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音乐教学 >高职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谈高职学校德育实效性提升征文

高职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谈高职学校德育实效性提升征文

收藏本文 2024-03-26 点赞:32956 浏览:14733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德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德育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笔者在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教育,发现两者有很多的共同点,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并且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其实背后的原因是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笔者在文章中提出两者相结合从而提升德育时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融合;提升
【中图分类号】G44
一、引言

源于:大专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怎么写作、为人民怎么写作,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高校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个学校对德育工作都非常重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者所面对的受教育者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强调,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本文拟对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两者的结合的方式,进而提升德育的实效性,以期对高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所帮助。

二、心理健康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高职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组建心理社团、
开展心理咨询、开展朋辈互助等。笔者在所在的学校是德育、心理教师,同时也是国家心理咨询师,参与到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因此对学校的德育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了解。往往学生的心理问题都较多集中在恋爱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亲子问题以及发展问题,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大部分都不是心理本身的问题,而是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是这些德育层面的问题,使他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极易出现心理失衡的现象。高职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人生价值观偏差

在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价值观的偏差,对他们来说,一旦取得了一点成功,便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凡事都不过如此而已,但是一旦某件事情失败了,就会陷入痛苦的深渊,觉得自己一切都不如别人,甚至觉得自己的人生都很失败,从而影响到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2.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足。

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他们中大多数人基础差、底子薄,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他们当中大概50%的人会回答,找个好工作,过上好日子,心再野点的会说让自己有车有房,剩下的49%的人大概会回答不知道。而在回答不知道的人中,大概有一半人会成为正宗的“啃老族”。那剩下1%的人呢?他们大概会讲,为人类的进步而读书,但讲到为什么的时候,他们都答不上来①。一些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热情,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高考成绩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报考学校与专业时的选择自由,使许多学生无法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或学校就读,因而造成学习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在于部分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是在为老师、家长学习,这一点,新生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由于扩招,高校的整体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入学成绩普遍偏低,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低。

3.个人主义心理较重,组织纪律性差。

当今的高职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有部分出生在家境较好的家庭,父母过分溺爱,从小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任性、占有欲强、自私自利等坏习气,缺乏同龄群体的环境,导致他们集体观念淡薄,缺乏集体主义荣誉感,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家庭过多的照顾使他们怕苦怕累,在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性、判断力、适应力等方面显得相对薄弱,部分学生旷课、迟到、上课睡觉、作业抄袭等现象严重,甚至出现、等现象。

4.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不良风气影响。

大学生活相对于中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了父母老师在身边的管束,学生更感到自由。各种社团活动、学生干部工作、社会、宿舍活动、专家讲座、自习课、网络游戏、恋爱等,这些丰富的生活让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无法正确处理学习与其他生活活动的关系。也有不少新生入学以后听高年级学长、老乡的一些不负责任、不正确的言论,说大学很自由,上课可以逃课,考试时临时抱抱佛脚或采取考试舞弊等不良手段也可以勉强通过,最后导致学习动机不明,学习兴趣降低,从而把学习当做了负担。

5.自我认识不理性

有些学生很好表现自我,但又很计较个人得失,他们往往一次获得没组织好,或听到一些风言风语和不利的议论,便满脑子产生不良认知,这些不良认知牢固地占据了他们的一部分思维,并影响了他们的行为。他们不能理性地认识自我,不能理性地分析、评价与自己相关的人和事,从而陷入焦虑和痛苦之中,影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学习情绪。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校德育环境的优化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锻炼心理机能,从而促进体素质的提高与个性的和谐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拥有健康的心理,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素质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道德行为以及个性心理方面符合社会和学校要求。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与心理是息息相关的。血学生的心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受客观世界的影响,不健康的心理往往会对客观事物做出错误的判断,进而使思想行程错误的认识。因此,对学生有些思想道德问题难以用常用的德育模式和途径解决时,可以考虑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比如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以平等、有好和谐的方式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而德育以为地强调利用外部条件来压迫学生服从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忽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德育效果甚微。只有开展心理咨询,进行心理辅导,才能使学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让德育工作者找到学生心理发展变化规律的依据,使学生的德育教育循序渐进地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活动,挖掘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达到正确的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开展心理训练活动与德育教育相比,将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换位”思考的能力。这些都是德育工作效果的重要基础。

4.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奠定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一项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科学地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性格爱好、人际关系等特点,这让德育工作者对学生情况能有一个科学的、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能够有的放矢地展开。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互融合,提升高职学校德育实效性

1.教育内容上相互结合

德育教育的内容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他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思想觉悟。而这些都是外在强加给人的,过多的灌输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则不同,他以“价值中立”为原则,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采用心理学的方法,训练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以应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障碍。两者相结合,能有效地把教育者要灌输给学生的观念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我观念,从而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教育方法上,德育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比较德育教育而言是很丰富而且有效的,德育教育可以
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方法来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活动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他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心理健康的一些常识,达到保障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同样,德育工作者要改变那种板起面孔训人、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方式,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积极关注、尊重、温暖、真诚等性质,认真倾听学生的申诉,在与之交谈中接受,观察与辨别,了解其思想问题,以热情的态度、真挚的感情和多方面的知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3.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学校应当加强宣传,经常性地开展心理健康常识的讲座,让心理健康的理念
深入人心,学校心理咨询室也要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德育工作者、教师都应当把心理健康辅导看成自己的任务,
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一方面,维护和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和缓解学生的思想问题。

4.教育队伍上相互融合

德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两者相互融合,让德育工作者在掌握德育的原则、方
法等的同时,兼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学校卫生学、心理咨询学、发展心理学等心理学知识,并且经常与心理学专业教师一起交流各自工作上得到的经验,分析研讨一些具有特色的个案,提出改进教育工作的方法。从事道德品质教育的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链接得多一些,他们提供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并增强实际效果。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对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心理训练、心理咨询等方法、手段要清楚些,有助于其转变教育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因此,只有将两只队伍结合起来,才能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构建情感德育,转变学生的认知模式

目前的德育教育侧重于对知识的考察,忽视对个人品质的考核,德育目标并没有真正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充分认同。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影响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形成优良德性②。情感德育是一种全新的德育模式,将情感贯穿德育过程的始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信www.udooo.com

终,在层次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容易取得实效。目前,双重人格的心理疾患在学生中较多存在,尽管他们对对道德的有关知识了然于胸,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同样会有很多不道德的行为,即典型的说一套做一套,。因此,德育一定要以情感为相似度检测,以知识认知为基础,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将德育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内心情感。
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都是很复杂的,很多思想和行为问题的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心理原因,因而德育工作要深入,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就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融合,教育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德育,从而大幅度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注释
①叶洪平.浅析高职学生学习目的,2009,2:52-53.
②姚运肖,武宇清,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策略探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09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