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社会学 >> 应用社会学 >公共政策中国当代女性就业理由一般

公共政策中国当代女性就业理由一般

收藏本文 2024-04-22 点赞:23700 浏览:10698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劳动就业是一个社会中女性的经济权利和社会地位的重要视角。女性就业是女性获得并保有财产权利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也是实现男女平等、提升妇女地位的先决条件,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进展。对女性就业不足的探讨,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多门学科,只有以多视角进行浅析,才能反映出女性就业的全貌。本论文选取女性就业的产业行业结构、角色期待、性别歧视和就业政策作为探讨视角,以经济、社会文化、法律、政策等方面较全面地浅析建国以来中国现代女性就业的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倡议。根据建国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进展的情况及其对女性就业的影响,本论文首先以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划分了女性就业的四个阶段:变革期、过渡期、调整期和重组期。结合相关的劳动统计数据,梳理了每个阶段女性就业的基本情况、对女性的角色期待、女性就业遇到的性别歧视和该时期政府针对女性就业的相关政策。通过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女性就业的历程,本论文以四个方面浅析了影响女性就业的因素。一是产业结构变化与女性就业质量。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变升级,女性就业的行业职业结构也不断提升,女性就业正在向知识密集度较高的行业进展。但与男性相比,职业层次、工资收入等方面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二是角色冲突与女性就业困境。由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性别刻板化印象,女性首先被赋予养育子女、照顾家庭的社会角色,其次才是工作角色。由此产生职业女性家庭与工作的角色冲突,难以两全齐美。要想取得职业进展,女性往往需比男性付出更大的努力。三是性别歧视与女性就业压力。用人单位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或者由于个人“偏好”,在就业历程的各个环节,都可能造成对女性的歧视,包括招聘录用中的提升标准、培训晋升中减少机会等。四是就业政策与女性就业保障。就业政策是政府在市场条件下管理劳动力市场最主要的手段,也是推进女性就业平等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都很重视女性就业不足,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现有的法律与政策还不够改善,可操作性不强,缺少相应的就业歧视诉讼制度和专门的就业平等机构。在浅析了影响我国女性就业的主要因素后,本论文选取英国、日本、加拿大和印度几个典型国家,总结了他们在推动女性就业方面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借鉴作用。这四个国家各具特点的男女平权工作对中国女性就业不足在立法和公共政策方面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提供了不同侧面的借鉴。最后,本论文提出推动我国女性就业的对策倡议。包括健全反就业歧视立法系统,加强法律可操作性;将性别平等作为公共决策主流,推动女性就业;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女性就业,增加女性就业资本;改善自身素质,提升就业能力。总之,女性就业不足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多元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在这一历程中,政府不能缺位,司法不能缺席,男权不能缺德,女权不能缺力。关键词:女性就业论文产业结构论文性别歧视论文角色冲突论文公共政策论文

