬如观察、归纳、演绎、实验等。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这些方法化为其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不仅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还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都有利。对于科学方法教育,教师要以“辩证指导、主题学习”为要点,以“有机渗透、巧妙点拨”为手段;而学生应该以“亲身体验、切实领悟”为主要学习方法。其基本途径是通过教学有机渗透、学生实验教学和习题教学过程中运用来实现的。

一、初中科学教学的基本模式和原则

1.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科学观念为宗旨,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通过教学创新构建起学生学习的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加之教师的引导,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以学生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创建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最根本的思想是通过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来构建所学知识,依托教学改革构建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科学学习的思维过程和亲历探索活动,把教材知识、课堂教学、学生体验有效地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科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初中科学教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目标认同原则;(2)问题驱动原则;(3)合作学习原则。

二、初中科学教学的创新策略

依托教学创新的基本原则,教师在科学教学课堂上应以创新为基础,从学习目标、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改进。

1.改进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应具有全面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具体性与创新性。学习目标的确立对学生来说是其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学生真正理解、接受和认同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udooo.com

了学习目标,才能根据目标来自我调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科学教学才具有有效性。其次,要以教学设计理论作为基础,根据学习目标分类理论确定每节课中各个学习内容的类型。一般地,科学学习目标可以分为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与情感价值观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和过程方法目标同属于知识技能型目标,其侧重点在于学习结果;而情感价值目标是一种体验性目标,属于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根据学习结果而进行分类,有利于指导我们按照各类目标自身达成的条件、过程和规律更科学地安排学习内容,合理地设计学习目标。第三,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生活经验和技能差距制定学习内容,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构建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

2.改进教学设计

改进教学设计体现在五个方面:(1)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谋求未来发展需求的基础;(2)科学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从情境素材到具体知识环节都必须真实可信,学习内容要融入科学要素。(3)教学设计需注意与实验、生产、生活、科技、社会等各个环节相联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所发生的问题,激发其研究的兴趣。(4)教学设计要体现出实践性与探究性。(5)注意教学设计的开放性,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通过不同角度的想象、观察、分析、类比、归纳、实验来解决问题,能提出多种解决途径,再从中选取最优途径,使之养成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3.改进教学方法

一切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明确分阶段有层次的教学内容体系;(2)要把握住教学的切入点,善于发掘学习点,运用科学课堂所学的知识点来探究科学过程,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会知识”转化为主动的“会学知识”,彻底改进教学方法。

三、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运用

1.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有机渗透、点拨,揭示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教育得有长久的持续性和长期的潜移默化才能渗透到具体的课堂教学细节之中去,其规律特别体现在与理论、概念等有关的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科学理论巧妙地点拨与适时地引导,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电功》教学中,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电功的概念和熟练掌握其计算公式是一个教学难点,该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与电功相关的因素。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提出一个检测设,即电流做功大小与电流大小、电压强度、通电时间有关,然后再根据这个检测设要求学生在实验中用合理的步骤来验证。实验验证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仪器、设备合理地进行实验,验证所提出的理论。实验是通过人为控制手段来实现的,在验证这一检测设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变量控制”的方法来进行实验操作。由于初中学生大多是初次接触实验方法,在如何正确地进行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来进行有效的指导。通过实验不仅让学生了解到电功与电压强度的关系,还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实验时有必要对通电时间与电压进行控制,让通电时间与电压保持相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安装两个小灯泡形成并联电路,并且在干路只联接一个开关。在验证电压与电功的关系时,学生已认识到必须控制电压与通电时间的相同,因此,又需要安装两个小灯泡形成并联电路。电功做功多少可以从小灯泡的明亮度来了解,因为电流越大,做功越多,由电能所转化的光能和热能也越多,因此灯泡就越亮。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地操作,结合教师适时地指导,最后总结出决定电功大小的因素,验证了提出的检测设。教师围绕实验对学生进行指导,结合学生的观察与理解渗透科学方法,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其中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还让学生体验到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策略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益。

2.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参与,体验科学方法

通过教学研究我们发现,教学方法触及到以下四种情形时,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实验操作情境、良好的社会情境、良好的情绪情境以及智力思考情境。其中实验操作情境指的是加强学生动手活动与亲身体验的学习计划。从信息论观点出发,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单方面的讲授对学生而言只包含了一个信息源,而让学生直接与客体接触,对学生来说就出现了多个信息源。多方面地接触信息源将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更大的提高。因此,应尽可能多安排学生参与动手活动与实践操作,只有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领悟到科学方法内在的意义。
例如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教会学生科学地观察实验。若想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启迪。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演示中,学生观察实验的方式往往是很随意的、漫不经心的,很少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可把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实验,引导学生从水蒸气产生情况、是否有气泡冒出、温度计指示数变化、是否有声音发出等方面去观察,注意对比水沸腾之前和沸腾之后所产生变化的情况。由两种情况的对比观察,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一些以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现象,譬如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而沸腾时却由小变大、沸腾前水会发声而沸腾时没有声音等。只有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实验进行细致的比较观察,有了完整的认识过程,才能有效地减少观察的不细致、不完整或缺乏目的性。在科学观察中,学生能透过实验现象真正领悟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的科学理论、概念的理解与运用。在教材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课程资源是来介绍科学观察教育的,例如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等。教师要做的便是善于发现并有效运用这些宝贵的素材,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科学观察方法训练的有效资源。通过一定程度的科学训练,使学生从中了解进行科学观察的正确方法与好处。

3.与习题教学相结合,对教学内容迁移、运用,训练科学方法

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便是习题教学,尤其是在等效替代、极端检测设等方法的具体运用上,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点的认知。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提问、演示、练习

源于:查抄袭率论文www.udooo.com

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自觉熟练地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习题教学中采用等效替代法的情况。例题:取KCl与KBr的混合物3.78克,将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再取足量的AgNO3溶液加入混合物溶液中,使其产生沉淀,经过过滤和干燥后得到6.63克沉淀物,求此混合物中所含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在看到此题后很多学生就会感觉很繁杂,其中未知数也多,但是在解题训练中,只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不同点和相同点便好解决。相同点是混合物与沉淀是都没有水,不同点是质量上的不同,KCl和KBr混合物溶液中含有K、Cl、Br三种元素,而AgNO3溶液中含有Ag、Cl、Br三种元素。所以两者之间质量不同是因为K元素全部替换为Ag元素。这样就很容易发现质量关系为39份K元素替换为108份Ag元素,增加质量是108-39=69份,题目中已知增加的实际质量为6.63-3.78=2.85克,因此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应该为2.85×39/69=1.61克。此题解题中运用了替代法,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使解题过程更容易理解,看得更清楚。
综上所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是应该得到注重的教学手段。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以创新为基本原则,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去。教师只要在教学中对学生多加以引导,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动脑思考,并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才能促使其对科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加深对科学学习的理解。因此,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运用科学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并会养成一种自觉的习惯,使其不断地积累经验,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升华其学习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孙宏安《新课程教学设计》[M](《初中科学》2004.4)

2.高剑南王祖浩《化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杨梓生《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2004)

4.詹伟琴《初中科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教学实施》(华南师范大学2009.8)
5.赵新祥《初中科学教学“高效轻负”的实践与探索》(浙江省绍兴县成章中学2010.NO.29)
(作者单位:浙江省玉环城关一中)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