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初中班主任 >教师主体性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教师主体性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收藏本文 2024-03-09 点赞:31669 浏览:14496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师是教育之本,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目前,影响高校教师主体性发挥的因素主要有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水平低,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思想政治教育各部门沟通机制不畅,管理育人环节相对薄弱,教学绩效考核体制的不合理等等。提高教师的主体性应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分别进行。
关键词:教师;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1009-4156(2012)08—123-03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分析

价值是一个表示主客体关系的范畴。马克思指出:“人在把成为满足他的需要的资料的外界物……进行估计,赋予它们以价值或使它们具有‘价值’属性。”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尺度满足主体需要,是否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作用,是判断价值实现的主要标准。根据马克思关于价值范畴的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否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知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为尺度的一种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是否与主体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受教育者的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的本质在于其是否能够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某种精神需求,对思想教育对象的思想进取、观念革新等主观世界的变化是否能够具有积极的意义和肯定的价值。
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的关系中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所蕴涵的思想、认识、政治、道德等内容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并内化为教育对象的意识和动机,外化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良好行为和习惯的过程。从这一角度出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环节: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教育对象的外化环节和教育者的反馈调节环节。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把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则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有选择地接受这些教育影响,并转化为个体意识和动机。在这一环节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成败关键在于教育者所传授的教育内容能否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存在着教育者表达的社会思想政治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及其运动。教育对象的外化环节是指在教育者的帮助和促进下,受教育者把自身已经形成的个体意识和动机自觉地转化为外在行为和道德习惯。教育对象的外化环节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也同样非常重要,因为内化的最终结果必须是能动的价值主体意识转化为自觉的外在行为,否则,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不能真正实现。教育者的反馈调节环节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外化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反馈,进一步调节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从而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二、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

首先,在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思政课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首要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影响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有多种,而教师的主体性的发挥是极其重要的因素。教师是否具有以及具有多大的主体性,决定着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中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将受教育者作为自己活动的真正对象予以认识和引导。历史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的教育活动都很重视教师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教育理念的变革,在现代教育理念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受教育者,关注教育对象的需要和发展。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成果来看,也多集中在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引导和提升上。关注受教育者主体的需求和利益,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是必要的,但应该建立在承认教师原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前提下,因为教师主体性的发挥与否直接决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成败。
其次,在教育对象的外化环节,高校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主要推动力。其中辅导员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主体性的发挥是关键。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教育者的教育对象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其价值的实现必须从他所处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去把握。在高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与受教育者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辅导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其言行举止、管理育人和怎么写作育人的主体意识以及工作态度等都会对受教育者的外化环节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主体性的发挥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主要因素。
最后,在教育者的反馈调节环节,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促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的主导因素。反馈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双向交流、互动的纽带,它有助于教育者检验教育效果,改进和优化下一步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使下一步的教育输出更具有针对性,从而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创造更好的条件。在这一环节中,教育者是反馈调节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主体性的发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至关重要。重视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促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的主导因素。

三、影响高校教师主体性发挥的不良因素

(一)外在影响因素

1.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水平低,职业归属感不强。高校思政课教师

源于:论文要求www.udooo.com

承担着整个学校的思政课程,教学任务量大,造成思政课教师难以用更多的精力去从事创造性的工作,科研时间少,水平提升不快,同时对外学术交流和进修提高等也都受到影响。此外,由于社会的一些偏见和学校的投入不足,思政课教师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险,职业归属感不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不甚满意,荣誉感和成就感不强,职业厌倦现象比较普遍。
2.教学绩效考核体制的不合理导致对教师的有效激励不足。在教学绩效考核方面,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制与考核的本真目标相去甚远,导致高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的投入不足,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受到限制。许多高校规定,教师每年必须取得某些级别的课题、在某些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论文,这些科研任务的完成结果与岗位津贴、职称评定等紧密相关。论文、课题等科研成果多的教师,在评价中就能处于优势位置,没有科研成果的教师就会遭到冷遇。科研成果是看得见的,而对教学成果的衡量是模糊的,反应是滞后的。不从事教学的教师似乎有情可原、有变通的可能,而没有科研成果的教师就会有被边缘化、贫困化和失语化的危险。因此,“教学不如科研,科研不如做官”的氛围导致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不足,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成为一句空话。3.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的沟通机制不畅。辅导员队伍和思政课教师可以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最基本力量:一个负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个负责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互为依存,互为补充,不可或缺。然而在现实中两者却各自为政,“我教我的”,“你做你的”,沟通机制不畅。如果能够建立科学、合理的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长效的沟通机制,实现部门联动,那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重要力量将会形成合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有效性将大大增强。