    摘要4-6

    Abstract6-8

    目录8-12

    绪论12-23

    一、 探讨背景及作用12-14

    (一) 探讨背景12-13

    (二) 探讨作用13-14

    二、 国内外探讨近况14-20

    (一) 女性就业与职业结构14-15

    (二) 女性就业与性别歧视15-17

    (三) 女性就业与角色期待17-19

    (四) 女性就业与公共政策19-20

    三、 论文的框架结构20-21

    四、 论文的探讨策略21-22

    (一) 跨学科探讨法21

    (二) 定性浅析法和定量浅析法21

    (三) 历史浅析法21-22

    (四) 文献资料探讨法22

    五、 论新之处22-23

    第一章 女性就业相关论述综述23-34

    一、 相关概念23-25

    (一) 就业与女性就业23-24

    (二) 职业结构24

    (三) 性别歧视24-25

    (四) 角色冲突25

    二、 就业性别歧视论述25-28

    (一) 贝克尔个人偏见歧视论述25-26

    (二) 统计歧视论述26-27

    (三) 劳动力市场分割论述27-28

    三、 社会角色论述28-30

    (一) 角色及角色论述28

    (二) 性别角色与社会性别28-29

    (三) 女性角色冲突29-30

    四、 公共政策论述30-34

    (一) 公共政策的标准31-32

    (二) 利益均衡的政策安排32

    (三) 政策平等32-34

    第二章 中国当代女性就业历史沿革34-65

    一、 1949—1978 年:女性就业的变革期34-39

    (一) 就业情况34-36

    (二) 角色期待36-37

    (三) 就业歧视37-38

    (四) 就业政策38-39

    二、 1979—1990 年:女性就业的过渡期39-47

    (一) 就业情况40-41

    (二) 角色期待41-42

    (三) 就业歧视42-43

    (四) 就业政策43-44

    (五) 焦点不足:特区中的打工妹44-47

    三、 1991—2000 年:女性就业的调整期47-56

    (一) 就业情况47-50

    (二) 角色期待50-51

    (三) 就业歧视51-53

    (四) 就业政策53-54

    (五) 焦点不足:单位制与下岗女工54-56

    四、 2001 年-现在:女性就业的重组期56-64

    (一) 就业情况56-58

    (二) 角色期待58-59

    (三) 就业歧视59-60

    (四) 就业政策60-61

    (五) 焦点不足:女大学生就业难61-64

    本章小结64-65

    第三章 中国当代女性就业不足影响因素浅析65-92

    一、 产业结构变化与女性就业质量65-70

    (一) 变革期的产业结构与女性就业65-67

    (二) 过渡期的产业结构与女性就业67

    (三) 调整期的产业结构与女性就业67-69

    (四) 重组期的产业结构与女性就业69-70

    二、 角色冲突与女性就业压力70-80

    (一) 变革期的角色冲突70-73

    (二) 过渡期的角色冲突73-76

    (三) 调整期的角色冲突76-78

    (四) 重组期的角色冲突78-80

    三、 性别歧视与女性就业困境80-85

    (一) 女性就业的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现象浅析80-81

    (二) 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经济性浅析81-82

    (三) 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社会性浅析82-83

    (四) 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制度性浅析83-85

    四、 就业政策对女性就业影响85-92

    (一) 变革期就业政策对女性就业的影响85-88

    (二) 过渡期就业政策对女性就业的影响88-89

    (三) 调整期就业政策对女性就业的影响89-90

    (四) 重组期就业政策对女性就业的影响90-92

    第四章 国外推动女性就业的经验借鉴92-116

    一、 英国推动女性就业的经验借鉴92-98

    (一) 立法保障,维护女性就业权益92-95

    (二) 政策倾斜,推动女性平等就业95-97

    (三) 组织建设,落实女性就业保障97-98

    二、 日本推动女性就业的经验借鉴98-104

    (一) 日本反就业歧视立法的历史与近况99-101

    (二) 日本保护女性劳动就业的政策规定101-103

    (三) 日本反就业歧视的组织机构103-104

    三、 加拿大推动女性就业的经验借鉴104-109

    (一) 加拿大保护女性就业的法律框架和内容104-106

    (二) 加拿大推动女性就业的司法保护机制106-109

    四、 印度推动女性平等就业的经验借鉴109-116

    (一) 印度女性就业的近况109-111

    (二) 印度女性平等就业权利的保障111-112

    (三) 印度女性就业平等的司法救济112-116

    第五章 推动我国女性就业的倡议116-129

    一、 健全立法系统,提供就业保障116-120

    (一) 制定反歧视基本法117

    (二) 改善平等就业的单行法117-118

    (三) 建立就业歧视诉讼制度118-119

    (四) 设立就业机会平等机构119-120

    二、 革新公共政策,推动女性就业120-123

    (一) 推动公共政策制定中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120-121

    (二) 推动女性就业的公共政策选择121-123

    三、 动员社会力量,增加就业资本123-126

    (一) 发挥妇联组织优势,保障女性就业平等权利123-125

    (二) 设立女性创业进展专项基金,鼓励女性自主创业125

    (三) 转变传统性别分工方式,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125-126

    四、 改善自我素质,提升就业能力126-129

    (一) 强化主体意识和行为126

    (二) 正确认识男女的性别差别,树立新的性别观念126-127

    (三) 树立正确的择业竞争观念127

    (四) 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文化、科技素质127-129

    结语129-13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