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政治教学 >谈谈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革新能力结论

谈谈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革新能力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1-27 点赞:35856 浏览:16108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不但以理论形态影响着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让教育者感觉到能力比知识更为重要,更同时以物质实体引起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更新。这就要求教育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应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主体定位是学生的传道者和引导者,同时也是学习资源的重新整合者,语文教师应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是趣味性很强的一门功课,PPT教学手段的引进,能在语文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在说明文教学中更显其作用。PPT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文本语音、图形、图像。还可以生成图文并茂的故事情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功能。我在讲授《看云识天气》一课时,把云的不同形状用PPT显示出来,再用动画把它们相对应的天气形势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了解到云和天气的关系,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在这种强烈的求知欲的驱动下,学生会大胆动脑,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久而久之,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
●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杨修之死》教学中,利用PPT设计了“包拯断案”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我设计出五百年后的阴界,杨修不服,到包拯处状告曹操的情境。组织

源于:查抄袭率毕业www.udooo.com

学生围绕着杨修“该杀”还是“误杀”展开激烈地讨论,并出示相关证据,归纳出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探究杨修之死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创新能力需要创造想象能力的参与。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展开想象,进入情境。
我在教授《蝉》这篇短文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出蝉的形体,让学生观察蝉的特征,然后在讲到蝉等了17年就为了一个短暂的夏天时,让学生对生命产生积极的感悟。我还引用了很多赞美生命的诗句和音乐,来显示生命的重要意义。这时的蝉就成了人们钦佩的英雄,它的形象自然高大起来。随后我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动物具有这种珍爱生命的精神,这样就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让教学模式由封闭状态变得具有创造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为此,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制作简单的PPT来掌握知识,这种动手又动脑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在教授朱自清的《春》时,制作了精致的“春风图”、“春雨图”“春草图”的课件,学生在学习这篇优美的散文时,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他们流连忘返,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回家制作三张关于“迎春图”的PPT。第二次上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课件,各种美丽的画面显示了学生超凡的实践能力,他们通过制作掌握了本节内容的要点,也通过信息技术培养了动手动脑的能力。
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各种心理品质的复合,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创新能力要求以上几种方式多次的训练、磨合,才能得以提高。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都能摸索到各自成功的道路,关键明白自己的才能在哪一方面。为此,我们应尽力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寻找个性化的发展目标。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