(二)内在影响因素

1.教学理念陈旧。教学理念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它决定了教师教学工作的方向,是提高教师工作质量的重要一环。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教师中心论,课程中心论”的教学理念,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千真万确的必要性、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和理所当然的强制性,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课程内容的准确性,而把受教育者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轻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对接受理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缺乏研究,从而忽视了学生在接受过程中的感受,使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双边关系”成为教育者的“单打一”。教师的强势期待与学生需求不相契合的错位现象突出。由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脱节,学生学习的潜力没有被唤醒,教与学在教学实践中难以实现统

一、教学效果自然会受到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

2.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教育不足。目前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教师,专业背景相当复杂,教师原来所学专业以非思政教育专业者占绝大多数,马克思主义专业科班毕业的比例不高。非科班出身的师资在教学内容体系的转换能力上相对欠缺,教学适应性不强。马克思主义的专业知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的学科基础,是教师超越教材内容体系,形成个人教学风格的重要前提。不精通本专业的学科知识,就无法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加工和再创造,无法把理论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释中,使教学内容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3.不重视教学艺术的提升。教学艺术的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够激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要素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效能,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口’理论的力量在于它的“有理”,把“有理”的理论诉诸“讲理”的教学过程,就能够“以理服人”。有理的同时更要会讲理,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以及一定水平的理性思维和审美情趣。如何把理论本身讲活、讲深、讲透,使讲理成为一种艺术、一种境界,是高校教师的必修课。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出身于非师范专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弊端在于缺少教育学理论与教学基本技能的系统训练,教师职业能力基本依靠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自发的探索与总结,教学技巧和艺术水平不高,加之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制,教师在教学艺术提升方面的积极性不高。
4.管理人员的育人意识薄弱。管理育人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途径。管理人员是高校管理育人的主体,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怎么写作质量的好坏,都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结论www.udooo.com

其育人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否。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不牢固,需要通过不断地与人交往才能巩固,内化于心,外化为行为,高校管理育人具有渗透性和全方位性的特点,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意义重大。而目前高校教师的育人意识薄弱,大多数管理人员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范围,与己无关,这使一些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注意方式方法,官僚作风严重、态度生硬,给学生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四、提升高校教师主体性的路径

(一)在学校管理层面:改革教学绩效评价体制,加强激励机制建设,提高管理育人意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改革教学绩效评价体制,针对目前高校广泛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能’和‘绩’,轻‘德’和‘勤”’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调整,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应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制,加大教学改革和成果的奖励力度,使教师能够安心教学,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要善于利用激励因素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加强师德建设,让教师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乐于奉献,始终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此外,在给教师压担子的同时,还要为教师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空间,争取更好的待遇,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对教师管理的满:意度,提高管理育人意识,真正做到“在行政管理中育人”,“在教学管理中育人”,“在生活管理中育人”,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创造良性的外部发展环境。

(二)在教师个人主体层面

1.转变教学理念,夯实专业知识,提高科研能力。(1)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心理动机,教学效果不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而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以学生是否接受、是否喜欢作为衡量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只有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配合,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统一于教学过程,才会获得教学的最佳效果。(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社会的组织形式、利益关系、经济文化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其价值取向中功利色彩日益浓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要不断回答时怎么发表展和社会现实所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还要不断关注学生的思想困惑,解决求知与求职的矛盾。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与常备常新必然对教师提出特殊的较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努力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紧密结合,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还要结合得准确、到位、科学,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要做到这一点,思政课教师必须夯实专业知识,深入钻研教材,提高科研水平,最大限度地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
2.重视教学艺术的提升。教学是语言的艺术,教师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应该是无止境的。笔者在本校的调查表明:学生在接受教师的媒体语言中,形体语言占55%,声音语言占38%,文字语言占7%。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教学艺术的提升,充分利用形体语言和声音的变化来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该说教师集导演、主持、演员于一身。教师既是解惑者,也是提问者;既是课堂的管理者,也是带领学生向“未知”领域探索的向导。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艺术的提升,只有把教学实践变成一种富有的创造过程,才能使教师的主体性发挥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教学内容才能更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程度才能更高。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