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药学 >> 西药 >辨析“胁痛”中医辨析和中药治则

辨析“胁痛”中医辨析和中药治则

收藏本文 2024-03-23 点赞:28561 浏览:13145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 风寒胁痛
亦称感冒胁痛。由风寒病邪,留滞胁下所致。
临床表现:症见寒热,胁肋疼痛,口苦,干呕,脉弦等。
治法方药:疏散和解。用柴胡羌活汤(柴胡、羌活、防风、枳壳、桔梗、青皮、苏梗)、芎葛汤(川芎、干葛、桂枝、枳壳、细辛、芍药、麻黄、人参、防风、甘草)或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十二枚,半夏)等方。

2 暑热胁痛

指暑证兼见胁肋疼痛者。
临床表现:身热,多汗,头痛无力,气少倦怠,恶心、胸闷、口渴喜饮,脉虚数,兼有胁肋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治法方药:治宜解暑热兼清肝胆。用六一散(滑石六两,甘草一两。上为末,水调或加蜜,或葱豉汤调)加西瓜衣、丝瓜络、山栀子、绵茵陈、金铃子之类辨症治疗。

3 肺邪胁痛

指肺受病邪所引起的胁痛,多因寒邪袭肺,水饮内停,或邪热灼肺,肺络受伤所致。
临床表现:症见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多痰,胁肋刺痛,或咳引胁痛。属寒者,兼见咳吐稀涎痰沫,身热不高或无热脉弦紧,
治法方药:治宜发汗驱饮,用小青龙汤(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属热者,兼见咳痰腥臭,面赤,里热炽盛,脉数,治宜清肺涤痰,用千金苇茎汤(苇茎、薏苡仁、桃仁、瓜瓣)等方,并可针刺少商穴出血。

4 运气胁痛

由感受疫疠之气所致。
临床表现:症见病起急骤,暴发寒热,胁肋刺痛,痛在一侧或两侧,遍身作胀,脉多弦数,如见四肢厥逆,指甲紫黑,脉沉伏的为危候。
治法方药:治疗初起宜清解达邪,热甚则清肝热,泻火毒,用独活败毒散(独活、木通、柴胡、黄芩、桔梗、枳壳、甘草、钩藤、广皮、苏梗)、泻清各半汤(龙胆草、黄芩、山栀、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青黛)等方。

5 肝郁胁痛

多由悲哀恼怒,郁伤肝气所致。
临床表现:症见两胁疼痛,胸膈痞塞,筋脉拘急,腰脚重滞,甚则胁痛难忍,或胁腋牵痛,烦躁易怒等症。
治法方药:治宜解郁理气为主,气郁化火者,兼以宣泄郁火。用枳壳煮散(枳壳、细辛、川芎、桔梗、防风、葛根、甘草)、小龙荟丸(当归、山栀、黄连、川芎、大黄、龙胆草、芦荟、木香、麝香)等方。

6 肝气胁痛

因情志不舒,肝气失于疏泄所致的胁痛。
临床表现:症见胁肋胀痛,胸闷,饮食减少,疼痛部位走窜不定,时痛时歇,得嗳气则痛胀见宽,如情绪波动其痛加剧,脉弦。
治法方药:治宜疏肝理气。用柴胡疏肝散(陈皮、柴胡、川芎、枳壳、芍药、甘草、香附)、逍遥散(甘草、当归、茯苓、芍

摘自:学术论文格式www.udooo.com

药、白术、柴胡)等方。

7 死血胁痛

指瘀血停留所致的胁痛。多由肝脾气滞,久病入络,血行瘀阻或跌仆闪挫,瘀血内停所致。
临床表现:症见胁肋疼痛如刺,按之痛剧,痛处固定不移,入夜则痛之加甚,或见痞块,大便坚黑或秘结,脉多沉涩。
治法方药:治宜祛瘀通络。用红花桃仁汤(大黄、枳壳、厚朴、桃仁、红花、赤芍、白芍、当归尾)或复元活血汤(柴胡、瓜蒌根、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大黄、桃仁)等方。
8 停饮胁痛
又名痰饮胁痛。多由水饮痰浊流注肝经,气机痹阻所致。
临床表现:症见胁肋疼痛,或两胁走注疼痛,甚则漉漉有声,咳嗽气急,脉沉弦。
治法方药:治宜涤痰通络。用导痰汤(制半夏、橘红、茯苓、枳实、南星、甘草、生姜)或调中顺气丸(木香、白豆蔻仁、青皮、陈皮、京三棱、半夏、缩砂仁、槟榔、沉香)控涎丹(甘遂、去心、大戟、去皮、白芥子)等方。
9 湿热胁痛
多由病邪侵袭,湿热郁蒸,肝胆络脉气滞所致。
临床表现:症见胁肋持续胀痛,或阵发性剧痛,痛引心下或胸背,恶心呕吐,胸闷纳呆,或有寒热,身目发黄,小便短赤等。
治法方药:治宜疏肝利胆,清化湿热。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或茵陈蒿汤(茵陈蒿、 栀子、大黄)、加减大柴胡汤(柴胡、大黄、黄芩、半夏、白芍、枳壳、郁金、木香、茵陈、栀子、虎杖、板兰根)等方。
10 食积胁痛
多由饮食不节,食滞内停,气机壅滞所致。症见胁肋疼痛,脘腹胀痞,胸闷不舒,恶心不思食,或见肋下不条状扛起,脉多滑实等证。治宜消导去积。用保和丸或神保丸(胡椒、全蝎、木香、巴豆霜)、消食丸(山楂、神曲、陈皮、麦芽、莱服子、香附、阿魏)等方。
11 干胁痛
指肝肾气血虚耗所致的胁痛。多由酒色过度,伤及肝肾,气血两亏,脉络失养所致。
临床表现:除见全身有“虚甚成损”的症候外,以胁下常一点痛,其痛不止为特征,多属重证。
治法方药:治以大补气血、滋养肝肾为主,可选用八物汤(熟地、川芎、白芍、当归、人参、白术、陈皮、半夏)、补肝散(夏枯草、香附)、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白茯苓)等方。
12 季胁痛
指软肋部疼痛。多属肝虚。
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①肝气虚常兼见胆怯善惊,疼痛绵绵不止,视物昏糊,耳鸣等症,治宜四君子汤(人参、甘草、 茯苓、白术)合乌梅丸(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等方。②肝血虚常兼见时时烦热,口干,持续隐痛或有拘急感,头眩眼花,舌质红等症,治宜一贯煎(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或补肝散等方。季胁痛亦可由肾虚所致,宜用加减八味丸(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肉桂、五味子)等方。
另有肝阴虚、肝血虚、肝络不和、肝肾不足、肝脾气血亏损、肝胆郁热,肝或脾肿大等均可能产生胁痛,宜结合兼症,综合辨证治疗。
参 考 文 献
《简明中医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0,第2次印刷.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