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意大利文学 >阐述叙事叙事学视野下影视文本设计

阐述叙事叙事学视野下影视文本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3-04 点赞:26302 浏览:11949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金陵十三钗》,讲述的是1937年南京大屠杀历史背景下,中国底层民众抵抗外来侵略的动人故事。以底层民众切入点,把宏大历史与微观缩影以及真挚的民族大爱相结合,是这部电影叙事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叙事
1005-5312(2012)26-0143-01
《金陵十三钗》是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战争史诗电影。该片由张艺谋先生执导。电影讲述1937年南京,一座教堂里一个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国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学生、14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本文拟从叙事学角度出发,探讨其叙事方式。此略谈一二者,借以抛砖引玉。
故事中叙述者书娟,总是透过教堂那扇五彩斑斓的玻璃窗户洞察外面的世界。秦淮女子们惊艳出场:浓墨重彩的旗袍,娇艳妩媚的红唇,精致修饰的妆容,时行的烫卷,骄傲摇曳的耳坠,诱惑媚俗的黑色,蛇一般扭动的腰肢。很快,这群妖娆喧闹的女人们,占领了地窖,仿佛沦陷的秦淮河又被她们搬到了这里,连脂粉和香水的味道也复制而来。“酒池肉林快活乡,纸醉金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迷脂粉阵。”青楼之中浓妆艳抹的风尘女子,手拿一个琵琶,咿呀咿呀的唱着艳曲。或手执杯酒,仿佛还在一众男人中游走,或秋波流转,媚声甜腻的和姐妹们玩牌助兴。或在香闺生暖,红帐飘香里写醉沉眠。
不得不叹服,老谋子着实是一位善用色彩的大师。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昏黄的船灯,再到《大红灯笼高高挂》里喜庆的大红灯笼,乃至《秋菊打官司》里屋檐下满眼的玉米黄。到今天“十三钗”秾烈鲜艳的旗袍,娇艳欲滴的红唇。如花一般艳丽美好。乃至佟大为饰演的军人殉国,纸火店炸毁时漫天飞舞、炫彩斑斓的冥纸,仿佛正是这个伟大生命如烟花般绚烂而短暂的真实写照。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油然而来,极富深意的寄托了讲述者的哀思和痛缅。

一、追忆式旁白牵手香软“吴方言”对白

幸存的女学生书娟,通过她追忆式的旁白来铺陈叙事。是影片文本内有意为之的设计。女人们自古来在战争中总处在被动和卑微的位置。她们眼中的战争不带爱国主义,不带政治色彩,对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学生来讲,更不带任何宏大浓烈的国仇家恨。她是胆怯的弱小,是她也只能是她,能够不带民族自尊心和任何利益牵扯的置身历史大背景中的普通女学生,才能如实地记录和言说整个动人的故事。
老谋子另一高明之处,无非,他懂得吴方言的香软与妩媚。秦淮女人自古便牵绊住往来迁客骚人的心,引得秦淮来往过客,必停游僵。在他们的笔下,商女们摇曳生姿了数千年。终于在电影里,我们听到了她们香软甜腻的耳语,仿佛一枚柔软的羽毛撩拨过颈间,搔痒难捱。女子红唇开合间那一曲吴侬软语《秦淮景》,或许正是秦淮女子们百媚千娇中摇曳了千年的美丽缩影。

二、女人们的卑微与伟大

与其说,整个故事铺陈开来讲述的是南京罹难。倒不如说,是特定历史环境中女人们置换生命的戏码。在这个置换过程中,她们抵触、斗争、惶惑、恐惧、悲恸、勇敢、决绝。由最初的寻求保护者到最后保护他人者。她们悄悄地转变着。
事实上,秦淮女与女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情感变化也正是影片表现得最为扎实、丰满的一块。她们一开始处于对立状态,女学生嫌脏、不纯洁,并产生了言语和肢体上的冲突。然后影片通过几笔来表现人物关系的变化:一是躲避日军搜查时,女学生为了不暴露藏身处而选择跑上阁楼,把危险带走;二是一个在追猫时暴露了,被急中生智的女学生巧言救下。而促使做出代替女学生去为日军庆功宴唱歌这一生死抉择也有前戏的铺垫,比如玉墨自身的幼时遭遇。也许老谋子更懂得女性在血泪国恨中的卑微,脆弱,和伟大。
片中的男性角色无论在人物光彩还是情节推动上都要相形逊色许多。约翰从嗜钱如命者到拯救者的前后变化并不如那些女性角色来得真实、充分。他身上“外来救赎者”的色彩并不浓厚,这使影片的主题也更集中于战时女性之间的自我和相互救赎,这是一个相当普世的人性主题。而书娟父亲,汉奸或慈父这一性格设定也过于陈旧和模式化。
三、结语
《十三钗》讲述的是一个朴实无华的故事。真实的历史事件、虚构的人性故事、性和暴力元素、战争大场面、国际巨星加盟。称之为鸿篇巨制、商业大片绝不为过。而影片却巧妙规避了以往众多大片弊病。平易近人,娓娓而来。
它用最简单的影像方式讲述了在残酷战争背景下,伤兵、弱女、、友人,因为人性之爱,甘愿以牺牲自己来拯救弱小的感人故事。完整的情节故事和合理的人物逻辑使影片在战争场面之外,保有持续的戏剧张力和情感认同。使得整个影片赚够了票房,也赚够了眼泪。
于我而言:南京,是回不去的国难,也是走不出的历史。结尾处,惟以《秦淮景》,缅怀饱受苦难的南京,纪念逝去的同胞生命,珍惜眼前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陈鸣树著.文艺学方法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赵慧英.张艺谋创作趋势谈[J].艺术广角,2001年一月刊.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